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姜片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时间:2022-06-16 01:46:39

居民姜片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关键词】姜片虫;感染率;流行病学;当涂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人体寄生虫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尤其是土源性寄生虫感染下降十分显著[1]。但在一些地区由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尚未彻底改变,其寄生虫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仍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当涂县湖阳乡是安徽省有名的鱼米之乡,河湖水系交错,养殖产业发达,一些村庄历来就有养殖菱角的习惯。据上世纪六十年代调查,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乡西峰村居民姜片虫感染率曾高达50%[2]。如今该地区居民仍保持种植菱角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为此,我们于2014年11月对该村进行了姜片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内容与方法

一、居民感染情况

选择种植菱角较多的西峰村为调查对象,对3岁以上居民采取Kato-Katz法(一粪三检)进行粪便检查,发现姜片虫卵者记为阳性,统计感染率和感染度。

二、植物携带姜片虫囊蚴情况

采集不同环境的菱角,在实验室内用清水浸泡冲洗后沉淀、镜检,检测囊蚴,计数并统计感染情况。三、居民感染方式的调查抽取当地居民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影响姜片虫感染的因素。结果一、调查村基本情况西峰村位于湖阳乡中部,由4个自然村组成,全村现有人口5014人,劳动力2689人。现有种植面积331公顷、养殖水面708公顷。全村农民主要从事内圩河蟹养殖、地笼加工业、水产服务业、水生蔬菜种植(菱角、荸荠、茭白)等。该村经济条件较好,全村均使用自来水,90%以上住户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二、居民姜片虫感染情况共调查424人,检出姜片虫卵阳性46人,阳性率10.84%。其中男性检查232人,阳性20人,阳性率9.43%;女性检查192人,阳性26人,阳性率15.66%。男女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P=0.105)。感染者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为79岁;以10~20年龄组感染率最高,达16.67%。不同年龄组感染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χ2=4.02,P=0.67)。感染者平均感染度为102.96,其中男性116,女性92.92,最高感染者600。

三、姜片虫感染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姜片虫感染与职业、文化程度和是否有生食菱角、荸荠习惯等均未发现有显著关系,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表2~表4)。

四、保虫宿主和囊蚴的调查

当地居民饲养狗、猫等家养动物比较普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猪的饲养逐渐减少,本次调查未发现有家庭养猪,未收集到猪粪。调查水生菱角195只,发现携带可疑姜片虫囊蚴菱角5只;检查茭白8根,发现可疑囊蚴4根。

五、中间宿主扁卷螺调查

调查该村内2口大水塘,两塘内植物茭白上都发现有扁卷螺存在,实验室镜检17只扁卷螺,未发现可疑尾蚴。讨论当涂县湖阳乡西峰村种植水生菱角历史悠久,有记录的姜片虫在当地人畜中的流行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居民感染率高达51.2%,猪感染率高达74%,水生菱角携带囊蚴率达12.3%[2]。上世纪90年代的调查显示人群感染率稍有降低。本次调查居民姜片虫感染率仍达10.84%,与历史上感染情况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有:(一)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卫生水平得到很大改善,几乎家家用上自来水,卫生厕所普遍使用;(二)由于保虫宿主猪的数量越来越少,也使姜片虫传播环节受阻;(三)当地为血吸虫病重流行区,常年的人群吡喹酮化疗,间接降低了姜片虫的感染率。然而,尽管当地居民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99.29%(421/424)的居民仍不了解姜片虫病的感染途径,对其防控知识更是一无所知。包括村医在内的全村居民,没有人有意识的将腹疼、腹泻等症状与姜片虫感染联系起来,因此也未能引起当地公共卫生部门足够的关注。调查未显示出姜片虫感染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个人生食水生植物的差异,其原因可能与当地各种人群都有不同程度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有关。当地95%人群均有个人喜食生菱角的历史,故人群感染较为广泛,未显示上述差异。生食菱角是居民姜片虫感染的重要途径,但本调查发现菱角上囊蚴的检出率较低,其原因可能与采样大小以及未能掌握好检查方法有关。此外,部分居民还有饮生水的习惯,有报道姜片虫还可直接在水中结囊,并具有感染力[3,4],甚至有学者认为饮生水也可引起姜片虫感染[4]。因此,当地居民是否由于直接饮用接触沟塘生水的习惯而感染姜片虫,还有待今后进一步调查。调查还发现,西峰村居民除了姜片虫感染之外,几乎没有发现感染蛔虫、钩虫和鞭虫等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这提示我们在今后寄生虫病防控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历史上寄生虫重度流行区、目前流行环境尚未彻底改变、传播途径依然存在的地区的监测,努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控;同时加强对有关寄生虫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寄生虫病防治意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邱春,江龙志,徐辉,等.2011~2013年桐城市土源性线虫病纵向观测.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12(3):155-157.

2唐后俊,袁有睿.安徽省当涂县湖阳公社西峰大队姜片虫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安医学报,1962,5(1):10-11.

3陈启仁,陈蓉芳.布氏姜片吸虫囊蚴期形成过程的观察.皖南医学院学报,1986,12(3):174-175.

4翁玉麟,庄总来,卢祥春.饮水感染是姜片虫侵袭人畜新途径的调查和证实.中国兽医杂志,1981,(3):19-21.

作者:尹晓梅 汪峰峰 朱海 孙成松 周莉 王玥 刘道华 汪奇志 朱传明 蔡军 李胜

上一篇: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下一篇:电站锅炉无损检测技术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