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

时间:2022-06-14 12:08:01

浅谈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

【摘要】 内部控制作为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才刚刚开始。因此,要想切实立足于全球经济市场中,引进先进的内控管理经验,加强内控管理机制,尤为重要。本文笔者就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必要性进行粗浅的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内部管理 必要性 完善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扩大金融开放的全新挑战。而正因如此,国有企业想更好的立足于全球市场经济竞争中,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关键。以下笔者就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内控管理的必要性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相应完善措施,以期进一步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贯彻与落实。

1. 我国国有银行建立与完善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1.1建立与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全球性金融经济自由化改革的不断冲击,国际金融市场越发动荡不安,全球经济都处于金融危机的高发期时期。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其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对一个国家而言不可预计。而内控管理,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保障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安全,有效的防范了金融风险的发展。因此,建立与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早已成为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

1.2建立与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基本保障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信用风险。尤其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判断不准、决策水平不高等原因所造成的不良资产堆积,虽经历了两次不良资产剥离,但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仍然较高,早已成为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首患。因此,建立有效的内控管理,进而加强对审贷工作的分离与管理,落实金融风险责任责任早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其次,操作风险。近些年来,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由银行会计、储蓄、出纳、信用证、承兑贴现等业务岗位所引发的经济案件呈现出高发趋势。而究其原因,主要也是由于这些业务的操作环节的内控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因此,加强内控管理,落实内控约束力、执行力,尤为重要;最后,道德风险。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国有商业银行,在管理中仍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靠“人治”的成份多,“法治”的成份少,以至于道德风险日益突出。而内部管理的建立于完善,正是为了切实做好国有商业银行的“法制”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

2. 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健全的内控机制,防范于未然

要想更好的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作用,必须要将内部控制由事后补救转变为事前防范,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控机制。同时,我国相关的经济部门、经济组织以及经济专家,应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确保预防性控制落实在各业务制度之中,并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严肃性与统一性。在具体实施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体制牵制原则。体制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是避免各职能部门之间出现不必要磨擦与漏洞的重要控制手段;第二,程序牵制的原则。主要是指对不同的业务流程,应由不同的人员完成,使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以达到岗位牵制的根本目的;第三,责任牵制原则。内部控制不仅要规定职能部门和个人处理业务的权限,还要明确规定其承担的相应责任。

2.2强化内控管理的监督体系,注重过程监控

要想更好的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强化对内控实施过程的监督尤为重要。首先,中央银行应加大对国有商业银行内控管理的指导、监督力度。人民银行要尽快修订《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等文件,并制定内控建设时间表,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内控步伐。并把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指导与监督工作作为央行金融监管的重点,增加现场检查的深度和力度,以此促进监督机制的多层次发展与深入。其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改造步伐,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为基准的权力划分、权力制衡结构,进而抑制“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

2.3加强内控的细节管理,降低信贷风险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信贷风险早已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风险,因此,目前内控管理的首要任务,也是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所以,在内控管理中,要加强对内控制度细节的梳理,不折不扣的执行信贷经营、审批和监管,此三分离的制度,并明确各环节的责任,定期地进行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进而形成以风险评估、控制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系统,提高信贷风险的预警能力,从而降低信贷风险,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安全、稳定发展。

2.4完善内控组织结构,实现规范化管理

为了更好的贯彻与落实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在实际内控管理中,国有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实际的业务流程,经济发展需要,建立符合商业银行发展需求的内控组织体系,从而确定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级经营管理机构都能够在合法的职责与权限范围内,从事银行业务,行使职权。同时,及时发现银行内部制度在执行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内控管理从单一的事后稽核向全新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稽核进行转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就如何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进行粗浅的探讨,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建立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必然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更应该不断的完善与加强内部管理,落实内控制度,真正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造血机制”,以此降低金融风险,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剑.对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银行内控机制的思考[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1(02).

[2] 玉树银监分局课题组,王长春. 基层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青海金融. 2007(09).

[3] 史心东,唐丽. 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资讯. 2006(07).

[4] 郑润萍.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策[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4).

[5] 郭熙保,胡芸.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 当代财经. 2003(05).

上一篇:浅析企业ERP管理 下一篇:对财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