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资本、互惠与农户还款的自我执行机制

时间:2022-08-26 01:12:02

声誉资本、互惠与农户还款的自我执行机制

[摘 要]银行在联保贷款中通过农户之间的担保机制实现对小组成员的监督管理,但是仅依靠外部监管是不够的,在联保契约中建立农户还款的自我管理机制可以减少银行的监管成本。笔者对契约自我执行机制文献分析后,采用激励机制模型对农户联保贷款小组中声誉资本和互惠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信贷员、联保小组组长和组员之间通过规定互动频率和信息交叉辨识等制度以及互惠和惩罚等行为建立了农户债务契约的自我执行机制。这些非契约行为在农户暗示履约还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声誉资本;互惠;自我执行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89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0 引 言

“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展开,赋予“两权”抵押融资的功能,丰富了农民财产权利的内涵。但是人们对于如何合理处置抵押物的问题有很多担忧,这与我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的属性有关,虽然允许债权人对被抵押土地采取处置措施,但是农地流转如果仍然在集体经济范围内,那么抵押处置管理就很难得到落实。担保和抵押都是银行为了防范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采取的管理手段,要求借款人提供实物资本和声誉资本。联保契约具有提升贷款中筛选、监督、状态鉴定和还款安排的效率的功能。担保合同中,一方当事人替代违约者承担还款责任的行为,是对银行外部监督管理的重要补充。契约的履行除了依靠契约条款由法院的执行外,还可以通过自我执行机制来实现,并且自我执行的成本要低于法院执行成本。在契约条款中给予明示的条款属于不可变更条款,契约条款还有较多的默示规则,这些规则在契约中虽然没有明示,但是却具有法律效力。不完全契约理论中,将这些默示规则称作隐性契约,自我执行机制中的执行基础需要依靠这些默示规则,比如:借款人的声誉代表了借款人按时还款的可能性,交易者之间的互惠机制代表了交易者一旦打破彼此的互惠就会造成双方更大的损失。

本文首先采用激励机制模型对农户债务契约中自我执行机制中的声誉资本和互惠进行分析,以宁夏HM小贷公司对信贷员、联保小组组长和组员的调查访谈,分析信贷员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如何利用声誉资本和互惠行为实现对贷款农户还款行为的激励约束。

1 文献综述

本杰明・克莱因认为“敲竹杠”或“套牢”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完全契约的缺口导致的结果,他认为是交易者对于专用性投资所蕴含的可占用性准租的获取意愿,导致了“敲竹杠”或“套牢”问题。郭忠兴 等认为农地的资产专用性是一种外生变量,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性质不能进行变更,再加上受到地理位置专用性的制约,影响土地地权作为抵押物的价值,导致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可能性降低和获取较少的贷款金额。在资产专用性对我国农户履约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齐文娥和彭朵芬的研究认为在农业合作社内,提高实物资产专用性对于农户履约没有影响,而提高农户人力资本专用性可以提高农户的履约率。契约的执行依赖于第三方机构执行(比如:法院),以及合约的自我执行两种方式,这两种执行方式不是替代性关系而是互补性关系,都是为了补偿双方声誉资本的不足所采取的手段。自我执行机制包括声誉资本和垂直一体化,在不完全合约的自我执行中,重复交互机制是为了增加人的声誉资本,而垂直一体化机制是为了加强合同中法院可执行的不完全条款。

按照威廉姆森对资产专用性的界定,声誉资本属于专用性的人力资本。农户与贷款人之间虽然不可能像企业那样通过垂直一体化来实现农户的自主履约,但是在农户和贷款人之间通过专用性投资也可以起到保证农户自主履约的作用。这种专用性投资就是农户的声誉,另外农户与信贷员之间的互惠关系也属于专用性投资。克莱因在对契约中自我执行机制的研究中认为声誉资本是有限的,而自我执行机制必须在声誉资本的保证下才能进行。声誉机制主要是通过约束违约者未来预期利润流量,激励交易者在当前遵守交易规则。

2 声誉资本与农户还款的自我执行机制

声誉资本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有时间的维度,所以时间对声誉资本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获得好名声,交易者需要有专用性资产,但是交易者是否为资产专用性进行投资却取决于市场回报的大小,所以声誉资本大小也和交易者未来在市场上预期利润有关。假设农户不按合同的共识来履行义务所取得短期收益W1,但是由此被终止业务而失去的未来利润流量的现值为W2,当W2>W1可以保证契约的自我执行,农户的声誉资本可以表示为:

(i=0,1,2,3,…)为未来利润流量,也代表了声誉损失的可能值。从公式(1)可以判断,首先,声誉资本的大小与贴现的期数有关,也就是如前所述,声誉资本与时间成正比;其次,声誉资本与未来利润流量有关,未来利润流量越大,声誉资本就越大。由于市场具有波动性,所以每期的未来利润不同。声誉资本的大小决定了自我执行的效力。因此,当声誉资本足够大,农户会选择自我执行而不是法院执行。

由于未来的市场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并且违约的预期收益也是不确定的,通过比较W1和W2只能做到概率统计上的估计,所以声誉机制对自我执行机制存在相应的适用范围。市场形势变化对于自我执行机制起到施加压力的作用,如果压力足够大,契约关系将不在自我执行的范围中,声誉机制要在一个稳定的市场形势下才能发挥作用。

3 互惠与农户还款的自我执行机制

在正规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中,银行与信贷员之间虽然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但是信贷员的工作区域和服务对象是不同的,每个信贷员按照地理区域分别管理若干自然村,在工作区域上不重合,这种银行与信贷员之间的安排更像一种厂商和分销商之间的特许契约。契约的参与者确信如果自己不按照契约行动,他们从合约关系中的得到的利益是有风险的。特许契约中的激励主要来自与持续上涨的预期收益,这种预期收益离开特许经营契约就不存在。自我执行机制的设计就是要实现激励当事人继续遵守契约的收益高于冒险违背契约的收益。在信贷员和银行之间除了业务地理区域的特定划分,信贷员的工资都是按照效率工资发放,银行通过效率工资激励信贷员。信贷员与农户之间的互惠则是特许合同与激励工资的结果,通过信贷员的效率工资促使信贷员关注农户的还款情况,在特定地理区域分享贷款农户与信贷员之间的私人信息,农户可以从中减少了信息的搜寻成本。

假定Wt1代表被授权人偏离授权人要求的行为时获得收益,Wt2代表授权人因为特许权契约而获得持续上涨的预期收益。在任意时间t,仅当Wt2 >Wt1时,特许契约就会被自我执行。信贷员在特许契约下获得预期收入比没有特许契约下的收入要多出rnt,假设信贷员的效率工资S(q)随信贷员开展业务量q的多少而变化,业务开展的越多信贷员的工资越高。但是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贷款农户数量越多,农户违约的可能就越多,假设违约率是f(q),f '

其中l代表农户的借款额。所以只有减低农户的违约率,信贷员才能获取预期工资的最大值,而降低农户违约率的目标也是银行的目标,无论农户违约率有多高,信贷员始终能获得一个最低收入保证rnt。并且当df/dq>1以后,信贷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就不再以追求客户数量的最大化为目标。银行通过与信贷员之间的特许协议,以及信贷员的效率工资规则,激励信贷员与农户之间建立起的互惠的自我执行机制。

4 基于HM小贷公司的实地调研

笔者在对HM小贷公司调研期间,对于声誉机制和互惠机制在实际业务开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从2000年在该地开展小贷业务以来,HM小贷公司的业务发展得很快。该公司的联保小组制度与格莱珉银行的联保制度基本一致,每个联保小组人数为4~5人,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小组中的组长在小组贷款户和信贷员之间起到联结作用。公司向信贷员支付工资,但是不向小组组长支付工资。该公司贷款对象主要是农村妇女,贷款金额最初为2 000元,现在多达50 000元。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联保贷款的收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贷员与联保小组组长之间的长期互动建立起来的声誉资本和互惠关系,这些互动行为具体表现出以下特点。

4.1 互动频率高

除了公司对每月信贷员的下乡联系工作制度规定外,联保贷款采取按月偿还利息的方式,利息先由小组组长收取,每月固定的时间,信贷员去小组组长家收取。另外,每个小组组长要保持手机通畅,公司对信贷员和小组组长通过微信、互联网等进行培训,并建立微信群和QQ群等沟通渠道。公司每年组织小组组长参加公司培训活动,并给予部分小组长去外地的学习机会。信贷员与小组组长互动频率高使信贷员能够及时了解联保小组成员的情况。如果出现违约农户,信贷员会受到扣减工资的处罚,比如:信贷员的某位客户有贷款逾期行为,该客户未还的贷款将从该信贷员的工资中扣除,但是不论客户逾期贷款数额是多少,扣款最多只有信贷员工资的一半。如果逾期农户经过沟通,在后续还上欠款,信贷员原本扣罚的工资会补发,在这期间预期追回工作由信贷员负责。

4.2 信息辨识采用交叉方式

虽然信贷员在下乡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对于贷款农户的信息了解不仅限于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但由于农村的人际交往带有一定的封闭性,所以在A村的贷款户可能就是B村贷款人的朋友、熟人甚至亲戚。信贷员在与农户沟通中往往先从共同熟知的某农户开始,对于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不仅从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了解,也采取从与贷款人相熟的其他农户中了解,信贷员要根据信息的一致性来对借款农户实际生产和家庭情况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4.3 对联保小组组长以精神激励为主

联保小组组长没有工资,小组长的通讯费都不计入公司的费用成本。对小组组长的激励主要体现在精神激励上。小组组长虽然都是农村妇女,但并不是留守妇女,她们都与自己丈夫一起从事生产劳动,在家庭中拥有较高的话语权。这些小组长们通过培训活动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并且在培训中扩大了人际关系。每年公司都组织小组组长参与歌唱比赛和其他团体性的竞赛项目,提升这些小组长参与感。

4.4 小组成员间有限互惠

联保小组成员都为同一自然村的村民,联保小组在成立时就对小组成员进行过信息的识别与筛选。信誉不好或者被认为还款能力低的农户已经被自动排除小组,但是实际贷款偿还中,小组成员间仍然会出现不能按时还款的农户。由于HM小贷公司采取贷款期限为一年、利息按月支付的方式,所以在贷款到期前,农户不能按时支付利息就是农户发生违约可能的信号,小组成员会根据与可能违约农户关系远近,对关系好的成员采取垫付利息的方式,保证可能违约农户按时还息,这部分垫付的利息转为成员之间的私人借贷。这种垫付方式不仅为违约可能的农户缓和了还款的压力,同时也能保证小组成员有共同良好的还款记录,方便其他成员以后继续贷款。

4.5 小组违约成员被迫退出

小组成员中如果有一位连续不能按时还利息,小组成员之间就会产生利益冲突,这时小组长会代表其他组员督促延期付息的成员。小组其他成员会以他们所固有的价值标准判断这个延期付息的农户值不值得帮助,如果认为值得帮组,小组成员会对利息平均垫付,但是在联保到期后,小组组长会婉言拒绝他继续留在小组。如果小组其他成员认为不值得为该组员垫付利息,会在联保贷款到期后,将这名小组成员排除,违约成员不能强求留在小组,而违约行为也让她无法再加入其他联保小组。在联保贷款到期前需要支付利息,由于金额不高,为了自己以后贷款不受影响,小组成员一般接受垫付。垫付的行为虽然存在,但是数量不多,而且大多数被垫付利息的农户都能及时向小组成员偿还。

5 结 语

声誉资本和互惠行为作为自我执行机制的手段,是对法院等第三方执行的重要补充。专用性的投资都与时间有关,交易者之间长期的良性互动是声誉资本和互惠行为的基础。增加农户的声誉资本和互惠关系有助于提高契约中农户对债务契约的履约率,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保险体系,农户在遭受自然灾害、疾病等意外损失时,自我执行机制的适用性就无法发挥。

主要参考文献

[1]B Klein,KB Leffler. 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ractu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4).

[2]郭忠兴,汪险生,曲福田.产权管制下的农地抵押贷款机制设计研究――基于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的二层次分析[J].管理世界,2014(9).

[3]齐文娥,彭朵芬.资产专用性、交易规模及外部环境对社员履约行为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村,2014(7).

[4]B Klein. The Role of Incomplete Contracts in Self-Enforcing Relationships[J].Revue D ?conomie Industrielle,2000(1).

[5]OE Williamson. Assessing Contract[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1985(1).

[6]Benjamin K.Why Hold-ups Occur: The Self-enforcing Rang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J]. Economic Inquiry,2010(3).

上一篇:高校辅导员建设经营网络思想政治平台的必要性... 下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