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6-16 05:38:29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作为一个以医卫类专业为主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对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医学专业人才。基于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初步的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与探索,以职业岗位应用为导向,来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开发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生物化学 教学方式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44-02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由于生物化学内容十分广泛、概念十分抽象,代谢途径又错综复杂,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能学有所得,是我们每个生物化学老师在执教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作者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在以传统的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与实践,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生物化学课程设置的改革

(一)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我校医卫类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课堂纪律好,学习积极性高,态度端正,因此整体学习氛围好,多为高中起点,但是文理学科兼有,基础知识总体水平欠佳,缺乏扎实的化学知识基础,再加上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应激刺激反应迟缓,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独立学习和生活能力弱,再加上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抽象、代谢途径繁杂、更新快、教学难度大,容易枯燥,这就要求我们任课老师在不多的学时里不仅要讲得生动具体,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理念遵循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

我们学院作为一个以医学专业为主,多专业为辅的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面对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医学专业人才。那么对于生物化学的课程设计来讲,应该紧紧的围绕这一目标。学习与实践结合,设计情景学习,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化职业能力,以职业岗位应用为导向,来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专业性、实践性和开发性。

(三)课程学时分配,针对不同专业优化调整

生物化学作为护理、临床医学、助产、检验、药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针对不同的专业,生物化学的课程设置有不同的作用与要求,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要求熟悉临床生化指标,在疾病的在诊断治疗过程总可以利用生化知识辅助诊断和治疗;对于护理专业,要求能熟悉临床生化指标,解释常见病的发病机理;对于药学专业,要求熟悉生物化学相关原理,在治疗过程中利用生化知识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而对于检验专业要求熟悉临床生化指标,具备生化检验基本技能。

就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方面,基于具体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要,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教学与实践课时进行调整。

(四)课程内容选取,突出重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课程设计的理念,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是,突出重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如:生物大分子性质及结构生物大分子代谢途径,讲解后给学生更多实际验证的机会,如对自己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测定,最后再系统分类归纳,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们将课程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酶学章节的内容)、物质代谢及调节(主要包括生物氧化、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内容)、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主要包括DNA的复制、RNA的转录以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其它专题(主要包括维生素、肝胆生化、水盐代谢、酸碱平衡)。其中物质代谢及调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三个板块所占比例较高,其中物质代谢及调节占到总学时的38%,实际上这三个板块也正是我们整个课程内容的重点及难点,而其中以物质代谢及调节的内容为重中之重。

二、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门课讲的好与坏,知识能否让学生掌握,关键在于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学习起来又相对枯燥的学科。因此教学活动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课堂评价,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以及课后作业的练习,验收当堂课的学习效果,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授课老师在那些地方还应该重点讲解;最后是考核测评,可以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单元检测,以此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加深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

(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如何使学生能在枯燥的生化学习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按照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逐步揭开生命体发展神秘的面纱。例如,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这一章节中,请同学们思考“鸡蛋里的那一层膜是起什么作用的”;在“糖代谢”的章节中,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高原反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活动中听讲、思考、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二)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是将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配合直观的图片和生活实例来促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加深巩固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到“生物氧化”这一章节的知识点“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时,可以先从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开始,“大宝SOD蜜,今天见还是明天见”,先用这样一个开场引起同学们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介绍SOD是人体内的一种最重要的细胞保护酶,既能防辐射损伤,又能有效地抵抗过氧化阴离子自由基,从而延缓衰老,调节机体代谢能力,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等知识性的内容。最后把SOD比喻为人体内的“爱国者导弹”。这样的一些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联的讲授方法会引导学生从被动的灌输知识的模式进入主动学习知识的活动当中,既理解了生物化学的知识内容,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三)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出现的一些热点或常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讲到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的知识点的内容时,可以提出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会让同学们来思考和讨论一下三聚氰胺所引发的毒奶粉事件和蛋白质有什么联系。课堂讨论结束后,同学们理解了食品工业中测定食品的蛋白质含量是通过测定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由于三聚氰胺(含氮量66%)与蛋白质(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假象。因此添加过三聚氰胺的奶粉就很难检测出其蛋白质不合格了,这就是三聚氰胺的假冒蛋白质的原因。课堂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不仅深化了知识点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学科以外的知识。

当然,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同样也是检验同学们知识掌握牢固与否的标准。教师应该在考试的基础上采取加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的考核方式来检测我们的教学效果。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这样,教师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完善教学,提高自我,力求做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中华.论影响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因素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8).

[2]李炒辉.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让语文课“灵动”起来 下一篇: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