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06-16 03:33:55

浅析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建设事业,同时还包括环境、生态的建设与保护。人在建立与环境、生态和谐关系中,塑造自身的文明形象,人不单是环境、生态美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环境、生态美的建设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 精神文明 生态文明 环境保护 创造者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直接的是人与环境、生态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环境、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水平的表现,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环境、生态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人对环境、生态文明的需要,是人的生存、发展和追求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社会有“天有六气”、“地有五行”的学说,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有了一定的认识,认为人们的健康与“六气”相关,与“五行”相依。“五行”为人们提供生活资料,金、木、水、土相配合,制造人们所需要的百物。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各种知识,意识到人对自然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的关系和依赖的关系,而且是以自然为对象,通过实践对自然产生有效影响的关系。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就在于人能够“序四时、役万物”,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能改造自然,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控制和利用万物,以万物顺应人自身的需要,来发展和完善自身。所谓“得而财之”,“得而衣食之”,“得而用之”就是人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向自然寻求衣食,逐渐形成了人们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协调相处的意识。

人类关于环境、生态文明意识经过了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在处于革命时期,也就是由攫取性经济向生产性经济过渡的时期,由简单地利用环境进入自觉改造环境的时代。“刀耕火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片肥沃的农田变成不毛沙漠。人类开始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在工业革命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耕地、淡水、森林和矿产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产生了新的矛盾。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1966年美国学者鲍尔丁曾经提出过“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因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导致资源枯竭,人类生产和消费所排出的废物将使地球这个飞船舱内完全被污染。鲍尔丁的理论说明,人类的环境、生态意识,随着工业的发展,地球面临日益严重的危机而不断增强。到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人们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这是人们的新的文明观的发展。这时人们对“发展”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过去把发展单纯看成是经济的增长,而没有把环境、生态作为一个基本内容来考虑,这个阶段,人们把发展问题同人的基本需要,同人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把环境问题由工业污染控制推向全方位的环境保护。人类对发展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反映着人们的价值需要和价值评价标准的新进展,人们把环境、生态问题同自身的发展相联系,说明人们的精神文明观在广度和深度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生态与发展的认识已从过去消费方式,即对环境、生态以及资源的消费,转变为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人对环境、生态的关系,也是人与人的价值关系,是人的文明观与自然观的统一。人应当以平等态度对待自然,给自然以爱心,爱护自然,爱护生态,既看到人类的价值,又要看到自然本身的价值。这是人的高度发展着的精神文明意识,在与自然界相处关系中的表现。

人在建立与环境、生态和谐关系中,塑造自身的文明形象。人的实践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生态的作用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在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能够遵循自然规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人顺其自然,达到人和自然生态的双向协调与发展;二是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违背自然规律与环境生态自身的发展趋势相悖,站在自然生态的对立面,盲目破坏自然生态,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导致人与自然生态的不协调,使人在自然规律面前受到惩罚。人类不能满足对自然的胜利,而更为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只满足于“人化自然”的胜利,往往受到自然的惩罚。

人总是在实践中塑造自身的形象,不是文明的形象,便是破坏者的形象、受惩者的形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人和自然界的同一性的基础在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就是人的主体因素对自然界客体因素的能动作用的过程。社会实践沟通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不单纯是自然环境、生态的适应者而更重要的是改造者和保护者。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统一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以文明形象和实践作用于自然环境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循着矛盾、协调到新的矛盾再到新的协调。

在古代,人类为了发展农业,改善生活环境,对河流改道,修渠引水,都是立足于大自然已有的环境基础上对自然的顺向改变和利用,使自然环境向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在现代社会,环境、生态质量的优劣,自然环境、生态状况,已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发展。大气环境质量、水体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空间环境质量,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环境、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在当代净化环境、消除污染,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和正在向人们提出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课题,这些在实践中提出的课题,一是向人们警示环境、生态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关心环境、生态就是不关心人类自身;二是向人们提出,必须发展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治理环境、保护生态。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如何研究开发石化、化工等生产领域的节能降耗,无污染、低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清洁产品;如何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清洁、高效的燃煤技术;如何研制开发城市饮水水源的综合保护技术;如何研制开发城市生活垃圾的简便有效综合无害化处理处置和利用技术;如何研制开发中小型工业废水简便有效治理技术;如何研制开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集约化、产业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资源价值体系等。这是一些涉及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的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也是直接构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

人类作为主体实践者总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自然环境朝着人类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决不是单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人类还要成为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主体,人类也将在与环境、生态协调相处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为了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人类还要发挥智力的创造作用,运用科学和技术,缩短自然环境与人协调相处的距离。如何使环境、生态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在自然环境受到保护的同时人类也得到全面发展,这些问题只有依靠人自身的实践来回答。这些问题的解决要依靠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科学这些精神文明因素的整体发展。

人不单是环境、生态美的享受者,同时也是环境、生态美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人们创造着自身的精神文明,文明生活的塑造离不开环境美的塑造,环境、生态美化的程度,反映着精神文明发展的程度。人总是按照社会的观念,环境、生态意识和审美的尺度来营造环境。马克思认为,人直接的是自然界的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改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类在改造和美化自然的实践中能够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理需要这些内在的需求和尺度,通过实践渗透和转化到环境上去,使环境、生态按照美的规律发展,这些应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表现和组成部分。

人对环境的美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植树造林防治沙化,园林绿化改善生活环境,不仅美化了自然,而且人也享受到自然美,以陶冶自身的情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推行文明村建设中,就以“五抓五治”为重点,把环境卫生,治脏变净作为重要内容来抓,目的在于净化美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随着“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开展,城乡环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河南省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把创优美环境作为重要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包括城市的文化环境建设,把城市形象建设作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里已经把自然环境的美化同文化环境的创造融为一体。所以,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的环境建设,应当是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建设和美化,又包括文化环境的建设,二者应当是统一的。把人文环境的建设和自然环境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和文明观的新进展。

人不能离开自然寻求生存和发展,但人又可以站在自然面前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对自然进行“人化”、美化,这本身就是人的文明程度的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是文明发展的结果,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依靠精神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向深层次的延伸的标志之一,就是使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人按照科学的尺度来度量环境和生态,使环境、生态与人形成新的统一,使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形成人类新的文明境界,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模式。

(作者: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郇庆治.生态社会主义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 (4): 79-81.

[2]何 萍.自然唯物主义的复兴――美国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评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 13-20.

[3]王雨辰.近年来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展//高翔.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6-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4]康瑞华.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5]马继东.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社会主义研究,2008, (3): 31-34.

上一篇:浅谈金融加速器 下一篇:简述经济发展资源型地区的金融结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