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灵牵手,快乐写字

时间:2022-06-16 03:44:11

与心灵牵手,快乐写字

《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在语文教学中增加文化内涵,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汉字的书写由于汉字特有的形体美和艺术魅力,使它成了人们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美、发挥创造力和发展个性的极好工具。因而书法训练自古以来一直是兼有养性修身功能的好事。人们常常把“端端庄正写字”和“认认真真做人”联系起来,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小学里我们常常发现字写得好的学生多半学习好,各方面表现好;学习不努力、品行不够好的学生常常字也写得差。这不是偶然现象。由此可见写字教学的德育价值。

同时,《新课程标准》中还明确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写字的愿望”。小学低年级处于学习的“扶床学步阶段”,写字任务并不是很繁重。因此,在写字教学环节就应该创设写字情境,保持学生写字的热情,激发写字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写字。

一、对汉字情感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为了让学生学好,必须使他们好学”。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写字是一件乏味而有难度的事情,怎样让孩子们爱写字呢?

第一、形象的比喻模拟 。 在教学生写好字时,不能直接将汉字的某一笔画单调地讲述,应先从笔画的形态上作比喻。我把斜撇笔画喻为“指挥刀”,把弯钩笔画喻为“象牙”、“兰花”

……我把每个笔画比喻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熟悉的几种物象。这样,在讲清了笔画形态的同时,也阐明了字的美是从大自然的物象中汲取的。

第二、展示作业树榜样。每次写作业,我都将那些字写得漂亮的作业展示出来,看到那些作业时,孩子们总是由衷的发出赞叹声,作业本的主人则是成就感油然而生。

第三、用电教手段具体、形象地展示中国汉字的美。中国的文化是深厚的,中国的汉字是美的,我不能写一手好字,但我可以运用电教媒体从不同的侧面展现汉字的美,让孩子们爱汉字,爱写汉字。

二、创设良好的练字环境

1.营造书香氛围。 “孟母三迁”从一侧面反映了环境可改变人,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也同样证明了环境能改变人,写字学习自然也需要人为的环境氛围。写字是一门视觉艺术,那端庄优雅、妙趣横生的书法作品,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激励人们为之努力奋斗,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感染与薰陶,学校可以选择些优秀的历代硬笔书法复制品,书法家作品或学生书写的一些优秀的作品,装裱在学生活动较为显眼的地方,为学生营造浓郁的书法艺术氛围。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练习书法的动机,启迪学生爱写字、学写字。

2.创设舒适环境。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长期在压抑环境下生活的人很难产生兴趣和信心,而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兴趣信心的温床。现在我们在写字时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边听边写,音乐在耳边淙淙地流,写字成了一种享受,学生们会被这一种新颖的形式所吸引而潜心练字。

3.创设自主的环境。在我们的写字课上,只有一项要求:不做与写字无关的事,其它的都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

一是字数求精不求多。写字的多少,不要求一次写满一页,四、五行即可,学生没有了任务感、紧迫感,有一种“我想写多少就写多少”的感觉,兴趣倍增。

二是学生参与评议。每次写字总留出3至5分钟自由配对,互相评议,写得好的字做个记号,并比比谁得的记号多。学生在评议的同时,不仅增强了观察能力,而且培养了审美能力,提高了写字的兴趣,而这些,正是《纲要》中反复强调的。

三是鼓励重复。我鼓励学生,认为哪一个字写得不好就重写一个,再不好,就再写出一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这样学生在实际的练字过程中需要老师对他们的鼓励,相应地也使其兴趣得到了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写字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1.组织各种形式的书法比赛,激发练字热情。 小学生好胜心强,成功的喜悦往往能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身边的好的榜样更能激起他们的写字兴趣。当获奖的同学拿到奖牌、奖杯、奖品时,旁边的同学都非常激动,羡慕不已。这样既是提高书法水平,又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重要手段。

2.搭建展示的平台,基奠写字信心。语文课外活动中写字方面的活动不少,但几乎是少数优生的专利,多数学生是与此无缘的。语文教师要面向这部分学生,多为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如让他们出黑板报、布置橱窗、办小型手抄报、开展竞赛等活动,从中得到乐趣。让我们谨记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努力创造良好的写字教学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

汉字蕴藏着无穷的奥妙。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和活动范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写字教学,处处从学生的主体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写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并逐渐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让学生热爱祖国文字”。

上一篇:抓习惯培养,促班级发展 下一篇:如何由λ的范围求k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