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时间:2022-06-15 10:19:51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摘 要】从四个方面,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B-0071-01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需要突破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转变过去以演示为主的实验教学方式,在实验课堂上给学生更多互动合作和亲自实践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化学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对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上,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以演示性的实验教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这会让学生觉得化学实验课堂枯燥乏味,很难长时间保持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此,在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要想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增强实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动力。例如,在讲述碘可用淀粉检验这一特性的实验教学时,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演示性教学,学生的认识一般只停留在感性和表面上。这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一起做“米汤作画”的小魔术,即先在白纸上用米汤作画并晾干,这时白纸上什么也看不到,但是随后加热碘液,当蒸发出的碘遇到米汤的主要成分淀粉时,用米汤所作之画就会显现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历史故事或谍战剧中传递情报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化学学科的趣味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

二、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

化学课程作为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如果教师能够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科学的价值,还能够降低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因此,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生活化教学策略贯彻于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事件,拓宽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上的探究空间。例如,在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中,教师可以对教学中的实验流程进行生活化的“改进”,引导学生自制一些试验器械,如用废弃的塑料瓶、玻璃瓶和输液管来代替原有的实验器材。这些“生活小实验”不仅能让学生“边做边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三、坚持实验教学流程的绿色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基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性、应用性等主要特征,以及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职能,教师在实验课堂上不仅要保证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促进学生化学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有要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等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化发展。例如,在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性质实验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碳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形成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此时,教师可以改进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在实验器皿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就可以避免有害气体的任意排放。

四、打破化学实验教学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在教室或化学实验室中进行,所以容易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进而影响到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实验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PPT、flas、影视资料等方式对化学实验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仿真化的演示,也可以将实验指导材料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实验,这样,可以对很多危险性、污染性的化学实验进行安全性、环保性处理,能够实现很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总之,随着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也需要实现相应的进步与提高,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传统实验教学观念,转变传统以单向演示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多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绿色化,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更好的引导,加快学生化学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陆玉涵.精心设计实验 绽放化学之美[J].化学教与学,2013(10)

[2]陈宜菲.创新实验教学,实现化学实验室绿色化[J].广东化工,2013(15)

[3]梁光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11)

(责编 苏 洋)

上一篇:中职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下一篇:民族地区农村高中艺术生培养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