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酒令 学了就用

时间:2022-06-15 02:37:29

和名酒名器的品评、鉴赏与收藏等一样,劝酒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只不过,与酒文化里其他的学问相比,这门学问有着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需要有出色的口才。在这些劝酒的话里,有的是模仿古诗,有的是随口而出的打油诗,有的是顺口溜,也有的甚至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较为粗俗的俚言俗语。它们往往内容上生动丰富,形式上活泼多样,能为酒桌上增添气氛。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在酒席上就经常用诗来应酬唱和,像王维的《渭城曲》,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都属于这种诗。今人虽然不再像古人那样在酒席上以诗唱和了,但改编了古诗用以劝酒或应对劝酒倒是屡见不鲜,诸如“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等,比比皆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兄弟,我该喝多少”,这是询问劝酒者自己该喝多少;“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这是询问劝酒者自己可不可以少喝点;“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兄弟陪”,这是自己喝了还要拉人下水;“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这样的饮者最是豪爽,劝酒者无需花多少口舌。

与模仿古诗不同,打油诗多是喝酒者在酒席上的临场发挥。这些打油诗,先是由一个饮者不经意地脱口而出,后来就越来越广泛的在酒席上流传,到后来,谁也不知道它的原作者。“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铁,喝出血。”这些都是酒桌上很具代表性的打油诗。

顺口溜也是酒桌上广泛使用的劝酒话,其最大特色就是随意性强,说起来琅琅上口。“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可见酒桌上的热闹气氛;“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这样的劝酒已经带有一定的强迫性。而假使你是领导,当一位女士到你面前举起酒杯说“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敬领导一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的时候,这样的酒恐怕你是明知是毒药也无法再拒绝了。

因为比较粗俗,“屁股一抬,喝了重来”、“屁股一动,表示尊重”等俚言俗语一般只在十分熟悉的人一起喝酒的场合才会使用,比如喝酒的都是很铁的哥们儿,或者都是长年累月混在一起的同事。

上一篇:学着做个品酒大师(二)细分葡萄酒 下一篇:精心打造兼职售酒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