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讨论

时间:2022-06-15 05:01:32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讨论

(宁城县八里罕中学,内蒙古 宁城 024000)

摘 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作用重大。本文重点分析了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在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数学复习课 应用

1.引言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基于人的发散性思维的特征发明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思维活力和实现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发展,其目的是将抽象的知识图形化、可视化,也就是将主观思维外化,这对于系统表征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框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一种学习策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自思维导图理论被引入我国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进一步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问题,对优化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将会产生重要意义。

2.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高中师生身上有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动的成分。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高考重点被动备课、教学,学生为了应付高考被动学习高考要考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数学课程的学习中,老师一讲就能听懂,题目一看就知道解题思路,但是真正拿过题目来解答时,却总是做错;再就是有些题目本来很简单,可是学生看到题目时,却没有思路,不知道该用哪一部分知识点来解答,而老师一讲时,却又恍然大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一是学生的知识储备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知识结构不合理,遇到问题时提取发生困难;二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弱,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技能,这主要是平常练习不够和思考较少造成的。再者,高中数学复习课的教学,不同于新授课,新授课的主要目标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比较零散,而复习课则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和运用,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在大脑内部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在具体解决题目的过程中能够随时提取相关信息解决相关问题。但是,由于复习课的教学不是新知识的讲解,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复习课时,往往主要以做练习题的方式达到学生勾连知识的目的,却很少进行勾连方法的指导。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勾连知识时出现困难,以致造成学习困难,最终导致数学学不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思维导图方法帮助学生勾连知识,外化思维过程,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3.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前面我们提到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一种学习策略,因此,无论是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应用于新授课的教学中,而且可以应用于复习课的教学中。在习题练习之前,数学教师有必要将本节课堂将要复习到的相关知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提前呈现给学生。在呈现过程中,如果时间允许,则可以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手工操作,如果时间比较紧张而又有条件,则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从而达到调动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的目的。例如,在复习函数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联想之前所学过的三类函数:反函数、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以及函数所包含的三要素:定义域问题、对应法则问题、值域问题,还有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等等,然后再逐条丰富其内涵,这样有关函数的知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条线,实现新旧知识的整合,在具体运用时就能够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只要是与函数有关的题目,学生都能够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思维导图同样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式,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既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又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具体进行分组,对于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对于学习程度较低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小组合作完成,通过相互帮助记忆,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很快就能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框架图。这样在绘图过程中不但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记忆,而且能够在别人的提醒下回顾起已经遗忘的知识,不但促进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以函数的复习为例,在回顾“值域”的问题时,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困难,尤其是值域的求法有几种、如何构造值域的不等式等问题;函数的周期性问题,如何判断周期性、最小正周期怎么确定等也有的同学会把握不清楚,但是只要别的同学一提醒,他可能就会立即“恍然大悟”了。

4.结语

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外显思维过程,理清思维路径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恰当使用,则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效果显著,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积极应用。

上一篇: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浅析 下一篇:口语教学让学生英语学习强在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