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不容易

时间:2022-06-16 03:30:14

文学名著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仍然在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阅读名著,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启迪智慧、增长见识的同时悟到人生经验。但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现状着实堪忧:喜欢看名著但没有时间看的占54%,太长了、看起来很吃力的占15%,太难了看不懂的占4%,其他占4%,选择很受欢迎的仅占15%。85%的大中学生不读名著。这项调查的结果很令人深思,怎样唤起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怎样有效地进行名著教学呢?现在我把自己在阅读时中的做法和各位同仁交流一下。

一、激发兴趣,事半功倍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兴趣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视听中入趣。现在孩子,是在视听中长大的。现在有很多名著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都已经拍成电视剧、电影,于是我在教学中截取电视剧、电影中相关片段以及主题歌、图片等,让学生进入佳境,然后结合课文分析。

(2)巧设悬念,吸引去读。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内需力。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著的内容节选,这些节选就是一把把开启名著阅读的钥匙。我尝试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名著的阅读教学,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智取生辰纲》时,我从杨志和林冲打斗开始,讲到杨志不肯留在梁山,又从杨志误杀泼皮牛二,讲到戴罪被梁中书重用。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杨志一路上押送生辰纲的心理,更给学生们留下了悬念:失了生辰纲的杨志将何去何从呢?梁中书会善罢甘休吗?抢了生辰纲的吴用等人的命运又该如何呢?学生们产生了好奇心,很有趣味地去读完了《水浒传》。

二、随文推荐,辐射阅读

比如:七年级上册,在布置学生预习朱自清的《春》时,我就让学生先去阅读《荷塘月色》《匆匆》《绿》等文章;在布置学生预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时,我就让学生先去阅读《春水》《繁星》以及本册课本后的名著导读,去查阅作者冰心的资料;学习《金色花》,先读《飞鸟集》《泰戈尔诗集》;在预习《寓言四则》时,让学生读《伊索寓言》。在课堂上,我则有意设置了一些涉及课外阅读内容的问题,或提问、或老师自己讲述,甚至背诵其中的名句、章节。此时阅读过的学生会非常兴奋地附和。提问时,有意给阅读过相关课外书的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这样,在预习时开展了课外阅读的学生就会表现得很活跃,很有成就感,加上老师的赞美与其他学生称羡的目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班里其他学生也在耳濡目染中加入课外阅读的行列。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不仅《新课标》及课本后面“名著导读”所要求的能顺利完成,而且学生也能养成一种阅读的习惯。当然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自主自觉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够做到的,任何事都需要持之以恒。

三、开展活动,思维深化

学生年龄、阅历较浅,阅读往往停留于表面。通过活动能够深化思维,学生之间能够产生思想火花的碰撞。在教学中我通过“水浒人物知多少”竞赛、“三国故事会”、“西游人物辩论赛”、“七嘴八舌说红楼”等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作品内容,领会作品的内涵。

四、链接中考,建立档案

每年中考,名著必考。我针对名著考查形式让学生归类整理,如名著主要人物、情节、成语、歇后语等,并建立档案。

如诸葛亮:

情节:初出茅庐、隆中对策、赤壁之战、空城计、借东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

成语:三足鼎立、七擒七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集思广益、淡泊明志等。

歇后语: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等。

这是我在教学上的一点做法,虽然或多或少的取得点滴成效,但还有很多困惑亟需所有老师的指导。

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往往将阅读简化、应付,不能落到实处,而且有时间也总喜欢看一些漫画,图文的书籍。由于考核也只考一些浅层的知识,老师学生都舍不得花大力气在阅读名著上。

读名著很好,但实施起来难,捧起那一块块“大部头”,不禁感叹“想说爱你真不容易”。作为授道解惑的我们,真得担起“雄关漫道真如铁”任务,迈步从头越!

上一篇:“3D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论如何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