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直全拔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社会统筹的思考

时间:2022-06-14 06:41:52

关于市直全拔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社会统筹的思考

最近,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人事保障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快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继续推行聘用制,争取2010年在全国全面建立事业单位聘用制度。这说明我国推进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而真正建立这样一种用人机制,打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铁饭碗”,就必须解决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口”问题,也就是解决好工作人员辞职、辞退后的养老保障问题。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如果没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人员被辞退后,不仅没有工资来源,且达到退休年龄后其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在此情况下,即使事业单位推行全员聘用制,任何单位恐怕也不会辞退工作人员。如果有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工作人员在职期间,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被辞退后,本人仍然可以继续参加养老保险缴纳保险费,达到退休年龄时,与在职人员享受同等养老待遇,就能很好地解决辞职辞退人员的养老保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口”问题,才能破解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进不能出”的难题,才能使事业单位聘用管理制度得到真正落实。

近年来,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开展,我市实施市直全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一、实施市直全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政策保障

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2000年联合颁发的《河北省事业单位聘用制管理暂行办法》(冀入[2000]16号]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受聘人员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并享受社会保险各项待遇。目前,市直全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失业、医疗、工伤保险都已社会统筹,只有养老保险没纳入社会统筹。可以说,全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是落实这一办法的具体体现。

2008年6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石家庄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暂行办法》(石政办发[2008]75号文件),这个办法是我市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政策,政策适用范围包括全拨事业单位。因此,市直全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是我市这一暂行办法的具体落实,真正实施起来也不用再制定新的办法和规定。

二、实施市直全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成熟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实践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我省情况来看,目前,全省182个县(市)区中,有80个县(市)区实现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员统筹,全省近50%的县(市)区实现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员统筹。全省11个地市中,已经有唐山、衡水、廊坊、秦皇岛四个地市的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实施了养老保险的全员统筹,保定市直事业单位实现了养老保险全员统筹。就我市而言,24个县(市)区中,已有新乐、藁城、辛集、栾城、平山、灵寿、高邑、无极、矿区9个县(市)区实现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员统筹,正定县实现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全员统筹。因此,我市实施全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有一定的基础和成熟的实践经验,而且不存在技术困难。

三、我市的情况

根据2003年4月我省颁发的《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冀劳社[2003]42号),我市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聘用人员(即通常所说的临时工)已经实行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目前,市直全拨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已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只有正式工作人员没有参加社会统筹。

总之,有现行政策的支持,技术条件具备,整体环境适宜,实施市直全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是必要和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市直机关公务员与全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可以尽快实施。

上一篇:以城带产 以产兴城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力促... 下一篇:以“3333”行动计划为指南提高研究所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