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阶段英语语感

时间:2022-06-15 04:00:05

如何培养初中阶段英语语感

摘 要: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至关重要,因为语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助力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教学方法。阐述几点关于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英语语感;培养策略;创造环境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英语的学习应注重语感的培养,众所周知,语感是类似一种直觉的感觉。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在语感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学生凭借良好的语感能正确模仿老师的发音,而有的学生则会由于理解不到位而错误百出、笑话百出,从而间接影响他们的自信心,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可见,英语语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怎么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重视朗读与背诵

英语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多读、多背,学生只有通过朗读词汇、句子以及大量的课外读物,才能增加知识量,在无形之中形成条件反射,将书本知识潜移默化地转为自己的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将语言文字转变为学生的英语语感。朗读和背诵不仅是提高英语语感的前提,同时能及时纠正和锻炼学生的发音与语调,是训练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学生在朗读与背诵的过程中,能领悟作者的情感意识、语言风格等一系列无形的东西,能潜意识地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创造英语环境,增强语感培养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环境,英语教师应善于在课堂上创造情境,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英语氛围,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海洋中。

首先,创造课堂英语听说环境,使学生受到听觉刺激。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用英语与学生对话,例如,上课前的打招呼“Goodmorning.”也可以用“Hello,everyone.”等互相交替使用,学生会感到比较有新意。除此之外,尽可能地使用日常用语,比如,“Are you sure?Please come here. Go back to your seat.”等。教师在讲英语的同时也可以适当地用手势、动作或者眼神等,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其次,课堂上开展各种听说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条件,为学生创造听说的环境。课堂上,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互相用英语提问、回答问题的形式,不仅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积极开展课外英语小活动。由于课堂45分钟时间毕竟有限,要学好英语必须课下多加练习。课下活动老师应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运用掌握的知识主动说英语,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吸收生活材料,吸收的材料越多,运用的越频繁,就能对提高语言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狠抓阅读训练,提高语感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与大量的实践重复是分不开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英语水平,将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语感,笔者认为就是通过大量的阅读锻炼。阅读是学生增加接触英语材料、活跃思维、增长见识的一种活动。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有故事情节的书本,或者可以订阅英语杂志,广泛的英语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探索英语语言的规律,而且利用这些语言规律促进自身感性认识。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帮助或者指导,例如,选取一些趣味性强、难度适宜的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换英语读物,彼此学习,每周一节阅读课。通过大量的课内、课外阅读,使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扩充词汇量及知识面,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感。

四、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四个基本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培养英语语感的四个重要因素。写作是对听、说、读的最好反馈,也是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体现,写作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两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写作:一是写的积累。默写单词或者默写课文经典语句,在默写或背写的过程中能加深英语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二是写的升华,也是创作性写作。主要包括写作文或者写日记之类的,这种写作可以锻炼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词汇及语法转变成自己的话语写出来,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感,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语感对提升学生英语能力有着切切实实的促进作用,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语感的培养又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探索有效的英语语感培养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实践和总结,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庞喜.浅谈中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南方论刊,2008(9).

[2]徐龙.浅议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8).

[3]李娜.中学生英语语感培养初探,文教资料,2010(16).

[4]任松.浅析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教研,2011(7).

[5]袁淑芹.改进中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11(18).

(作者单位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高效起来 下一篇:汽轮机低压缸跑偏的处理措施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