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的选材及训练

时间:2022-06-16 02:04:27

羽毛球运动的选材及训练

摘要:随着现代竞技运动的发展,想要获得优异的成绩,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选材、科学的训练、科学的管理,使保证竞技水平的最重要因素。选材,是竞技运动的开始,也是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体育水平最重要的过程。通过对羽毛球运动的了解,并借鉴其他项目选材,提出的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选材方式,和适应各个年龄阶段不同的训练方式。

关键词:羽毛球;选材;训练

1、前言

羽毛球运动近几年在国内外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随着国际整体羽毛球水平的提高对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动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它是运动员竞争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观众为之痴迷的原因。不论是休闲运动还是竞技比赛,羽毛球运动员都是通过在场上不停的跳跃、脚步移动、转体、挥拍,合理的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在场上进行往返还击。这就要求了羽毛球运动员必须具备上肢、下肢、腰部的力量。羽毛球运动者心率可达到160~180次/分钟,羽毛球要求参与者心跳强而有力、肺活量大、耐力强。我国的羽毛球运动应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羽毛球运动,了解羽毛球运动应具备的素质、技术。真正的做到从选材到训练的科学实施,科学管理[1]。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羽毛球研究学者文献

2.2统计分析法:统计羽毛球名将身高、体重、训练方法

2.3实地调查法:到羽毛球场地实际调查数据。

3、分析与讨论

3.1羽毛球的选材材

3.1.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表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状态、反应能力、智力等,都是受到遗传的影响。著名运动员的子女在运动天赋方面也有一定的几率优秀与其他人。因此,羽毛球运动员选材的考虑应优先考虑运动员名将子女。

3.1.2身体形态

根据运动研究,不同的体育项目所要求的运动员身体形态各不相同,运动员不同的身体形态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成绩也不相同[2]。羽毛球比赛,网高1.55米,场地平分两个半场,所以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身高。男子身高=103.35-(0.265×月龄)-(0.134×体重公斤)+(0.42×身高)+(0.334×两臂张开长度)

女子身高=35.29-(0.109×体重公斤)-[0.112×(两臂张开长度-身高)]+(0.843×两臂张开长度。

3.1.3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能够充分发挥技术的关键,随着比赛的激烈程度加剧,运动员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比平时高很多,在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剧本强烈的自信心,高昂的斗志。羽毛球选材要依据运动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手段科学实施。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理的调控,对运动技术的发挥和比赛成绩的好坏起关键作用。

3.1.4生理机能

从幼儿到成人,心肺功能指标具有稳定性,但是其中最稳定的是脉搏频率和呼吸频率等,每年相关系数维持在0.6~0.9。10~12以及16~17岁这两个阶段最为稳定,但由于16~17的稳定性太晚,不能用于运动员的选材,所以就可以用10~12岁阶段的心肺指标预测成人之后的心肺功能,从中选取最具备优秀潜质的儿童。羽毛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快肌纤维比例大,视觉、听觉、感觉优秀,心肺功能良好,有氧代谢、ATP-CP供能能力强[3]。良好的青少年运动员应具备:脉搏活动次数少、肺活量大、激烈运动时吸氧量大等特点[4]。

3.2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

3.2.1羽毛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的训练发展,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神经系统都有着良好的改善能力。少年时期,骨骼发育不完全,表现的力量素质相对较弱。因此,针对年龄的不同,训练的方向也不同。青少年的训练因全面力量素质为主。成年以后在进行专项练习,加强羽毛球方面的训练。身体的力量包含上肢力量、躯干力量和下肢力量。上肢力量训练采用哑铃训练,青少年时期使用重量较轻的哑铃。下肢的练习,针对初学者,多采用弹跳性的练习。如“鸭子步”蹲走、深蹲纵跳、收腹跳、纵跳摸高、单脚跳台阶、双脚跳障碍。躯体力量练习为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两头起、俯卧屈后体、俯卧屈后体转体都是训练躯体力量的有效方法。羽毛球中的各种转体步伐、扣杀、上网救球等多种动作都要求都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躯体力量

3.2.2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训练

羽毛球中的素质能力主要体现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速度能力取决于肌肉力量及神经控制系统,羽毛球的速度素质能力发展早,在青少年时期的训练要得到重视。反应速度的训练方法有听口令转身冲刺跑、看信号启动跑、听口令变速跑等。长期不同的方式变换训练,能够使动员敏锐的对周围各种变换做出反应,从而提升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快速跑台阶、下坡冲刺跑、跨越障碍快速跑、曲线跑能提升运动员的动作速度。

3.2.3羽毛球运动员的敏捷度练习

羽毛球运动是在面积35平米的场地内进行,在场内的动作有急停、急起、起跳、转身等敏捷度动作。因此动作的敏捷对羽毛球技术动作的完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敏捷度训练的强度大,适合安排在训练的前部分精力充沛时。要科学安排训练强度、训练量、训练时间,多给运动员创造条件参加比赛,以赛代练。

3.2.4羽毛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训练

耐力素质是所有体育运动都必备的素质,羽毛球运动也不例外。耐力训练训练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青少年的耐力训练幅度应该较小,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有氧耐力训练心率保持公式:训练强度=安静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芬兰生理学家卡沃宁)[5]。有氧训练应采用连续法比间歇法更有效,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有氧耐力训练水平。可适当增加无氧耐力训练,在不减少训练强度的训练情况下,练习的重复次数逐步增加。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1992年羽毛球运动加入奥运会,使得羽毛球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大众项目,羽毛球的参与性要求低,场地方便,使得群众普遍容易接受,羽毛球的群众基础大,羽毛球的喜爱者多,所以羽毛球的选材难度也大。使用科学的选材,保证羽毛球的优秀青少年能得到发掘,得到开发,保证人才的培养。而羽毛球比赛的激烈日益增加,有了优秀的青少年储备,需要系统科学的训练,来适应比赛。

4.2建议

应该针对自身的特点,以羽毛球特点和单项特点制定出训练安排,最大程度的适应运动员自身。对于年轻的运动员,多以赛代练,创造比赛机会,与国际羽毛球高手相互交流,互相学习。(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金灿.运动选材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13.2.重印)

[2]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010.11.重印)

[3]刘仁健.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科学出版社.2010.1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审定文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2011.6.重印)

[5]李斌.浅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选材.知识经济.2012

上一篇:浅谈以兴趣为主导的中学生篮球兴趣培养 下一篇:中小学微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