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06-14 04:48:02

关于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理性思考

摘 要 高考事关千家万户,高考加分政策必然备受关注。近年来关于高考加分的负面新闻接踵而至,对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存废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试从介绍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基本情况入手,从三方面分析了其存在的合理性,探讨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争议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考加分政策 合理性 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the Extra Credit Polic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in China

SHU Mi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is related to everyone, the extra credit polic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is caused for concern. This paper begins by introduc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is policy,then anlysis the rationality of its existence from three aspects , investigate the reason for the policy in dispute. At last advance proposals.

Key words extra credit polic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 rationality; equal access to education

高考加分,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却始终备受。近年来出现的“西安批量制造二级运动员证”、“湖南省上千名体育特长生造假事件”“浙江高考航模加分”、“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 等事件,高考加分严重异化,让执行了多年的高考加分政策,陷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社会舆论呼吁“取消一切加分,还高考一片净土”,要求高考回归“裸考”,一时间,取消高考加分的呼声不绝于耳。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谈及备受争议的高考加分政策时,直言“高考加分很公平,取消没有意义”,并指出把高考加分政策一概取消,或会导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此言论一出便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1 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基本情况

高考加分政策是指中央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在高校招生录取中根据考生的种族、身份、德智体表现、竞赛获奖、社会贡献等情形给予其高考分数优惠与照顾的行为规则。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时期。建国至1976年是优先录取时期, 1977年至2000年是降分录取时期, 2001年以后是加分录取时期,从2001年开始,高招录取政策不仅确定了高考降分与加分对象,而且对降分与加分的幅度做出明确规定。以上有关我国高考加分政策的演变,反映了我国高考加分对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以及高考加分的幅度由模糊走向具体。

2 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高考加分政策伴随着高考制度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客观地看,作为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一项政策,高考加分在平衡地区教育水平差异、选拔各类特殊专门人才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存在许多漏洞和弊端,但在人才发展多元化、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大方向下,高考加分政策仍有存在必要。下面将对高考加分政策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政策。

(1)高考加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考招生制度的缺陷,其制定的初衷是善良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如此沉痛之问,让我们把目光又聚焦到了当今的应试教育。而高考加分政策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弥补高考可能带来的“分数决定论”和基础教育向应试方向发展的不良倾向。目前看,高考照顾加分政策解决了部分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烈士子女、退役军人考学等涉及国策和民生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意义重大。而鼓励性加分确实也给其他有特殊潜质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人才发展多元化发展的进程。

(2)高考加分政策是维护教育公平的需要。教育公平是一个民主国家所有公民都应该享受的民利,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所必须关注的基本点。正如柏拉图所言,“对一切人的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因此,实现教育公平需要遵循照顾性原则,对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实行照顾措施,高考加分政策中的照顾性加分正是遵循了这一原则,通过对偏远山区、少数民族等弱势群体实行照顾加分,得以维护教育公平。

(3)高考加分政策尊重学生个体智能的多元性,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且具有多元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项,而高考只能考查学生对于所考学科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不能考查学生对于这些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能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之一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加分政策特别是鼓励性加分政策,为一部分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机会。

3 透过现象看本质:高考加分政策引争议的根本原因

高考加分政策的初衷是善良的,可现在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大争议,其命运已经远离了善良的初衷,实际上,社会对高考加分的不满并不是高考加分“惹的祸”,深入分析会发现,人们的不满主要是来源于对高考加分过多、过滥以及存在的腐败现象的不满,而造成高考加分政策异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从国家、地方高考加分政策上分析

首先,各地方的加分政策中加分对象繁多,制定程序缺乏公正,随意性较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教育部规定的加分项目只有14种,而各地实际执行的却多达200余种。各地加分政策呈现出“大项基本一致,小项五花八门”的景象。可以说,加分政策之所以异化,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程序公正的忽视,之所以出现200余种加分政策就与此相关。其次,高考加分政策在操作执行中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因其操作过程往往是封闭的、不公开和不受监督的,在操作程序方面又缺乏严格的规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执行的空间相当模糊人为因素很大。地方政策执行的不规范和监督体制的不完善则会导致权力寻租现象,由此避免不了出现“以权谋分”、“以钱谋分”等腐败现象。

3.2 从学校方面来分析

高等教育资源不足,这是根本的原因。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但仍不能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直到现在,接受良好高等教育也只是少数社会“精英”的特权。特别是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加,能上一个好大学成为以后能够找到好工作的前提,因此在实践中加分政策逐渐异化出了“加分教育”,同时滋生了腐败。

4 规范和完善高考加分政策的几点建议

规范高考加分,本质上是规范政府的教育思维和教育决策方式。具体而言,首先,地方在对当地具体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缩小加分对象范围,减少加分项目。其次,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以保证过程的透明性和公正性,拓宽监督渠道,让高考加分政策置于“阳光”之下。再次,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资源配置。最后,从长远看,应把高考加分项目纳入学生多元评价体。这样,高校既能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又可以从多个角度考察学生,并根据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自主录取。

参考文献

[1] 应书增.恢复高考30周年――高考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 金果林.高考加分何以“变味”?[J].中国人大,2009(11).

[3] 罗立祝.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与反思[J].考试研究,2008(7).

[4] 王金涛,茆琛.高考加分制度该何去何从?[N].联合日报, 2009-07-10.

上一篇:试析培养思政教育亲和力进程中教育载体的有效... 下一篇:刍议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