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与管理探究

时间:2022-06-16 02:09:42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与管理探究

摘 要:当前,煤矿产业技术在不断提升,加强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与管理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的现状着手,从中发现在检修和管理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提出若干修改意见。

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 发展现状 检修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的技术进步,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管理的方式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在传统的“两采一准”和“三采一准”的检修方式上,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检修设备和先进技术,形成了我国自己的检修和管理模式,包括制度和措施都有所改进,这对煤矿的正常生产都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我国煤矿机电设备自身也暴露着一些问题,以下从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的现状入手进行分析。

一、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煤矿资源大国,丰富的煤矿生产离不开煤矿机电设备的应用,而对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更是至关重要,它意味着煤矿经济效益的优劣。在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的方法大致分为计划检修、状态检修、事后检修三种。

计划检修一般是通过对零件失效的寿命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统计方法对可能发生设备故障的时间进行推测,提前制定相关的设备检修,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这种计划检修的方式加大了检修工作人员的数据计算量,也为检修带来不必要的程序,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甚至会出现过度检修的现状。

状态检修指的是设备自身带有一定的检查系统,检修人员根据煤矿机电设备的在线运行的状态,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根据设备自身的检修指示灯,进行相关的设备检查。但是这种方法过于被动,如果检修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会出现因检修不及时所出现的安全隐患和运行故障,致使生产成本加大,影响煤矿产业的正常生产。

事后检修是较于状态检修更为被动的一种检修方法。一般指设备已经出现问题或故障后,才开始对先前无法预测的突发性故障进行检测。事后检测虽说能减少今后发生隐患的几率,但就其本身所发生的隐患还是有很大弊端。同时,采用事后检修的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但费用低廉、检测人员技术要求较低等因素,也使得这种检修方法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被称为“最经济、最适用”的维修方法。

二、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我国最为常用的方法,但其传统的固定模式,也带来很多弊端。煤矿机电的检修和管理以固定的标准为基础,缺少现代的先进管理理念,导致检修程序与管理的步骤越来越复杂,难以操作,影响了煤矿产业的正常工作,长此以往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同时,在我国的煤矿生产中,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往往以生产环节为主,而忽视了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检修的管理观念过于老化,多偏向技术而忽视经济效益。这样的技术和理念大大降低了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也是我国煤矿产业面临的现状所不允许的。当前,我国煤矿产业面临着煤矿资源储藏量大,但煤层深,难开采,需求量大的状况。而在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管理同样面临着效能低,负荷高,维修频繁的情况。两者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反而互相影响,跟不上我国对煤矿产业的强大需求。而从另外的角度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技术与管理技术也是相互作用的。管理能力提高了,技术也随之上升。反之,成立。要想达到技术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只有改变现今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理念和管理经验,才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三、对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和管理的若干建议

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化生产的需要,配合国家经济转型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煤矿产业的特殊环境,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管理能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笔者根据自身所在公司的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加大技术优化力度

煤炭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型能源产业,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不断的加大技术投入,研发新设备,新科技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对煤矿资源的大量需求。企业不断的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机电设备的水平,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整体提高产品质量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建立全方位,智能化的煤矿安全检测系统,加大提升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实时监测能力,缩小机电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做到“无事故,安全生产;有事故,立刻知道,解决”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技术优化是煤矿机电设备检修和管理的发展的必要步骤,也是未来信息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为了适应为了煤矿产业的发展,加强机电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十分关键的。首先,对于机器的选型和安装以及调试,使用与维护等环节都需要信息的管理。只有掌握充足的信息才能在未来社会主义市场信息战中取得胜利。

2.健全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是一项巨大而重要的系统工程。如何提高设备的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要事。建立科学有效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制定统一规则和相关程序,以人性化。智能化为核心,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重视优秀的管理人才,组建完善的管理团队。同时,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监测管理。运用人员管理和技术手段,强化机电设备的运行监管,保证每一台设备都能到达一定的完好率,实现其自身的使用价值。确保安全生产。

3.重视日常的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

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十分必要。通过检修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提高安全生产效率,保证完成每日的煤矿生产任务量。严禁发生零件超负载运转的现象,对于需要技术鉴定和审核的设备都要抓紧时间进行检修,不留后患,保证其正常的工作。制定煤矿机电设备定期检查计划,按照计划定期维修,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煤矿企业要在小计划检修的同时制定随时抽查检测和年度大检查两种方式,引进第三方的检查手段,加大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保障检修的质量。

4.建立质量监控和检修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修体系需要从以下的几个环节入手。

标准化的设计和全面规范的系统,是作为煤矿机电设备设计的完美追求。从设计源头处就不留下安全隐患,这就要求煤矿机电设备的设计人员做到实地操作,详尽了解,仔细核对,确保万无一失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将安全隐患遏制在摇篮里。

从购买设备来说,质量好,有品牌保证,信誉高的设备是首选。企业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宜和优惠就选择质量差的机器,为安全隐患埋下伏笔,得不偿失。在收到设备时,要仔细进行检查,把关,每一环节都做到没有漏洞。如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进行调整。同时,在安装设备的时候,也要注意质量问题,分阶段的安装,最后在进行组合。检修环节是考验检修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的环节。将每次停产检修都做好详细的计划和规划表,以防止上级在进一步检测时,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多利用第三方检测和检查小组检查的方式,选择适合和合理的检查方法。当检查完毕后,要到现场亲自去进行设备运转,以为出现其他问题做好相应的对策。只有设备的完好运转和安全检测,才能将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

四、总结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与管理所取得成就和进步,但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只有不断的加大技术投入、资金投入、人力投入才能在煤矿机电设备检修与管理方面取得一席之地。同时,对于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也要适当引进和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实力,提高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霞,张本梁. 我国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分析及对策[J]. 煤矿机械, 2005,(02) .

[2]熊宗恒. 选煤厂现代机电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9,(06) .

[3]祁文俊,丁涛. 对选煤厂设备管理模式的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8) .

[4]叶铁丽,林金钟.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初探[J]. 中国煤炭, 2000,(09) .

上一篇:化工设备故障原因探析及预防 下一篇:汽轮机的故障分类及检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