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时间:2022-06-16 11:34:20

城市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

摘要:山地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造自然环境,建造居住之所,但在享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应考虑如何正确的保护自然。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城市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有效性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山地住宅;规划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1、影响城市山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因素

1.1、山地地形的影响

山地地形特点包括地块的大小、地块的四向形状、地块内部竖向关系、地形落差大小等。面积较大的小区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来配合地形地貌进行规划,并从整个小区内部进行土方平衡设计,且可以保证足够的空间处理道路的爬坡问题。而对于面积较小的地块来说,则由于处处受限,往往会采用较为简单的挖填土方的方案处理。地块周边轮廓对于内部建筑布局的影响较于平地规划更为突出。因其不规则的轮廓线往往是根据自然山体走向描绘而成,所以其必然是高差集中的地力。需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否则容易产生冲突的界面处理。地块内部竖向关系主要表现在山体在地块内部的走向,是南高北低还是中间高四边低,是单个山体还是多山峰山谷的组合,地块内部这种竖向的差异往往与一般要求南北朝向的建筑布局产生较大的矛盾。相关人员应深入研究地块的地形特点,找出一条既尊重地形现状,又保证各单体的景观、朝向均满足要求的途径。除此之外,地形落差大小也是影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布局的重要因素,过大的地形落筹不宜修建房子,且为处理这种大落差建筑的土建成本较高,而过多的平整山体将导致地形的变样与土方费用过高。如何处理山体形态,如何平衡土方是山地建筑规划过程中反复最多、耗时最长的过程而事实证明,也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比较才能最终达至相对理想的方案。

1.2、建筑容量的制约

理想的山体建筑形态最好是依山而建,融于周围环境之中,而很多山地住宅小区规划,出于节约土地的考虑,往往都是赋予较高的容积率与建筑密度。不同的容积率要求会催生出不同的建筑类型,对于平地建筑如此,对于山地建筑,加上各种影响因素,则情况会更为复杂。但一般来讲,城市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强度均比较高,对干稍低建筑强度的小区而言,可以采取分区分组团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地形特性,结合不同建筑产品组合,往往能在尽量改变少部分地形的情况下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1.3、其它因素影响

山地住宅小区虽然属山地建筑,但因处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范围内,其不能孤立地存在于城市环境中这与偏远山区的建筑规划不一样。可以以自我为中心随意发挥。故山地住宅小区必然受到上层次城市规划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包括小区周边道路的等级与形态、市政设施的配套、市政管网的分布以及城市空间形态要求等。这些因素在基本层面决定了项目的总体布局是规整的还是自由的、是单一的还是多层次的,并以此为基础去发展出山地理建筑特点的设计。

2、城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设计问题分析

2.1、市民缺乏认识

在发展较快的城市会普遍出现由于市民对城市住宅规划设计缺乏认识或出于私人利益而阻碍规划实施的现象,像一些城市的公共建设计划往往会因为触及了一部份居民或集体的利益而遇到了很大阻力,究其原因是这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最后只能通过行政命令强制执行

2.2、规划的局限性

在城市住宅规划设计中,城市的发展目标要始终保持一定年限内完成,同时还要针对城市未来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提前进行规划。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城市住宅规划设计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满足城市建设需求,由于城市原建筑或者一些基础设施等原因,使得规划不能够按照实际的内容执行,导致建筑规划实施困难,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达不到规划的理想目标,有力而无处施展。

2.3、规划缺乏法制保障

法制保证是城市住宅规划设计实施的依赖和证据,通过法律手段实施规划说明规划的真实性和必要性。而在规划过程中,城市规划的处罚和违法行为不符,不能正确的进行违法建筑制裁。还有就是在规划中,有些关系户,通过各种渠道得到规划信息,乱建私建建筑,好在规划中谋取最大利益,这也给城市住宅规划设计带来困难,缺乏法律保障我国新闻或者报纸中可以看到,在城市住宅规划设计中,受到最大伤害的就是普通百姓,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政府职能运用法律力度不够,从而城市住宅规划设计就不能相应的按照要求去实施。有的规划项目甚至被搁浅停止。

3、城市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措施探讨

3.1、详细的地勘

地质的因素对城市山地住宅建筑的而言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基地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有效避免城市山地地质条件对住宅建筑产生不良影响,相关人员要在具体规划设计前,对山地基地进行详细的地勘,根据勘查结果,合理的进行城市山地住宅建筑布局,选择合适的城市山地住宅建筑基础形式和上部结构形式,并必须特别注意分析场地内高差较大的部位,谨慎判断是否需要护坡、挡墙等工程加固措施。

3.2、把握坡度

城市山地的地形坡度对于城市山地住宅建筑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工程经济方面,坡度越大,城市山地住宅建筑的单方造价越高,而且,坡度越大,地质的稳定性就越低,也就越发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崩塌等现象。坡度对城市山地住宅的总体布置及个体住宅建筑的影响都很大。坡地按其坡度可以分为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急坡、悬坡等六种,其坡度范围及其对建筑的影响程序如下图所示:

图1坡度分级表

3.3、行列式布置

在城市山地住宅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对于城市山地住宅的行列式布置较多,一般是城市山地住宅建筑与等高线平行,其优点是在单一坡向,坡度均匀的坡地上,城市山地住宅建筑采取行列式的布置方式比较容易和地形结合。而且行列式的布置方式,道路系统、管线、排水系统都比较容易组织,成本代价也较低。当然其也有缺点,主要表现在较难适应坡度坡形变化复杂的地形,当城市山地住宅区规模较大时,建筑群体面貌单调、平淡。

3.4、带形布置

城市山地住宅规划设计中的带形布置方式是建筑沿着山体的山脊走向,布置在山梁上或山谷中。这种布置方式一般运用于场地地形高差起伏较大的山地区域,由于一般山梁、山谷的宽度较小,城市山地住宅建筑的进深受限较大,可布置的住宅排数少,城市山地住宅建筑群体规模受限,同时,由于场地内高差较大的原因,道路、管线、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成本较高。

3.5、小区规划设计中的园林绿化

景观设计师参与住宅小区的总体规划,规划设计因素受到高度重视,成为住宅区销售的强有力支持。各房地产开发商都不惜重金,邀请国内外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参与小区的总体规划,而不是在布局、结构完成之后,再进行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景观规划的早期接入,可以保证小区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资源,保证小区园林绿化与建筑和谐统一,使小区的园林绿化体现社区文化的氛围。

总而言之,本文着重对城市山地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理念进行了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了城市山地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措施,以期为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鸿.浅谈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铁道运营技术,2003,(2):17-19.

[2]王皓.关于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213.

[3]旷开萃.山地住宅小区开发的规划建设研究[J].建筑经济,2011,S1:161-165.

[4]赵卫东.城市山地住宅区规划浅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6:156-157.

[5]陈铭,陆珍,曾飞.城市山地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13,11:67-69.

上一篇: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 下一篇: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关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