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收与低碳经济关联性研究论文

时间:2022-06-16 10:53:33

浅谈税收与低碳经济关联性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两会”的举行和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开幕,低碳问题成为我国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一经济模式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加以保障,其中税收政策是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优化现行的税收制度,引导低碳生产与消费,促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低碳;税收;优化税制

2010年我国“两会”如期而至,政协一号提案“低碳经济”将国人的眼球全部吸引过去。“低碳世博”成为了上海世博会一大口号。于是,尚不为国人熟知的低碳理念,借世博之契机,悄然融入城市生活。

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其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低碳消费。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产业领域,有学者称之为“第四次全球产业浪潮”。

2税收在低碳经济中的角色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加以保障,其中税收政策是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2.1税收的财政职能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由此确保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有可靠的资金来源,从而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

2.2税收的调节职能

税收作为政府直接掌握的经济工具,在弥补市场缺陷、体现政府政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对具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使私人活动对他人所产生的全部成本内部化。高碳化生产与消费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使全球气候恶化、造成能源高耗浪费等。税收能够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区别对待,通过一征一免,多征少征,充分发挥其物质利益激励作用,给低碳化企业和消费者一定的税收优惠,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落实有关低碳经济的政策。而且,由于税收具有一种强制无偿征收的刚性,从而也使得税收的调节力度更加强大。

3优化税制,引导低碳生产与消费

低碳税制指在税制的构建中,应当出于低碳经济的考虑,设立相应的税种或者做出相关的规定,以达节能减排、鼓励新能源研发和使用之功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税制,使之趋于低碳税制的构想,来引导低碳生产与消费。

3.1完善与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

在当前的税收体制中,存在着多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优惠。如企业所得税关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的税收优惠,企业购置用于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业设备的投资额的税收优惠。但缺乏专门针对企业开发、使用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汽车企业,虽然国家给予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以财政补贴,但关于专门鼓励和扶持新能源车的税收优惠政策基本没有建立。税收优惠和鼓励政策至少应该给予各种节能减排企业,以及开发、使用低碳能源的企业以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增值税的抵扣优惠,消费税的减免优惠等。通过对低能耗、无污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给予税收减免,以及对不同污染危险等级的企业实行差别税率,促使纳税人自觉的保护和改善环境。这样不仅把污染的可能性遏制在萌芽状态,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先进的环保技术,还增强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的意识,促进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两型”社会的构建。

3.2适度地征收碳税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性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源系统又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因此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的重点集中在能源系统二氧化碳排放的削减上。在各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中,碳税被认为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重要经济手段。

征收碳税有利于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并进行节能减排,有利于经济结构质量的提高,但对一定时期的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动态分析来看,随着时间的流逝,开征碳税的影响后果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会不断增强,碳税税率越大,增强的幅度越大。虽然二氧化碳排放量会持续下降,但对GDP、投资、可支配收入的负面影响随时间而增强,碳税税率越大,负面影响增强的幅度越大。

针对各种负面影响,首先,应合理地设计碳税制度。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城乡的差异将全国分成几个不同的地区,不同地区适用不同的排放标准,防止一刀切现象。并选择以碳含量作为碳税的计税依据进行从量定额税率形式,合理设计碳税的税率水平,以便征管和降低征纳成本。然后,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开征税率水平低的碳税,再根据我国具体实际情况逐步提高税率。最后,应考虑纳税人税负过重的问题。在开始征收碳税时,通过减少企业所得税等其他税种的税负,以及通过合理使用税收收入来保持税收中性,避免造成税负增加过多。

3.3对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进行费改税

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虽然是一种行政收费,但却在实质上符合税收的定义,是具有行政收费外壳的一种“准税收”。虽然排污费与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的特点,但是其法律地位和强制性远低于税收,导致其强制执行力上的刚性不足。环保部门是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管理、监测的机构,不是国家专职税务机关,加上机构设置和人力配置的有限,由环保部门负责排污费的征收,既容易分散其管理环境的精力,又因为征收成本高,征收效率低,往往不能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

基于各种不足,排污费改税具有的优越性有利于低碳经济和环保社会的发展。一是在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中,税收比行政收费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并且税收实行普遍课征,覆盖的范围更广泛,因此排污税比费更规范、更透明、指引调节功能更强;二是排污税以法律形式确定,具有比排污费更强的法律强制性,有利于确保排污资金的入库;三是行政收费通常由行政部门自定程序进行收取,而税收的征收程序和方式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因此排污税比费的执法程序更严格、更规范。

3.4修订现行的消费税

现行的消费税中,仅有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收消费税考虑了环保的因素,以及汽车消费税考虑了低碳的因素,即依据乘用车不同的排放量征收不同的汽车消费税,同时对汽油、柴油、汽车轮胎征收消费税。

针对征税对象过窄的问题,可考虑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将塑料、电池等纳入征收范围,减少环境污染,迈向低碳生活。

3.5继续推进燃油税和资源税的改革

燃油税的核心是以经济杠杆方式来推动汽车产业与消费的节能低碳环保,改变汽车消费观念。燃油税的开征将促进市场对节能低碳环保小型车的购买,与油耗的直接挂钩将抑制高排量的汽车需求。将燃油税和消耗的原油直接挂钩,在客观上可以起到推进资源节约的作用,也体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公平和规范税负、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图。

资源税改革是中国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资源税的要义在于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的效率。随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恶化,开征资源税的目的逐渐转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开征资源税对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不可小觑。比如水价涨了、电价涨了,人们在生活中就会自觉节约水和电,有利于节约能源。另外,通过征收资源税筹集部分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用于生态环境的预防、修复和治理。

在近年来资源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现有从量计征方式已经脱离实际,资源税的税收收入不能随着资源产品价格和资源企业收益的变化而变化,导致税负水平过低,从而难以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造成资源浪费。因此,要不断推进资源税的改革,使其更贴近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苏明,傅志华.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估[J].经济研究参考,2009.

[3]蔺红.税务机关已成为社会保障费征收的主要渠道[N].中国税务报,2006.

上一篇:寓言故事读后心得感言 下一篇:剖析中国企业成本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