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之我见

时间:2022-06-14 03:48:47

记叙文阅读之我见

阅读是初中生必考之题型,也是令所有学生老师头疼的问题,它所占试题比例较大,且是提高写作的必经之路。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记叙文阅读是重点。在我教学的这些年中,自己悟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做题思路和方法,记叙文有常见的这么几种题型:(1)本段或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某句话的含义或赏析某句话;(3)某句或某段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4)标题的含义;(5)从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对于这些题型,我概括了这么些方法和思路:

1.让同学们注意文中的记叙六要素,自己用语言连接起来,如某时、某人在某地干了什么,结果怎样。也就是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对于文中的某句话,首先一定要联系语境,看看这句话在文中什么位置,上面写了什么,下面写了什么,且有何作用;其次,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者句中有无连续的准确的动词,或者是句中有无特别关键的形容词,从这些词语入手进行分析。

3.某句或某段内容上的作用,这就要看所给的句子是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如果出现在开头:(1)开篇点题;(2)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如果出现在中间: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果出现在结尾:(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4)点明中心,升华中心;(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4)突出、深化主题。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4.标题的含义,一般内含一种的、两种的、三种的等,但两种的居多,在分析第一种的时候,不必发愁,只要说出其本义即可,第二种结合选文加以理解分析出其内在的含义即可。

5.对于这种话题,可以随意说,但得合理,千万别忽略了它的限定因素,如联系本文之类的话,要慎重考虑。

最后提醒的是,除了这些题型外,有些是对选文内容进行的考核,最好用文中的词、句回答更准确。

这些都是我的浅薄愚见,但确实有效,望各位老师参照。

(作者单位 山西省平遥县南政三中)

上一篇:高考前教学计划和改进措施 下一篇:中专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如何提高汉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