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14 09:30:06

浅谈中学语文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性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考试是课程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而试卷评讲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考试评价功能的发挥。可是据笔者了解,目前中学语文试卷评讲课上确实存在着不少效率低下的现象。不少教师虽能根据学生需要,选择重点题目进行评讲,但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讲解上,没有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没有规律的总结和方法的点拨,更没有对该题的进一步巩固拓展,始终停留在就题论题的层次。那么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试卷评讲课的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 及时评讲,增强时效性。

首先,试卷刚做完后,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结果的主观愿望,此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形象地比喻说,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其次,由于试卷刚刚做完,学生的记忆中还会清晰地留存着试题、思路的痕迹,乌申斯基也曾强调:不要等记忆的大厦崩溃之后再去重建。鉴于以上两点因素,教师的及时评讲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评讲越及时,就越有利于评讲课效率的提高。反之,如果过了四五天再去评讲,学生的印象淡了,热情减了,注意力不集中了,评讲课的效率自然也就低了。若是长期如此,必将造成教学质量的严重滑坡。所以教师批阅试卷应该不过夜,评讲试卷能早则早,趁热打铁会更好。

二、 充分准备,加强针对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试卷评讲课教学。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前准备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这一点想必大部分教师都深有体会。因此在试卷评讲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坚决不打无准备之仗。首先,如果时间允许,教师一定要做下水试卷,因为不做不知深浅。其次,要做好分析工作,统计好平均分、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等等,越细越好。甚至于出现典型性错误的同学名单都要记下来,以避免教师课堂提问的盲目性。个别有特殊错误的同学名单也要记下来,便于老师课后进行面对面的个性化辅导。第三,根据分析的情况,教师至少要弄清楚试卷的难易题的分布,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共性的错误与错误原因,从而准确确定好本节课 “讲”与“不讲”的内容。即讲重点,讲难点,讲疑点;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这样的试卷评讲课才会更有针对性,不至于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

三、 授人以渔,注重规律性。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试卷评讲不能仅仅满足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亦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答案错在哪里及其为什么错,关键是能够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即通过一条题目的解决找到解决一类题目的钥匙。评讲课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找到这把钥匙,并能让学生牢牢握住这把钥匙。例如,我在评讲诗歌鉴赏与文学类文本阅读时,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读不懂诗文的现状,引导他们总结规律,读懂文本。针对如何读懂诗,我们总结出 “五抓”,即抓题目、抓作者、抓朝代、抓注释、抓意象等;针对读懂现代文,我们总结出“三抓”,即抓中心句,主旨句;抓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抓议论抒情句等。当然答题也有答题的规律。例如在解答技巧类题目时,我和学生主动寻找规律,共同明确了这一类题目的答题步骤,即技巧+分析+效果。又如在解答“写景有什么特色”一类题目时,我与学生从大量同类型题目中总结出这类题目常见的几种答题角度,即虚实角度、动静角度、空间角度、感官角度、景情角度等。注重规律性后,我发现学生的做题的能力和以前比明显提高了,他们能够主动运用评讲课上所掌握的规律去解题,这一点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得到了验证。

四、 分类集中,重视整体性。

在评讲试卷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种现象:一节课被切割成几个板块,课堂变成了多个板块的杂乱组合,如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等;板块之间缺少联系,且教师仍然按照原有的题目顺序,按部就班地组织评讲,这样的评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零碎、繁琐、杂乱的感觉。实际上,每个板块之间不是没有联系的,例如,有不少学生会在不同的题目上出现相同的错误。这时,教师就应该打破原有试题的顺序,将这些带有相同错误的题目先分类集中,再以之为本节课的“支点”,将几个不同的板块“打通”, 串联起来进行教学,从而使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都紧紧围绕“支点”进行。这样的课堂,目标才会更明确,学生才会获得一种整体感,课堂的效率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当然这会耗费许多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有这种“整体性”的意识,并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实践,定会出现教师素质与学生能力双赢的结果,何乐而不为呢?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尝试,记得一次考完试后,我在分析学生试卷时发现,许多同学在不止一道题目上犯了“审题与答题”的错误,于是我就以“审题与答题”为标准将题目原有顺序打乱,分类集中,并以“审题与答题”为教学“支点”组织教学,效果良好。

五、 巩固延伸,坚持拓展性

学生试卷中所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仅仅通过一次评讲,就要让学生完全真正掌握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在评讲结束后,要坚持拓展性,帮助学生巩固延伸,消化吸收课堂所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课后认真订正试卷,学生订正完后老师再检查学生订正情况,再利用下一节语文课对学生订正情况进行小结,以此进一步巩固所学。另一方面,教师要留适量的有针对性的题目为作业,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进行练习巩固,这就像盖房子一样,要将房子上的每一根钉子敲实,否则,再好的房子也不牢固。我们只有这样去做,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和延伸,学生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不至于出现上课全懂,下课全忘的怪现象。

总之,试卷评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方面之外,还会有许多更好的方法。教师应该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高度重视,开动脑筋,精心研究,切实提高中学语文试卷评讲课的效率。

(陶卫兵 江苏省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 225803)

上一篇:让评价方法使学生爱上美术课 下一篇:让评价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