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其实也容易

时间:2022-10-15 07:28:12

摘 要:多数中学生怕写作文,或者写出来的文章内容贫乏,言之无物,材料虚假。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写作素材。因而素材的积累对于他们来说,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材料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就有无穷的快乐和宝藏,要学会感受生活,记录生活,表现生活,才能够占有材料,从而爱上写作。

关键词:感受生活 思考生活 记录生活 再现生活 爱上写作

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班上就流行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星期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那时候星期二有作文课!时至今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些同学拿到作文题,脑中就会一片空白,好不容易凑足三四百字,但不是离题万里,就是杂乱无章。更有甚者,一节作文课下来,作文本上只有空荡荡的几行字!而老师在前面大讲特讲的“作文开头技巧”、“作文过渡技巧”、“作文结尾技巧”、“文章布局技巧”、“中考满分作文秘笈”……在他们写作文的时候都成了“水中花”“镜中月”,毫无用武之地!

这真是: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其实,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头脑中缺乏写作素材,而不是缺乏写作技巧。《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写作”这一项的教学建议第二条规定:

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1]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正是这个道理,你有最高超的写作技巧,但头脑中没有素材,也难连缀出一篇好文章。这里的素材就是“米”。

那么,“米”从哪里来呢?“米”就从我们平凡的生活中来。因为生活就是写作的“米仓”, 只要我们平时真正走进生活,投入生活的怀抱,做到多留心观察生活,多思考,多感悟,多积累,就能发现快乐和宝藏,从而不断地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

那么,中学生应该怎样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呢?

一、热情感受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著名诗人何其芳有诗: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

去过极寻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

……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是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是啊,生活是那么广阔,生活是那么美好,需要我们热情地去感受:吃饭时父亲随手夹起一只鸡腿放到母亲的碗里;上学前母亲将一瓶牛奶和一块面包塞进你的书包里;取得进步时老师那为你高兴的眼神;遇到困难时朋友那热情的双手……无不感动着我们,我们要善于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打理出自己的情愫,睁大我们的眼睛,用热情去看世界,去听世界,你会发现,一片落叶,一束鲜花,一个微笑,一声鸟鸣,一滴泪水,甚至是一把泥土,都是那么值得我们去感受!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从而引发我们无限感慨。 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要求:要积极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开放五官,摄取外界的各种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而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好习惯。这样来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二 、阅读丰富生活

写作的素材除了可以来自广泛的社会生活,还可以来自他人或前人提供的资料(包括书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世上的事有千千万万,我们不可能、也无法每一件事都得亲身经历,这就必须重视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报刊,获取间接生活经验。记得有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说过这样一句非常风趣又有哲理的话:“写作是阅读下的蛋。”生动形象地概括了阅读对于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性。

读书时,遇到精采的片断,有意义的故事,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堪称名言、格言、警句、谚语、熟语、成语都可以摘录下来,既可反复琢磨、体味,又可供写作之需。平时多阅读一些名著,写一些读书札记,可以对书中的人、事、物进行点评,写出自己的看法、观点或心得,持之以恒,收获会更大,同样可以从名著、报刊找到“米”。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上推荐的名著外,我的班级还有小书橱,在墙上张贴标语:“让读书成为习惯”,要求他们多读名著和报刊杂志,读一些“杂书”,以增加阅读面,平时积累的这些素材在以后的写作中随时都可用得上,从而做到做到厚积而薄发。[2]

三 、 用心思考生活

只做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学会用心去思考生活。 我们的生活或许都是那么平凡,那么司空见惯,这就需要对生活多一份关注,多一份思考,这些平常的生活便有了价值。家庭、学校、自然、书本中、社会生活以及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真实感人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一定重大,但只要有一个闪光的细节,能激发我们的内心情感,使人为之思、为之叹,那就是一个好的写作素材。但只有素材还成不了好文章,我们还要对生活中的现象作一番深入的思考,善于从小现象小问题中感受不寻常的情感、分析出不一般的大道理,并在对人或事的叙写、对情理的分析中,传达自己的情感或思考。

四 、妙笔记录生活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我小学语文老师就说过的话。至今记记忆犹新,还觉得有道理的,因此,我也一直要求我的学生多动笔,随手记录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思、所读。培养他们良好的写日记、写周记的习惯,将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等记录下来,既可以鞭策自己进步,又可以记载生活中的一些事以备忘。我的学生每人都有日记本,读书笔记本,并坚持写日记、周记以记录自己的生活中点点滴滴。读书笔记本是在平时阅读中的随笔,摘录好词句,读后感想,我每周收来看一次,发现他们做得很认真。

总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那么,就让我们融入生活,热情地拥抱生活,收藏生活中的快乐和宝藏,广泛地积累生活中的素材,以写出有生活气息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那么:作文,想说爱“你”,其实也容易!

参考文献:

[1] 欣.初中文作教的思考[J]. 吉林教育. 2011(23)

[2] 林淑玲.初中文作教品的提高策略[J]. 品牌(理月刊). 2011(01)

上一篇:浅谈如何让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下一篇:改革新时代下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