高校普通话测试信息化管理

时间:2022-06-17 02:48:28

高校普通话测试信息化管理

[摘 要]20世纪90年代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01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已进入标准、成熟的发展轨道,高校作为普通话测试的集中区域和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其普通话测试的管理工作也就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主要以分析高校普通话测试管理工作的现状为基点,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高校普通话测试的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高校;普通话;测试;信息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65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1

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自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来,从最初的人工测试,到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再到如今测试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这项工作已渐渐迈入成熟化的发展轨道。高校是人才汇聚之地,其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推广力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水平。提升高校普通话测试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在提升学生普通话水平、增强测试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促进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 高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的力度,并在2001年颁布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将此项工作纳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高校作为普通话推广的前沿阵地,受国家政策和现实境遇的激励和推动,其对普通话测试的管理水平也逐渐提高。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普通话测试的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1 重视程度有所增强

由于国家提高了对大学生普通话测试的要求,各高校也增强了对普通话测试重视程度和培训力度,大多数都成立了专门的普通话教研室,负责学生的普通话课程以及相关的测试辅导,这使得推广普通话由原来空泛的理念落实到了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教师手中,培训的力度和效果都有了明显增强。

1.2 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摒弃了人工测试的陈旧模式,基本都采用计算机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测试,而且,每届学生测试结束后,学校还会保存一定数量的文字和语音档案,并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以便对本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和整理,为普通话教研室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以求能够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培训方案。

2 高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问题与不足

2.1 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

普通话测试工作其实比较繁琐,从最初的组织报名,到对学生组织培训、组织考试、考后成绩的统计、档案的整理以及最后发放等级证书等,都需要随时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跟进。就目前情况看,许多高校的普通话测试工作多由该校教务处的老师兼任,并未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2.2 学校经费投入不足,语音设备陈旧

目前普通话测试都采用机测的形式,这对学校的语音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在测试时,由于设备陈旧,对语音语调的识别能力有限,容易出现测试中断或者无效的情况,导致一部分学生需要补测,对学生的心理和正常发挥带来消极影响。而且,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不具备建设普通话标准测试室的条件,为普通话测试站的信息化管理和研究等工作造成很大不便。

3 提升高校普通话测试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高校是普通话推广和普及的前沿阵地,其测试工作的科学信息化管理也是推动普通话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有力措施。然而,目前而言高校的普通话测试管理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重视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由于国家提高了对大学生普通话测试的标准和要求,学生测试的难度增大,这就需要学校在测试之前针对本校学生的现实情况,引进专业化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但其培训很多只停留在泛泛地综述语音语调,对于唇形的圆展、舌位的前后等基本的发音规律却并未涉及。因此,需要有专门的老师尽可能地在测试之前对语音语调、发音方法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讲解。

此外,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设备和条件,由普通话测试中心专门的老师制作成音像辅导资料,方便学生进行线上学习,或者由语音老师和技术人员合作,共同引入或者开发相关的测试软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语音语调并进行模拟测试,这既能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普通话水平。

3.2 优化测试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测试过程中信息化水平的优化,需要学校加大此方面的经费投入,更新学校的测试设备,测试过程中还要保持网络的稳定以及计算机的正常运转,保证学校的硬件设备不会对学生的测试造成障碍。

另外,学校可充分利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网上管理平台,使信息的传播和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实现资源共享。测试结束后,要及时对学生的档案资料进行保存,开发研制普通话测试成绩统计分析系统,为学校普通话测试站的工作提供参考,及时发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错误,在下次的培训工作中集中解决。

4 结 语

高校普通话的测试管理是一项缓慢而长期的工作,它需要将现有的科技和设备渗透至日常工作中,提升其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水平,为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升和国家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保驾护航。

主要参考文献

[1]江艳丽.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化探析[J].郧阳师范学校学报,2015(2).

[2]方永斌,魏刚.语言信息处理与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5(1).

[3]朱洁.计算机辅助背景下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J].文教资料,2015(15).

上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