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时间:2022-06-14 04:13:27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摘 要】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下,民办高校兴起,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工作是影响民办高校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学生作为主体,具有大学生的共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针对他们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思想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特点;思想管理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点

尽管由于在起跑线上的先天不足,民间认可度不高、政府扶持政策力度有限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民办高校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但民办高校须要认识到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存在的自身特点:一是由于社会对公办与民办在高校思想行为上都存在着偏见,民办学校入学后的大学生存在着较大的思想压力,因底气不足会影响到学习与生活;二是学校与学生的主导关系发生了变化,传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间的教育关系平衡发生了变化,学生与学校之间成为了消费者与提供消费的关系,学生处于消费者顾客的位置,学生心理变化迫使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学校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三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心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希望在学习上得到家长、老师的支持,却又不肯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愿接受他人的批评。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民办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有别于学科型、科研型的普通高等教育。因此,要搞好民办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弄清楚民办教育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民办高校自身的特殊性:近年来,我国民办院校发展快,主要表现为规模发展较快和新建或改建的民办院校较多,但民办院校是社会力量办学,所有经费都来源于自己,这就导致了我国民办院校发展落后,存在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或学生均占有量低等问题。可是,建设和办好一所现代化民办院校不仅需要土地、校舍基本建设,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一个现代化、高水平的图书馆与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软件设施作为保障。而作为自收自支的民办院校,很难为硬件和软件建设所需要的大量的、持续的、经常性的投入提供有力保障。有部分学校领导意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当它与学校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特别是招生阶段,为了让学生招生,可以随便取消思政课或其它一切教育活动。然而,站在校方角度说,生源是民办高校的经济来源,没有学生,也就没有学校,没有经费,也就没有教职员工了。天生的危机感促使民办高校不得不将招生放在第一位,放大批学生去招生给社会造成不好的印象是必然的。

(二)民办高校生源的复杂性:民办高校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在生源结构上较复杂:既有普高生,又有来自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还有来自社会的成人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民办院校的学生还可能存在以下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方面,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心理素质方面,民办学生不同程度存在自卑、孤独、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自我调适能力较弱,容易形成逆反心理,甚至是边缘性格。思想意识方面,处事比较感性,少数学生存在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责任感缺乏、利己思想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学习态度方面,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极个别学生甚至是“混日子”,成绩令人担忧。

三. 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最佳效果的必然要求。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引导,培养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变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要学,效果必然会好。这首先可以在学生干部中试点。

(二)建设稳定的、高素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协调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种教育力量的枢纽,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服务意识,成为有负责的心,合格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尽可能减少教师队伍的流动,争取建立一支专职政工教师队伍,并配备好班级专职辅导员,建立年级办,强化学校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其次,鼓励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根据工作实际,从切身体会中把握创造力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教师应该改变评价标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习惯于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与深浅作为评价学生,其结果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要改变教育质量观,树立以人的综合素质为评价标准,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 最后,建设一支热爱学生和学生工作,既懂政治又懂专业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

(三)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程的特点、环境、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个性品质的塑造、团队精神的培养等。其次,组织社会调查。学生只有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社会调查是让学生接触社会很好的途径,而由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调查效果更佳。民办高校可以由团委、学生处或各系(部)根据不同专业确定课题、指定指导老师、组织学生组成各分队,利用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进行社会调查,提交调查报告,并组织专家组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通过学校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将学生引导到自觉的影响中来。在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判断、分析能力。第三,要开展公益活动。民办高校的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功利化,其中有些为自私自利者。因此,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

总之,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艰苦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个群体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一个学校和谐发展,所以,学校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的特殊性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浅析民办高校学生特点及管理工作的策略,程如平,湖北行政学院校报,2007

[2]民办高校学生特色管理的新探究,李梅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

[3]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及对策研究,杨海涛,学校党建与思教育,2008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

上一篇:西门子PLC和工业现场总线在KDF2滤棒成型机上的... 下一篇:《国际金融》案例教学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