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

时间:2022-06-14 08:52:28

日常生活审美化

摘要:当今各种被称之为时代更替标志的社会现象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西方富裕的发达国家,社会主体的日常生活不再以目的为导向,而是呈现出审美化的趋势。与此相应,社会主体将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勾勒为各种迥异的风格,并以此作为相互识别的标识。这成为我们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这一系列缤纷复杂的社会现象还包括实际收入与工作之外空闲时间的迅速增长、工作伦理的文化性腐蚀、新的后物质主义价值的逐渐形成等等。这些不同的社会现象如此清晰明确地表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以至于在哲学领域很早就爆发了相关论争,即如何从人类主体条件方面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一些人在这种趋势当中首先觉察到的是我们当前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因为这种趋势破坏了艺术与生活之间必要的距离。这种论争长期以来只能停留在现实世界的模糊地带。但是,这个现实世界纯粹是主观构建出而无法定义的,就如同凭经验无法详细解释,我们日常生活所应该经历的审美化究竟是什么。对此做出一个符合客观事实的解答正是社会学分析研究的任务。这些研究尝试对高度发达社会里不断变化的自我感觉与群体组合模式进行调查分析。如此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设想为这样一种社会文化趋势,它只有在一个特定的、今日几乎不可能满足的条件下,才可能如同在联邦德国那样,对社会的现实生活整体上产生影响:即当今社会变成舒尔茨假设的“富足社会”。

关键词:社会文化;社会主体;艺术;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当今各种被称之为时代更替标志的社会现象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在西方富裕的发达国家,社会主体的日常生活不再以目的为导向,而是呈现出审美化的趋势。与此相应,社会主体将他们的社会生活过程勾勒为各种迥异的风格,并以此作为相互识别的标识。这成为我们当今时代的突出特点。除此之外,这一系列缤纷复杂的社会现象还包括实际收入与工作之外空闲时间的迅速增长、工作伦理的文化性腐蚀、新的后物质主义价值的逐渐形成等等。这些不同的社会现象如此清晰明确地表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以至于在哲学领域很早就爆发了相关论争,即如何从人类主体条件方面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一些人在这种趋势当中首先觉察到的是我们当前文化所面临的危机。因为,这种趋势破坏了艺术与生活之间必要的距离。而另外一些人,例如在后现代主义构想中,却主要把它当成一个释放个体创造力与自主性的良机。①

然而,这种论争长期以来只能停留在现实世界的模糊地带。这个现实世界纯粹是主观构建出而无法定义的,就如同凭经验无法详细解释,我们日常生活所应该经历的审美化究竟是什么。对此作出一个符合客观事实的解答正是社会学分析研究的任务。这些研究尝试对高度发达社会里不断变化的自我感觉与群体组合模式进行调查分析。盖哈德·舒尔茨在这一方向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他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他研究的题目中人们不难看出,他所追求的正是明确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类型:体验社会与六年前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一样,是确定社会重大转折的一种时代诊断性尝试。应该正是这一系列的重大转折综合到一起带来了社会一体化、社会构成的变化模式。②与贝克不同,舒尔茨明确指出他的核心论题不仅仅在于详细描述实践研究的结果。除此之外,他还对他论证过程的每一步都进行一种理论总结。这种理论总结涉及的范畴如此广泛而又迥异,以至于其轮廓开始呈现为文化社会学的新形式。

贝克从客观经济行为出发进行研究调查,舒尔茨同样以此作为着眼点:伴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以及相应阶级特有困境的消融,个体活动空间也客观延伸。这就为个体提供了按照他自己偏好来构建生活的可能性。在开始阶段,舒尔茨就立刻从这个模糊的出发点当中得出了远远超越贝克分析框架的结论。因为这些论断全面涵盖了人类主体性的历史组织形式:随着由“凭借贫困构建社会”过渡到“凭借富裕构建社会”,各个主体学会不再采取参与的方式,而是通过选择的方式与形势环境建立联系。与此同时,个体自我关系呈现的特点也不断发生变化。前半个世纪普遍存在的生存压力而今在经济方面得以缓解,这对每个个体而言,意味着从现在起必须不断面对各种行为抉择,但同时却没有任何合乎目标、指导选择的规则可循。而对持续涌现的抉择处境,最终被视为准则的只能是个体自身以品味感触形式所体验到的倾向或偏好。随着关注点转向自身,内心体验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基准点。由此导致过去时代的经济人发展为现代社会的体验主体:对其而言,理计划的目的不再是外在成功的实现,而是内在体验的提高。其生活理念由求生转为追求存在美学。其自我关系最终表现为对自身体验的持续观察。

不难发现,舒尔茨提出的第一个论点首先仅仅是系统性的将思考推向当前。格奥尔格·齐美尔在他的文化社会学分析中已经做出了同样的思考。在对现代文化风格的开创性研究中,齐美尔已经观察到:各个主体在预设最高生存目标取消之后,学会不断将注意力集中于他的心理体验,期望从中找出个体行为的标记。齐美尔已经指出,按照艺术化观点、按照体验来构建日常生活的趋势则是这种注意力转移所导致的社会文化结果。舒尔茨在他的论证过程中将其理论研究的核心归结为体验范畴,首先在这一点上就体现了齐美尔的影响。舒尔茨以这一理论核心为出发点构建了他的整个社会行为理论。他进一步将其归功为打开人格构思方案大门的钥匙。最后,他甚至将它定义为我们社会文化“宪法”的题目。同齐美尔截然不同的是,舒尔茨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将兴趣主要投向群体形成的变化机制。对体验导向条件下身份构建所遇到困难的思考为其构建了通向他这一方面研究的理论桥梁。

如果密切关注舒尔茨研究中体验导向的主导作用,我们就不难联想到他论证的下一步似乎应该是对个体化的详尽探究:如果今天各个主体越来越以体验的提升为导向,这对个体生活方式而言则意味着,不再为集体分享的经验而是越来越多的为个人的愿望与偏好所调控。其结果则可能是个人行为模式的持续个体化。这最终将可能导致一种无法全面了解的各种生活风格与生活方式的集合化。在得出这种草率的结论前,舒尔茨坚持着一个明确的思路。这种思路虽然同样也与齐美尔不谋而合,但对舒尔茨而言,他主要把阿诺德·盖伦视为思想引路者:如果个体行为仅仅以提升个人体验为目标,那么主体就会陷入一个自我观察的螺旋,这将必然导致失望与不安;因为伴随着每个体验愿望的实现不仅可能有愿望满足之后的怅然若失,同时对自己愿望与喜好真正状况的焦虑不安也会增加。因此,为了防止这两种危险的出现,主体就做好了既塑建个体习惯、又依赖社会群体的心理准备:前一秩序机制从大量可能的体验刺激中剔除一定数量恒定的愿望与意图。通过后一秩序机制,在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的过程中,那些习惯化的体验愿望得以稳固。

上一篇:茶都,追寻茶圣陆羽的文采风流 下一篇:当代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