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时间:2022-06-16 04:47:24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树立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爱上音乐。

【关键词】学生 兴趣 树立音乐学习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兴趣强烈就积极主动地学习,喜欢学;反之,单调、枯燥的内容和模式则令学生感到厌烦,导致教学效果差、学生厌学。所以,我们应该积极营造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将教学内容形象化、游戏化、故事化,最终使之兴趣化。灵活运用多种趣味性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怎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阐述一己浅见。

一、充分采用童话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情有独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充分得到调动。如在《大鹿》的教学中,我创编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从前,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小猴子、小松鼠、大鹿、小兔等等,它们都是很要好的朋友。一天,小兔在森林里玩耍,突然,它发现一只凶恶的狼准备向它捕来,它吓坏了,急忙跑到大鹿的屋子门口,咚咚地敲起门来,大声喊到:“快开门呀,狼来了”。屋子里面的大鹿听见了,连忙打开门让小兔子躲进屋里,然后它们一起用力推着大门,防止狼冲进屋里。过了一会儿,狼走了,小兔它们高兴地跳起舞来。”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被童话故事深深吸引,对《大鹿》这首歌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将节奏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提高学习兴趣

音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它赋予音乐以活力。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却不能脱离节奏而独存。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旋律和节奏都是在“动”中产生,又在“动”中感受,移动的节奏比持续的节奏更易为儿童所接受。首先:结合儿童生活中的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四分音符似步行,八分音符似快跑,十六分音符似跳跃;其次,利用身体的动作来训练学生节奏感。身体按节奏有规律的左右摆动结合折手、跺脚、轻敲桌子来训练;再次,巧妙将语言结合一定的词组来掌握节奏,因为音乐节奏的来源之一就是人类语言和生活。如:大/家,下午/好,可节奏化为: | | ;又如:小燕/子,飞呀/飞,可趣味化为: | |。又如《卖报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卖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可活化为:| | | | | | || | | | || | |这样让学生感受语音的节奏,就会感受音乐之美,学习的兴趣也较浓厚,增强了音乐学习兴趣。

三、在教学中穿插游戏,增强学生的音符感悟力

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识谱的教学质量。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通常将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征,把识谱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如我在1 2 3 4 5 6 7 七个音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初步认识七个音符的前提下跟他们玩这样一个游戏:准备七张椅子,在七张卡纸上写上7个音符分别贴在椅子上,再用卡纸做七顶小帽子,帽子上分别写上七个唱名,选出七个学生,每人戴一顶帽子,游戏开始时插放一小段音乐,要求学生在音乐结束时坐在与自己帽子上的唱名相同的椅子上,最后请学生逐个站起来介绍自己,如代表la的同学说:“我叫la用阿拉伯数字6来表示,la la 1a,其他同学跟着他唱1a la la。学生们很快在游戏中学到了七个音符,这种寓教于乐,寓学于玩的上课方式,效果非常好。

四、利用多媒体教具,诱发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所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具有声音、图象、色彩、动画诸多特点这一优势,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如:我在《赛马》的欣赏中,设计了这样个课件: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肥壮的骏马弛骋在宽阔的赛马场上,马蹄声、吆喝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学生如同亲临赛马场,所以听时特别认真、细心。为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歌曲的情景,再听音乐时便让几名学生拿着教杆,尺子当马骑,学生们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表演得非常精采。这样更能准确地把握作品,深刻地理解音乐,充分欣赏音乐之美。

在音乐教学中,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有心栽花”花满园 下一篇:浅析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行为的尝试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