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素质研究初探

时间:2022-06-15 06:53:31

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素质研究初探

摘要:青年编辑的状态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分析了编辑的培养主要在政治素质,学术素质,业务素质方面,编辑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实行多角色转换机制,实行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更新观念 ,树立科学、奉献、敬业精神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做到工作学习化、问题课题化;同时有关部门要努力优化编辑人才培养的软环境 ,为编辑出版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进而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

【中图分类号】G238

0引言

编辑对科技论文进行编辑加工在提高科技期刊质量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虽然被选用的稿件在质量方面可能问题不大,但要正式发表,编辑还要做许多细致、繁杂的加工工作,纠谬、删繁、补漏、规范、归纳、升华,使之完全符合出版要求,对这样高知识的工作,编辑只有处在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感觉清晰、思维敏捷,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1]。

青年编辑的状态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青年编辑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为己任,牢记编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早日成为优秀的编辑人才。同时,青年编辑应该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自我激励,对工作不断产生兴趣,这样才能享受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真正体会到快乐人生。通过对编辑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内涵、外延和原则的分析,针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人才资源的现状,提出了整体开发编辑人才资源的措施.

1.1政治素质

科技期刊的青年编辑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使期刊的管理体制与国家的技术和文化市场体制相结合,出版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并使期刊编辑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体制。

思想道德修养,编辑工作是无名无利,为别人做嫁衣的工作,编辑通过自己的工作,为作者审稿,编辑稿件,排版出版,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别人是看不见的。编辑应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正确处理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甘于奉献,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作者为读者服务,爱岗敬业。

职业道德修养,编辑对来稿的录用起着关键的作用,青年编辑应积极向老同志学习,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原则,关心尊重作者,对于来稿者耐心回答问题,加强与作者沟通,帮助作者查询资料。

1.2 学术素养

编者再创造作用的最大体现是再发现,即如何慧眼识珠辨识和发现论文的学术价值,这是编者应该发挥的最大功能。这一主题的确立和强化,必然要求编辑思维和编辑知识结构的变革:一是必须突破编辑思维的单一定势,向思维多元化发展,编辑思维也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二是必须跨出思维对思维的编辑模式,方能真正保持思维的正确性;三是调整编者知识结构,增强学科纵、横向相似信息的贮备。只有如此,编者方能由被动的“为人作嫁”,走向主动的再发现之路,真正体现编辑的学术贡献[2-3]。

编辑的学术素养与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联系。提高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素养,需要从科技期刊主办挝坏闹厥映潭取⒈嗉部的氛围以及编辑自身努力等3个角度进行考虑。前两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只有三者相结合,才能不断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也就相应提高。

1.3 业务素质

青年编辑刚刚入门,应积极参加国家广电总局举办的编辑业务培训班,熟练掌握编辑规范。坚持期刊的三审制度和清样三校制度,积极约稿和组织稿源,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熟练掌握期刊的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印刷,发行流程。

青年编辑成长过程中要参加上岗培训,通过上岗培训,科技掌握编辑技能以及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使青年编辑获得上岗资质。青年编辑参加编辑的学术会议以及研讨会,可以扩大交流范围和视野,更好地接触优秀编辑部的编辑。有条件的编辑部应支持青年编辑继续深造,取得更高的学位。鼓励青年编辑参加与本期刊专业内容有关的学术会议或研讨会,使编辑能接触与本专业有关的专家学者,有可能使编辑部能够选择对口的审稿专家以及约到高质量的论文。鼓励青年编辑自学,编辑部可以买一些有关编辑等方面的书籍,鼓励编辑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工作能力。责任编辑应是稿件质量的主要责任者,而不应是经济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只有在经济责任上解放了责任编辑,才能促使他们对稿件质量真正负起责任,才能最终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4-5]。

1.3.2 注重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青年编辑应注重语法、修辞、逻辑知识,在编辑工作中应严格纠正语法错误,错别字,编辑部的编辑应订阅《咬文嚼字》,同时应教育青年编辑提高写作能力,积极写作投稿,在实践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职业素养,在编辑中减少差错率。.

1.3.3注重学习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以媒体角色进入传媒环境伊始,一面是新媒体造势咄咄逼人,一面是传统媒体杞人忧天般地生发出很有可能被取而代之的恐慌。而经过短期震荡后的传媒环境呈现的局面是传统媒体依凭网络如虎添翼,网络媒体则呈捉襟见肘之态。由于网络编辑客体转变的特点,相应地要求编辑主体随之转变。表现为编辑角色的重新定位和编辑理念的更新。很多编辑部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站维护、建设都需要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1.3.4经常阅读已经出版的自己编辑的文章

编辑们编辑每篇文章都是认真负责的,但是编辑们的能力、学识有限,对已经出版的自己编辑的稿件进行阅读,善于总结提高,总结经验和不足,有助于更好地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编辑能力。及时发现不足,更好地向优秀期刊的编辑们学习,取长补短,力求完美,培养谦虚谨慎,戒娇戒躁的思想,更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质量。

2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一些青年编辑在他们的岗位上爱岗敬业,兢业业,对成绩突出的编辑在职称评定上应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优秀的青年编辑在职称评定上应给予一定的倾斜,对获得期刊,编辑省部级优秀奖励的青年编辑本单位应给予适当物质奖励,这样才能鼓励青年编辑干一行,爱一行。这种方式才能鼓励青年编辑钻研学习,不断进取,攀登新的高峰。

3.1.创造意识

在整个编辑过程中都要有创造意识,编辑在工作中是否能有创造意识以及在工作中能否自觉地创造,决定着编辑的稿件的水准。因循守旧的编辑方法在现代编辑中行不通。但是,编辑的创造性也不能背离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编辑在从事创造性劳动过程中也必须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思维。编辑在编辑工作中还要学习新的理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工作中。

3.1.2信息意识

现代编辑工作中,信息不仅是创造意识所依赖,而且也是与工作密不可分的。编辑的信息意识表现在与编辑工作有关的一切信息来源,应通过各种手段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与编辑工作有关的信息来源包括:本专业理论和应用方面的重大新成果,编委的信息,审稿人的信息,作者的信息,国内外出版界编辑同行的动态信息等。

3.1.3综合决策

当好伯乐:青年编辑对不同的学术流派,要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博取百家之精华。对新人青年作者不求全责备,在选稿过程中,青年作者的稿件只要有创新,符合科学性,言之有理,就应该录用。编辑应该唯才是举,摆脱人际矛盾,以科学性、学术性取舍稿件。

当好开拓者:开拓创新意识就是不满足现状,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同行和超越现实。超越自我就是不断呈上启下,昨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明天,在纵向比较中寻求发展,不断进取。目前,各种评优和分级活动给这种开拓意识提供了机会,给期刊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作为青年编辑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在各种评比,分级活动中对照先进的编辑部找差距,学习兄弟期刊的经验,取长补短。超越现实,这就要求青年编辑了解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在选题组稿方面瞄准前沿科学,报道最新成果。

3.2发挥潜能,调动内因

青年编辑从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开始到成长为“编辑家”,“编辑学者”离不开编辑部的培养,更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青年编辑更应该自立自强,追求上进的精神,才有发展空间,所谓“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动力”。在青年编辑的培养中存在“拔苗助长”的现象,强调工作任务指标和工作量,忽视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也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以工作经费不够为由,不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使青年编辑没有与编辑同行学习互动,青年编辑们看不到希望。因此编辑部要关心青年编辑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觉到单位的重视,从内心激发出工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5]。

3.3实行多角色转换机制

青年编辑若在工作中只担任一种角色,长期以往会造成技能单一,青年编辑在干好一种角色后,还可以与其他角色转换,比如轮换担任英文翻译,参与论文的组稿工作以及编辑部的网站建设以及管理工作,这样在角色D换中应科技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利于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4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素质深刻影响着期刊的质量,高水平的编辑队伍,是创办精品期刊的重要保障。面对社会发展迅猛化、经济发展市场化、文化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科技期刊编辑应当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奉献、敬业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做到工作学习化、问题课题化,同时有关部门要努力优化编辑人才培养的软环境,为编辑出版事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进而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玲.科技期刊编辑的常见心理问题与调析[J].编辑之友, 2004(3):25-27.

[2]张洋.试论科技期刊编辑培训[J].中国科技信息,2007(01):15-17.

[3]杨淑珍,徐状.我国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学术素养的培养[J].编辑学报,2011(5):27-29.

[4]韩云涛,常廷文,李丽.责任编辑的责任有多大[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34-36.

[5]刘英.高校学报责任编辑之责任解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20.

上一篇:《焊接方法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下一篇: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