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全国卷|感想

时间:2022-06-14 06:05:13

高考英语全国卷|感想

2010年高考刚刚结束,高考英语试题作为教学的指挥棒,无疑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今年河南省仍然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仔细研究后我们会发现:它仍然坚持“稳中有变”的指导思想。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数育部制定的《考试大纲》要求:英语考试要紧扣大纲,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本次考试试题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三维教育目标。5:3:2的难、中、易比例合理,试卷长度适中,中等程度的考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卷。卷面上没有出现偏题、怪题和难题,大部分试题都是针对考生必备的英语能力设置的。要求考生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联系相互的文化背景进行思考。试题的测试点清晰,选拔功能较强。命题具有时代性。甚至在单选题里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素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有利于引导师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知识覆盖面广,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更强调语言运用。

现就各类题型分别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听力。今年的英语听力测试仍然是两种形式:一为长短对话理解;二为短文理解。仍然不计人总分。难易程度与往年相当。对话理解是考查一定语境或情境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及推理判断能力;短文理解则是在这基础上考查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种高层次、高难度的听力测试形式。

二、单项填空。单项填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考查基础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侧重从句法上的考查,体现了在语境中理解语言的测试原则,更加突出语言的交际化,更加强调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整体看来这一项比较简单。如第21题、第28题和第32题涉及到对英语时态和语态的考查;第24题考查定语从句;第25题和30题考查连词的运用;第27题和第34题是对非谓语动词的考查;其它的如theother、情态动词以及交际用语的用法,都是基础语法,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囊中之物。语言知识测试点及其分布基本合理。在15道单选题中,有7道考查内容与动词有关,4道与连接词有关。

三、完形填空。完形填空要求考生需要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全文角度去分析、归纳和猜测。该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该短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试题的完成情况能充分反映出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此次完形填空题的设空,与往年一样,仍以实词(即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为主。

四、阅读理解。阅读文章融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为一体。信息量大。题材与体裁广泛的特点。今年的阅读理解题仍然重在考查深层理解能力。有主旨大意题如59、63、67题,判断推理题如65题,词义猜测题如73题、和总结归纳题如75题。

五、短文改错与往年要求一样,符合1126原则,即一个对,一个添加,两个减词,六个改词。取材贴近学生生活。要求学生能做到关注语法的前后一致、文章前后部分的联系、提高分析理解语境的能力。

六、书面表达。今年的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语言技能以书面语的形式进行思想交流的能力,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文字提示信息,写一封信,邀请某大学的外籍教师来做评委。书信内容详细,要求明确,考生不易离题,写作内容的语言点有提示,表达难度不大,但真正要把要求的内容写好而得高分却不太容易。

对今后教学的启迪:

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说明,明确并把握高考英语命题改革的方向,提倡以校本教研活动引领高中英语教学,推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高考改革与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内在关系,切实抓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词汇是基础。

词汇复习应做到从不间断、反复巩固,要学会充分利用零散时问加强词汇的记忆,做到积少成多。除了记忆和理解之外,尤其要注意常用词汇的使用和辨析,以及一词多义的掌握。写作中可能会用到的词汇要能准确拼写和运用。如何有效发展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处理好基础知识与能力发展的内在关系。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形成。我们英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语感人手,有机结合语法教学和语言教学,同步把握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通过体验语境、把握语篇的语言实践,逐步将已掌握的语法规则、语言知识内化为成一种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高考英语改革虽然从强调知识考查向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变,但是还应认识到能力要有扎实的基础作为依托。语法复习并非仅仅死记硬背一些无意义的语法条文。要理清基本概念,着重复习主干知识,但是不要在钻研语法的难点上花过多时间,而是要训练自己弄清句型、句子结构,抓住信息词(组),捕获隐含信息。注意排除思维定式以及母语的干扰,注意习惯表达。可以充分利用以前积累的错题集帮助自己查缺补漏,进行强化记忆和训练。

阅读主要是靠自己平时的积累的词汇量,如果词汇量不够那很难得将题目答好。如果词汇量足。可以按照作者的态度,作者的观点去答题,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进去。

二、篇章练习必须加强。

所谓篇章练习主要就是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试卷中所占比例非常大,因此平时要多读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阅读材料,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增加背景知识,加强理解能力,加快做题速度。基于许多学生做题慢的现状,要多加一些限时训练。无论是完形填空还是阅读理解都要养成“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的习惯。即在选出全部答案后,应将答案带人问题中重读全文,看前后意思是否贯通,有无矛盾。若前后不一致或意思矛盾,则要考虑重选答案。

加强学生在语境中对语篇和语义的领悟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及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加强阅读策略的培养。

多练完形填空,因为完形填空既考查各类词汇的准确理解,同时又是语句结构、上下句子结构以及篇章结构的阅读理解。多练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同时也练练叙议结合、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富有哲理的议论文,体会文章的深层次含义,抓住上下文、前后句的提示词,体会作者的意图,切记不要加入自己的观点。

完形填空主要难在词义辨析。但如果了解通篇大意,放到全文语境中,就更容易选择。所以拿到题目,先要通读一遍,了解文章大意和前后的逻辑关系,在第二遍阅读时再答题,这样做并不会浪费时间。

今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考题阅读篇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多样,很有时代感,信息量大,因此我们在考前要多读各类材料的文章。定时、定速做,准确抓住细节,掌握文章的篇章意义,理解作者的意图,抓住文章的中心排除干扰项。

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时间。总体来看,每篇文章的平均答题时间在7分钟左右比较合理,依据文章难度适当有所调整。日常练习时,最好按照高考时的题量,每天选择一组5篇文章来练习。答题前判断类型。阅读的题目主要涉及细节题、推断题、主旨大意题、词义辨析题等四类,考生答题时先要判断该题是什么类型,避免把简

单问题复杂化。比如,细节题其实只需要看文章的几句话就可判断,而不用前后推断。

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重点。

听力练习要掌握技巧,比如:掌握常用词汇,平时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并要善于抓住关键词。从语气、语调、语音等方面进行判断。学会记录重要信息,尤其是数字的表达方式。学会运用猜测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出意义。练听力要坚持,坚持每天听听力。考生备练听力时要练高考真题,跟读,体会语速,弄清句意,每天听力量最好有20分钟。

背单词重动词,背单词时重点记熟动词的各种用法。2010年高考大纲要求的词汇量是3300个词。其中动词是我们的主要攻破点,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动词的考查尤为重要。动词的考查形式多样,覆盖面广,考查短语、时态、语态、各类语法(定语从旬、名词性从句、状语从旬、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等)都与动词有关。

语境只是一层雾,考生面对题目,首先要拨开迷雾找到考点是什么,然后再分析句子结构,基本就能判断了。在考前做题时,不仅要知道该题为何选A,还要学会分析为何不选B、C、D,这些选项的迷惑性在哪里,多练习如何找考点。单选的练习不仅仅是量的要求,而是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抓核心,找规律,举一反三。

改错题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句子的整体结构分析。但是不管怎么变化,还是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答题规范,改变答题习惯。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关注短文中旬与旬之间的联系。

还应进一步加强改错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组句成篇的能力,提高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好作文主要是背出来的,不是自己写的。观点是题目给的。考生可以将题目让你写的观点写出来,不要求写的不要过多的发挥。主要的要点要透,句式上要灵活,不要全是单句、或者全是复句。如果可以的话要写定语从句、倒装句、强调句。还要用一些连接词,类似therefore,otherwise,in a word,0n onehand,0n the other hand等。用起来并不难,但对文章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平时多背诵范文,同时多动手写短文章,牢记运用好的词汇、好的句型,注意段落间的连贯词语和连贯句子,表达准确和通顺放在第一位。同时,写作文时还要加入合理想象,而不是直接翻译作文要求。在复习中,要多积累素材,比如校园生活和社会热点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学会模仿,不至于在考场上感觉全靠现场发挥。

上一篇:“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首要教法 下一篇:浅谈被动语态中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