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日语视听课策略

时间:2022-06-14 05:27:53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日语视听课策略

摘 要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语言课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电脑的迅速发展、更新也导致其技术被用于现代语言教学中。网络的出现以及迅猛发展更是使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这种形式下的高级日语视听课的教学策略也相应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本文则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应用网络教学平台改变日语视听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 日语视听 策略 图示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rategy of Japanese Audio-visual Lesson Based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LIANG Xian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revolutionary change to language teach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update also led to its being used in modern language teaching.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is to make teaching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dvanced Japanese audio-visual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lessons under this form corresponding to adapt to chang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situation.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ow to apply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to change Japanese audio-visual course.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Japanese audio-visual; strategy; icon theory

1 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于日语视听课的重要意义

网络教学平台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和辅助手段,听力教师可以借助其辅助功能,构建适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的学习环境,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为实际体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应用优越性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基础。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Internet应用的迅猛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在西方日渐风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的丰富资料来源和便捷沟通方式弥补了传统多媒体授课的不足。利用网络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推动和发展网络辅助视听教学实践。

2 视听理论与策略

听、说、读、写历来是外语教学中的四大基本技能,其中听力排在第1位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结构主义的语言观非常重视声音的重要性,行动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强化-反应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由此衍生的一些语言理论都认为在外语学习初期应该重视声音的正确性。甚至发展到“音声言语第一主义”,而语言文字的指导在学习到相当的阶段后才应进行。功能主义语言学则认为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为单纯学语言而学语言,而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因此外语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视听教学不应该单纯听音或者单词、句子,而应该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视听教学的理论。图示理论通过对学过的认知图式的回忆,激活已有的旧知识,再输入新的知识,形成新的图示内容,配合语境理解和文章结构的把握来理解全文。

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听力在外语习得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语言教育家Judith Gary(1975)早就认为,在外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早期阶段),如果置听力位于先行和主导地位,就能够使学习者在认知、学习效率、实用性和心理(情感)等四方面大受裨益。首先,听力为先的教学理念符合语言习得的自然认知规律。同习得母语的儿童一样,外语学习者只有在接受了足够的输入,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之后,才可能进行有效的输出(说和写)。视听相比于听力,更加多了视觉的输入,所以比起听力更容易理解。所有适用于听力的教学理论同样适用于视听课。

从图式理论看视听理解中的困难。一种是图式缺失,所谓图式空缺是指读者大脑中没有与视听资料相应的图式,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视听者专业以外的视听资料或者视听者不是很熟悉领域的视听资料。因此,视听者就不太容易理解所听文章的内容。二是图式过于简单。视听者头脑中的图式太过简单,只能部分理解文章,由此也可造成视听理解中的困难。三是无法激活图式。视听者具有适合该视听文章的图式,但是所听文章所提供的线索,不能使这种图式激活,因此无法帮助视听者理解视听材料。四是图式差异。也就是说对于文章的理解有可能出现歧义,视听者的理解并非是对文章本身的正确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视听者将错误地理解视听材料。这主要发生在文化差异等方面。如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了解不多,则容易发生这类问题。以上相关视听研究的理论为我们研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视听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上一篇:优化讲述活动,促进大班幼儿语言发展 下一篇:球拍不同拍击点和穿线方式对羽毛球拍击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