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

时间:2022-06-16 07:32:25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财务危机成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各种潜在的、难以预料的不利因素的影响,财务危机问题时有发生,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旨在分析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完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制步伐不断加快,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障碍。然而,财务危机问题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合理有效解决企业财务危机问题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由于受我国企业发展模式的限制和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在实际运营中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控制机制,忽视对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例如,曾经的“神话”——巨人集团因其迅猛的发展势头红遍一时,但是由于企业缺乏财务危机预警,在发展中期面临严重资金短缺等财务危机问题时,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产生严重的资金盈利性与流动性矛盾。最后,一个“巨人”就消失在众人眼前。

企业财务危机主要由于企业长期资不抵债,主营业务量长期出现负增长导致的企业净资产为零,进一步导致企业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财务风险日益严峻、无法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和银行借款等,造成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继续开展,最终致使企业破产。一般而言,企业财务危机深受内部及外部因素影响。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及筹资活动出现决策性失误从而导致财务危机;外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家税收政策及市场政策影响、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影响。由于企业财务危机具有突发性、灾难性及可预见性等特征,因此企业为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严峻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该进一步做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完善企业财务体系,运用财务敏感指标对企业活动进行随时监控,全面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及投资活动中面临的风险,提前预知企业的潜在风险和困难,进而提早做好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制定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面对风险的能力,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反馈不及时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主要采用财务指标来预测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着预警信息反馈不及时的问题和缺陷,表现为企业对财务危机的预警存在一定时滞性。一方面,财务信息主要依托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反映和体现。在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中,一般在月末、季末和年末编制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因此企业以财务报表为基础建立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设定的,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活动方面的失误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但是经营风险转化为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当企业收集到财务危机预警信息时,可能为时已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无法实现其自身价值和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目的和效果。例如,当前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无数进出口企业由于预警信息不及时等原因,企业无法及时迅速地掌握经济危机发生信息,在危机初露端倪时仍盲目按照原有的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导致企业面临库存产品过多,商品滞销等严重问题。

(二)指标不完善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资本市场发展尚不够完善,企业在制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根据传统的会计指标作为考核和预测的依据,主要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从而得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资金周转能力及盈利能力等初步分析指标,无法从实质上得出企业的销售现金比率、现金收益率等流动性资金的周转比率,大大降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可靠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供使用现金金额及现金周转率等现金支付能力是企业能否顺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和重点,而现有的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缺乏对现金流量的详尽分析,忽视现金在企业正常运营中的影响,仅仅重视企业的负债能力及偿债能力。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我国当前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企业普遍缺乏对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中没有实现预警组织机制、预警信息机制以及预警管理机制的有效统一。一方面缺乏对危机预警机制的全方面认识和重视,存有企业财务危机不会发生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忽视对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监督管理过程,认为只要财务危机解除,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问题就不会再次发生,缺乏对前一个危机预警过程及应对措施的总结,导致企业再次面临类似财务危机时无法吸取前车之鉴,仍然要摸着石头过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财务危机的处理难度,加剧财务危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的完善措施

(一)全面综合分析影响因素

在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时应该全面、系统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综合体现企业可能面临的问题。企业在制定危机预警体系时,应从宏观经济环境、具体行业特征、当前的资本市场发展状况、企业经营方式及管理方式等方方面面综合考虑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进而制定出全面详细的应对机制,实现企业规避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的目的。例如,由于国有企业性质及管理的特殊性,在制定国有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时,要全面考虑资产、负债、利润等常规性影响因素,还要考虑国家相关福利政策的影响等,如社会贡献率等指标,针对于各行各业不同的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规划,制定切合企业实际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不应盲目效仿其他企业的模式与体系。

(二)强化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分析

在现有的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及获利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在制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时还应注重企业资产销售率、收益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营业现金注入比率分析及安全边际率的分析,弥补现有预警体系中财务分析指标单一化、模糊化的问题和缺陷,完善预警体系中敏感财务指标的考核,从而增加财务危机预警的准确性及及时性,提高预知企业潜在风险的能力,实现财务指标分析数据化、系统化、全面化、详细化管理,实时预警和监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隐藏的财务危机,适时地发出财务危机讯号,以便管理者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为企业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及经营决策依据。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提高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应注重建立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的监控,加强财务成本控制,严格监督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企业应该注重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及职业道德能力,避免出现、擅自挪用企业资金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最后,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责任制,实施分管到人的原则,有效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保证企业制定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真实合理,符合企业发展的现实状况。

四、总结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健全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能够全面降低企业财务运营的风险,防止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在危机初见端倪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走上企业破产的道路。同时,良好的危机预警体系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规范资本市场发展秩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芳.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构建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01).

[2]王晶.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2(01).

(作者单位:江苏三笑集团有限公司)

上一篇: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双师型”英语教师的培养 下一篇:论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