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的一点看法

时间:2022-06-16 06:26:56

对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的一点看法

【摘 要】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特殊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学习与活动环境,同时给学生表现、观察、操作的实践机会,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为了使体育教学跟上时展的步伐,实现体育教学改革,本文对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推动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运动技术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良好意识品质的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对全面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处于被动局面。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有必要研究和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发展体育教学。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1、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体育教学。当今学校教学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但多数学校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随意更改体育教学计划、缩减课时,甚至将体育课时挪为劳动、排练、开会、活动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剥夺学生自主锻炼的时间,体育教学长期处于被轻视的位置。

2、体育认识不足。当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深,缺乏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他们把体育课当成了休闲课、游戏课。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认为能跑会跳就意味着身体好,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3、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今的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传统的教学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现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上只求学生动起来,不求学生如何掌握技能;只求走过场,不求技能的提高;只求欢乐,不求身体练习的负荷实效,忽视了运动技能教学,丢失了体育教学之本。

4、教学方法落后。目前许多中学采用放任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形成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但并不喜欢体育课,这会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有的体育老师篡改新课标对体育的要求,他们自认为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他们也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提倡体育教学中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实是“放羊式”,“一个哨子几只球,晒晒太阳吹吹牛,老师学生都自由”。就这样把学生往操场中一放,拿几个毽子、几个球、几条绳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看似是以学生为中心其实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5、教学环境的问题。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到正常开展的主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有些学校场地建设不规范,器材设备不完备,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另外,由于人口增加,使得班级规模增大,班级人数增多。从而加大了老师教学组织工作的难度,并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体育教学方针的实现。

二、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的对策

1、加强舆论宣传,重视体育教学。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从战略的角度看待体育教学对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则,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让学生从思想上对体育重视起来,重新认识体育课。

2、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作为体育教师要改变自身观念,明确自己的职责,要利用体育教学来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从而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其次,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与素养。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应经常让他们去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让体育教师得到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武装。

3、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和实际情况,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逐步改变竞技形式的运动项目,渗进一些与教材项目有关又能进行游戏或比赛的内容,简化活动形式。也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抓住运动中的主要因素简化规则。总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突破竞技运动结构的约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中学体育现状不容乐观,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中学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在现实条件下,搞好中学体育教学仍需各方支持,其关键在于政府、学校、家长对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观念的改变,行动的支持。中学体育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有待各方面共同努力。

上一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五段式”顶岗实习模式研究... 下一篇:浅谈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