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无主句的理解与翻译探究

时间:2022-06-16 06:26:33

汉语无主句的理解与翻译探究

[摘 要]无主句是汉语常用的一种特有句式。如何准确理解汉语无主句并将其翻译成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的英语译文是汉英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因为汉英互译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是理解与表达。好的翻译要求理解无误,表达准确,才能达意传神。汉语无主句的翻译也不例外。完整而准确地理解和分析无主句是译好无主句的前提;同时,还要选择适合的翻译方法。本文拟以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差异为出发点,对汉语无主句作简要分析,并就其相应的英译方法进行探讨,以求对今后的汉英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所裨益和借鉴。

[关键词]汉语无主句 结构分析 理解 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128-04

一、引 言

汉英语言形态特征差异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汉英句式的无主句现象。所谓无主句,顾名思义,是指没有主语的句子。在汉语中,只有谓语部分而没有主语部分的句子,称之为无主句。这里所谓的无主句,并不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而是在汉语习惯表达上就是这么讲、这么写的。至于其主语到底是什么,往往很难确定,或根本无须确定(汪涛,2001)。因此,作为常见的句式现象,无主句指主语省略、主语空缺、不含主语的语音以及拼写等物理形式的句子。无主句一般由谓词或谓词性短语构成,专指说不出或不必说出确切主语的句子。常见的无主句称谓有“空主语”、“零主语”以及“省略句”等(张书健、李玲,2010)。但这种句子在任何语言环境下都能表达完整而准确的意思,如:“房子前面有一棵树,树下拴着一头母牛”、“刮风了,要下雨了”、“要吃什么,尽管跟我说”等。

无主句是汉语特有(Chinese-specific)的一种句式,在口语和日常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准确地理解汉语无主句并将其翻译成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和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宁东兴、张桂娟,2002),也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汪 涛,2001)。本文拟对汉语无主句作简要分析,并就其相应的英译方法进行探讨,以求对今后的汉英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二、汉语无主句的理解

众所周知,汉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具有丰富多彩的句型句式。按其结构,汉语句式可分为主谓句(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和非主谓句(Non-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两大类。其中,主谓句(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是指由主语、谓语两个部分构成的单句。它可以分为:1.名词谓语句,如“明天五一节”;2.动词谓语句,如“西斜的阳光照着整条街道”;3.形容词谓语句,如“太阳暖烘烘的”;4.主谓谓语句,如“他做事很认真”。非主谓句,是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它主要有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组成。非主谓句可细分为无主句(Non-Subject Sentence)和独词句(Single-Word Sentence)两类。无主句在形式上好像缺少了主语成分(Subject)而只有谓语成分(Predicate),可实际上它并不是省略了主语,而是在汉语习惯上就这么讲、这么写的。至于其主语究竟是什么,往往很难确定,或根本无须确定。这种句子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表达完整而明确的意思,但也有些句子须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独立成句,表达特定的意义。

按其结构特点,无主句可分为四类(黄伯荣,廖序东,1997):1.动词性无主句。这类句子并不是省略了主语,而是无须补出,或是无法补出主语。它不需要特定的语境就能表达而明确的意思。例如“出太阳了!”、“上课了!”、“禁止吸烟!”、“携手同行,合作共赢”等。这类句子通常用来说明自然现象、生活情况、祈望等,有的是口号、标语。2.形容词性无主句。通常由一个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例如“对!”、“好!”、“太棒了!”、“妙极了!”等。3.名词性无主句。通常由一个名词或名词性偏正短语构成。例如“蛇!”、“小王!”、“1949年春天。上海外滩。”等。4.叹词句。主要有感叹词构成,如“啊!”、“嗯!”、“喂!”等。

按其表述内容,无主句可分为以下四类(刘平方,1989):

1.表示某种自然现象。例如:

(1)刮风了,要下雨了。

(2)出太阳了!

2.表示某种存在或变化。例如:

(1)有个小村子叫王家庄。

(2)今年来过好几场暴风雨了。

3.表示某种行为或事物性状的要求。例如:

(1)勿踏草坪!

(2)小心轻放!

4.表示具有一般意义的谚语、熟语。例如:

(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此外,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标语、口号,也属于无主句一类。例如:

(1)全力以赴,抗击非典!

(2)携手同行,合作共赢。

有人认为,无主句只不过是省略了主语的省略句,其实,“无主句本来就没有主语或者根本不需要主语”(唐启运,1980)。例如:“要爱护公共财物。”这一句子属无主句而非省略句,因为它并非省略了主语“人人”或“大家”,而是根本不需要主语。另外,也有人认为无主句就是祈使句,混淆了无主句和祈使句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要谦虚谨慎。”依其结构,该句是无主句;依其内容和目的,该句是祈使句。由这一例子可以看出,无主句和祈使句二者的内涵有相同部分,这主要是因为句子类型的划分标准不同,从而导致概念的交叉重叠。但却绝不能因此就认为无主句就是祈使句。

三、汉语无主句的翻译

汉语的无主句比比皆是,可英语的句子大多是有主语的(胡卫平,2001)。如何将汉语无主句翻译成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和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是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难点。这是因为,汉英翻译的一个关键步骤在于构建翻译句子的整体框架,确定译文整个句子中的各个成分,尤其是确定以什么作为英语句子的主语。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来看,英语属于注重主语的语言,而汉语则属于注重主题的语言。也就是说,英语句子中的主语的句法功能很强,主语是整个句子中的关键部分;而汉语句子往往有谓语而没有主语,或者是主语模糊,即汉语句子中的主语的句法功能相对较弱。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汉语无主句英译的关键是,为了使译文更符合英语语法和英语的表达习惯,在把汉语无主句译成英文时,往往需要补出其主语或是改变其句型句式,使句子结构符合英语语法的规范(朱徽,2004;毕秀英、张泽芬、张云霞,2008)。也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汉语无主句要转化为英语主谓句,英语主谓句也可以转化为汉语的无主句(温秀颖,2001)。汉语里的无主句在翻译成英语时,常常要根据需求做出适当的变通,采用合适的翻译技巧,选择得体的英语表达方式,以便使其译文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和英语语言表达规范,从而达到“变中求信,变中求顺”之目的(邵卫平、李方风,2011)。

我们在将汉语无主句翻译成英语时,根据无主句的结构特点及其所表述的内容,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翻译方法:

(一)用英语的被动结构译出

汉语无主句由于没有主语,形式上一般没有施事者,但行为及受事者却很明显。因此,用英语的被动结构来翻译汉语无主句是一种很常见而且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换言之,我们在翻译时,可以把汉语无主句的宾语转化为英语被动句的主语。

用英语被动结构翻译的汉语无主句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1.某些表示事物存在、出现的无主句。例如:

(1)这儿要修建更多的居民楼。

More apartment houses will be built here.

(2)为什么总把这些麻烦事推给我呢?

Why should all these unpleasant jobs be pushed on to me?

2.某些表示要求、规定的无主句。例如:

(1)要尊师重教。

Teachers should be respected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valued.

(2)必须采取行动来保护文化遗产。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protect the cultural heritage.

3.某些突出宾语部分的无主句,将非主语成分转为主语。

在翻译这类句子时,可以不用补出主语而用原句中的宾语来充当主语。例如:

(1)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干什么都不成。

Nothing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out a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2)没有爱心就无法了解人生。

Life can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much charity.

(二)用“There be”结构译出

“There be”句型在英语中广为使用, 系动词“be”有时可以被“seem ( to be)”,“happen to be”,“be likely to be”,“live”,“come”,“enter ”,“run”,“stand”,“occur”等代替。汉语无主句若可被理解为存现句(existential sentence)(即表示存在), 可用“There be”句型来翻译(全继刚,2010)。汉语中有些格言或带有哲理和经验的无主句,也可考虑译为There be句型,即译为存在句(黄皓、邓月萍等,2012)。例如:

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Wher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2.没有中国和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Without peace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Africa, there will be no glob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三)汉语祈使句译成英语祈使句

鉴于英语也有祈使句,主语同样也没有出现,汉语中的祈使句在英译时可以照译不误。例如:

1.勿踏草坪。

Keep off the Grass!

2.有事请拨110。

Please dial 110 for help when necessary.

3.全力以赴,抵抗非典。

Go all out against SARS.

(四)用倒装结构译出

汉语中某些表示事物出现、存在或消失的无主句,在结构形式上同英语中的倒装句很相似,因此在把这类无主句翻译成英语时用倒装结构会使译文更得体、更加贴近原文(黄皓、邓月萍等,2012)。例如:

1.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Before them lay mile upon mile of desert.

2.只有承认多样性,才有利于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

Only by recognizing this diversity can we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mankind.

(五)用it作主语译出

汉语中的某些无主句可以采用it作其主语,或是以it作为形式主语,即用“It is …(to do…)”结构来翻译。试看以下几例:

1. 活到老,学到老。

It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2.马后炮好当。

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Isn’t it a delight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afar?

(六)添加适当的主语译出

添加主语也是翻译汉语无主句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汉语无主句没有主语,在译成英文时,有些应添加适当的主语,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范和行文表达习惯。而主语如何添加,添加什么样的主语才算适当?这要视句子的具体情况而定。

1.通常,单句所添加的主语主要是we, you和one; 有时也可以是those, things, he, man和anyone等等。例如:

(1)三思而后行。

Look before you leap.

(2)生了儿子,吃啥有啥; 生了女儿,有啥吃啥。

If a woman gives birth to a boy,she eats what she wants; if to a girl,she just eats what there is.

(3)携手同行,合作共赢。

Advancing hand in hand, we work together for a win-win cooperation.

2.表示时间、天气、距离的无主句翻译时添加主语it

例如:

(1)现在十点整。

It is now ten o’clock sharp.

(2)从我家到火车站步行十分钟就到了。

It is only a 10-minute walk from my ho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

(七)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

在无主句的翻译过程中,有时仅仅使用上述译法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把上述译法结合起来运用;而在有些情况下,就需要根据上下文将非主语成分转化为主语。例如:

1.认识落后,才能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能赶超先进。

Backwardness must be perceived before it can be changed. A person must learn from the advancedbefore he can catch up and surpass them.

2.回顾五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发展,催人奋进。

Looking back we are encouraged by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ast five years.Looking forward we see an exciting future for China.

因此,在无主句的英译过程中,我们必须紧扣上下文,做到因“文”制宜,灵活处理,灵活翻译,才能在翻译中做到运用自如,游刃有余。

四、结束语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它包含着一个对原文含义的理解逐步深入,对原文含义的表达逐步完善的过程(古今明,1997)。翻译的目的是交际。翻译的前提和关键是理解和表达。翻译过程中,处处布满“陷阱”,稍有不慎,或是考虑不周,就会使人“上当”,产生理解上的失误,造成错译或误译。翻译实践表明,理解准确是翻译准确得当的前提。英语重形合,造句注重形式接应,要求结构完整,所以主语不可缺少。汉语重意合,造句注重意念连贯,不求结构整齐,所以主语可有可无。我们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过程中,对无主句完整而准确的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关键,而正确得当的翻译方法的选择则是汉语无主句翻译的基础。在汉语无主句的英译中,恰当把握应用这些翻译方法,以使译文忠实于原文且符合英文表达习惯,易于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完整而准确地将汉语无主句翻译成英语,才能达到交际和沟通的目的。否则,翻译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卢红梅,2006)。总之,汉语无主语句的英译,关键在于对汉语无主语句及其上下文的正确和透彻理解,对各种翻译技巧的使用也不可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王满良,2000),这样才能使译文既忠实地传达原文,又再现了原作的风格。这是我们在翻译汉语无主句时要牢记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跨域语言文化差异,使其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体现“信、达、切”的翻译原则。

[ 参 考 文 献 ]

[1] 毕秀英,张泽芬,张云霞.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 黄皓,邓月萍等.新编英语笔译教程:对比・技巧・工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胡卫平.大学英语翻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6] 刘平方.现代汉语语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7] 卢红梅.大学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 宁东兴,张桂娟.完整精确地英译无主句[J].洛阳大学学报,2002,(1).

[9] 全继刚.汉语无主句的翻译方法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8).

[10] 邵卫平,李方风.汉语无主句英译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10).

[11] 唐启运.句子成分论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12] 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13] 王满良.汉语无主句的英译原则[J].外语教学,(4),2000.

[14] 温秀颖.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15] 张书健、李玲.汉英无主句翻译策略探究[J].上海翻译,2010,(4).

[16] 朱徽.汉英翻译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中高职有效衔接助推现代职业教育中国梦 下一篇: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急诊普外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