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财政支农政策研究

时间:2022-06-16 01:33:55

安徽省财政支农政策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安徽省1995―2004年的财政支农数据,从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上对安徽省财政支农的总体规模和结构规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财政支农效益进行分析,在充分认识到财政支农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规模效益;结构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0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13-02

一、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分析

第一,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总量及财政支农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从财政支出角度看,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从1990年的5.7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46.4亿元,增长7倍多,但其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比重却呈下降趋势。从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角度看,财政支农资金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很稳定,总体水平偏低,基本上在0.6%~0.8%之间浮动。从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看,安徽省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重从1998年后明显低于河南省,差距最大的年份是1999年,差距为3.15%,可喜的是这一差距在不断缩小,2003年二者差距缩小到0.40%,2004年取消农业税后,安徽省的这一指标已经超过河南,但和全国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第二,财政支农资金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相匹配。我们选取两项指标: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比例、农业增加值占安徽省GDP比重。通过分析得到二者之间的差距,1990年为28.06%,差距最小的年份2004年也达到11.47%。我们再选取两项指标:通过农业税所取得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农资金,从表1可以看出,1994―2003年农业各税的收入一直大于财政支农支出,差距最高的年份是2000年,为11.9亿元;差距最小的年份是1995年,但也达到1亿多元。1994―2003年,通过农业税取得的财政总收入为2462187万元,财政支农总支出为2015401万元,收入比支出多446786万元。2004年安徽省取消农业税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缺乏稳定性。首先进行纵向分析。结合表1,有两点值得注意:(1)财政支农资金除了在1992年和2001年较上年出现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势头。(2)支农资金增长幅度不均匀,增长较快的年份,较各自上一年的增幅均在40%以上;较慢的年份,还不到5%。其次,进行横向分析。结合表2,1991―2004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幅有8年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幅,有6年低于财政支出的增幅。财政支农资金增长459.55%,而同期财政收入增长755.80%,财政支出增长622.60%。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减与财政总支出的变动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和同步性。以1992年为例,财政总支出较上年下降8.95%,而财政支农资金却下降28.23%,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1995年和2000年。

二、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分析

从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可以看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占财政支农资金比例很大,保持在35%左右,个别年份所占比重还高于此值。安徽省农业投资条例规定,省本级财政预算对农业总投资应当做到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用于农业的科技三项费用逐年增加,因此安徽省财政投入结构有待升级。安徽省财政重视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忽略了农业生产科研方面的投入。1990―1999年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重与2000―2004年相比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科研经费不足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削弱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财政支农结构存在偏离,加之作为农业投入主体的农户和农业企业对农业投入能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分析

1、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强

选取1990年以来安徽省农业GDP作为因变量(y),同期财政支农资金为自变量(x),建立双对数模型,其形式为lny= a+b*lnx,回归系数b为因变量对解释变量的弹性,即全省农业GDP对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弹性。利用表1的数据,得到回归方程:

lny=3.885255+0.887751nx,

(t=15.14232)(t=9.110734)

R-squared: 0.882986 F-statistic:88.00547

从回归方程可见,安徽省农业GDP随着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而增加,但财政支农资金每增长1%,只能推动全省约0.88%农业增加值的增长,农业GDP的财政投入弹性小于1,缺乏资金投入的“乘数效应”。

2.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果欠佳

为更好地评价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状况,引入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果指标,公式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果指标=农业GDP/财政支农资金。统计算,1990―2004年间,这一指标从199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由1995年的46.05下降到2004年的19.99,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偏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1)支农资金数量不足。安徽省农业基础薄弱,需要大量投入来达到规模经济效应,政府低水平的投入必然产生支农资金的低效益;(2)支农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这表现为事业费挤占生产性支出、人员经费挤占业务经费、农业科技投入不足;(3)缺乏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政府部门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

四、解决安徽省财政支农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农资金的总量毕竟有限,在公共财政框架下,财政支农必须明确市场机制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财政支农必须以市场失灵领域为限,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这就必须整合资源,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的支持力度,一改以往财政支农“撒胡椒面”的现象。为此,一要确保财政支农总量稳步增长,提高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二要积极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多渠道筹措支农资金;三要在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四要科学确定财政支农重点,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洪军.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新机制亟待构建[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02):19-20 .

[2] 马海涛、安秀梅.公共财政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2-23.

[3] 吴国权.制度创新理论与农业制度供给[J].农业经济,2000,(06):13-15.

[4] 陈共.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6.

[5] 尹磊、张艳.安徽省财政支农资金总量和效益问题评析[J].农业经济,2006,(02):10.

上一篇:基于因子模型的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探析 下一篇: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各经济体合作机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