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时间:2022-06-17 10:50:02

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摘要】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的纵深发展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基于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意义的探讨,分析了煤炭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实现策略。

【关键词】人力资源 信息化 不足 实现策略

一、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意义

以电脑来协助处理员工的人事资料,最有利的一点就是资料处理上的速度。由于所有资料输入的格式都已经标准化,电脑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资料,完成工作。这是人工处理资料所无法实现的,也是发明与利用电脑处理资料的主要目的之一。人类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将资料正确无误地输入电脑。除此之外,电脑计算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资料转化为有用、复杂的信息。许多数字化的资料可以通过统计或数学公式的运算整理,形成有意义的信息。例如,通过运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了解个别员工历年来工资涨幅的状况,以了解整个公司的劳动成本变化的情形。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电脑在短时间内所整理出的资料表格,从应聘的新人中找出公司所需要的候选人。最重要的,电脑中长时间大量资料的储存,在通过迅速的计算、整理后,让我们马上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包括员工异常的出缺勤、工作场所安全受到破坏与工作满意度下降等,可以及早提出相应的措施。

由于信息科技能在短时间内正确无误地处理大量的人事资料,同时能协助企业经理人有效率地进行人事决策。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人事作业的生产力。举例来说,美国皮博迪煤炭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问题与员工经常查询的问题的回覆意见加以整理并数字化后,形成常见问题(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FAQ)资料库,通过企业网络供员工线上查询并提供意见。这种措施不但能立即有效解决员工的疑惑,改进劳资间的关系,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能因此节省大量回覆经常发生类似问题的时间,避免延误其他的人事业务。这种措施也能够把许多劳务上重覆执行的工作交给电脑来处理,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有时间去从事高层次思考性质的事务,业务效率与品质可以大量的提升。

二、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不足

目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然未能彻底摆脱旧有管理思想的约束。一般而言,采取何种管理思想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实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旧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尽管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已经较为成熟,然而却在一些方面很难适应信息化所带来的新要求,因此制约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对于煤炭企业而言,长期的计划经济使其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呈现出较为浓厚的层级化、官僚化的倾向,这显然很难确保其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进行融合。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传统的人事管理政策通常缺少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参与,因此导致企业内的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第二,煤炭企业缺乏能够熟练操作相应信息技术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人力资源信息化设施在煤炭企业内部的运用而言,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是约束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约束来源。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常能够对相应的人事技术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却缺乏对于信息化技术运用的充分了解,而具有信息化技术的人才却难以很好地掌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因而导致了两种技术兼有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第三,企业信息化的硬件水平较低。企业信息化的硬件水平,是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诸如建立人员信息库等网络资源所需要的硬件设备的先进化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先进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还需要先进的软件技术及硬件设备。而在目前的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部门应用先进管理软件的情况并不多见。

三、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实现策略

首先是运用软件方面。信息世纪的来临,加上网络的发达,使我们能够快速取得资料,但相对的就造成了现代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资料太多、信息不足。随着企业的服务市场扩大、资金来源也相对紧缩,企业内部每天要处理的资料量与日剧增。因此,在企业必须运用有效的信息软件,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在效率与效能上的竞争力。

其次是硬件设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硬件设备的基本要求被满足后,才有可能进行所谓的信息化工程。其中电脑的部分应该包含处理器速度、硬盘空间、是否配有网卡、屏幕大小。另外,也需要了解目前企业使用的网络连线方式,带宽是否足够等问题。总之,信息硬件设备的建立,是信息化的根本,如果没有基本的信息设备,根本就无法做信息上的操作,无法享受信息带来的便利,更别提进行所谓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构建信息效率。

再次是信息教育。“凡事以人为本”,如果操作信息设备、进入虚拟空间的人,不具备运用软、硬件的信息能力,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也将只是空谈。最起码的要求是,企业的电脑出现一些基本的问题时,应当有专业人员试图帮忙解决问题。这些员工最好是既懂人力资源工作的要点,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也即是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员也正是各个企业应该优先培养的对象。因此,如何为人力资源员工提供相应的培训,以符合信息化的需求,是满足企业需求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后是信息创新。“信息化”不仅为人力资源工作带来了便捷、扁平化、高效的好处,也为企业从事相关活动带来了更多元的选择。信息化的许多创新优势,如果能将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优势与企业的战略经营计划进行有效的融合,则不仅能够确保人力资源活动的高效性,而且也能因此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成长。

参考文献

[1]廉凯.企业信息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J].山东电子,2004(03).

[2]孙艳,赵俊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4).

[3]程艳.试论会计信息化审计模式的创新[J].网络财富,2009(06).

作者简介:栗庆斌(1982-),男,山西大同人,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上一篇:浅谈建设投标文件技术标编制时主要注意事项 下一篇:县长说错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