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时间:2022-06-17 06:49:19

浅谈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素质教育改革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针对这一需求,对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班主任的职责更为重大,不仅承担着沉重的升学压力,还需要帮助学生适度减压,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成效。文章主要就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教育管理中的教师行为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教育管理;教师行为

初中阶段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后续学习活动和个性品格养成。班主任不仅需要履行日常教学管理职责,还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此同时,班主任自身的言行均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如何给正处于叛逆和敏感阶段的学生正确的引导,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营造良好的班风

初中毕业班学生日常学习中需要承担沉重的升学压力,加之自身正处在十分敏感和叛逆的阶段,情绪变化较快,无论是世界观、价值观还是学习态度均处于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更容易受到情绪左右,所以班主任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应该实时了解国内外时事动态,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技术来辅助教学活动开展,诸如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白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形式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1]。其二,合理利用教学实践,尽可能地不占用学生课余时间,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分时段为学生讲解教学,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和学习实践,而不是像传统“填鸭式”教学一样,只能被动听讲。其三,根据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学习水平要平均,不仅有优等生,还要有差等生。在优等生的带领下,差等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学习中。而在日常学习中,通过小组竞争方式来激励小组的学习积极性,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其四,深入了解学生的特长喜好,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在课后闲暇时间来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营造更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

二、加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

班主任作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管理者,应该及时从任课老师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学生偏科现象出现,保证全面发展。听取任课老师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予以解决。对部分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学生,班主任需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赞扬,但如果在其他学科学习情况较差,应该同任课教师进行更加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寻找原因,寻求合理的对策。此外,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由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带领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对存在学习敷衍了事、不认真的现象一一检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2]。

三、软硬结合管理

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软硬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学生情绪和心理上的管理,对学生犯较轻的错误时,可以宽容对待;即便是大错也应该处变不惊,从全局角度进行考量。注重日常对学生的优良品德教育、越挫越勇教育和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提升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品格、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应该明确自身职责所在,除了注重学生知识的吸收管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品德和智力的培养,努力打造优质人才,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学习中,先做人后做事。与此同时,班主任应该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利用自身魅力来感染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 园.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题及对策[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2]孙甜甜.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的角色扮演[D].保定:河北大学,2013.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平县临池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新形势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分析 下一篇:对初中英语时态教学的思考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