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4 08:49:43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显著提高,更加注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进展也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基于此,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起来,本文旨在通过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开发的必要性与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方法予以系统论述,接着就怎样发挥该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性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监督管理

“民以食为天”,现阶段,人们餐桌上的饮食种类日益丰富,同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度也日渐提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安全、确保群众饮食卫生与身体健康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就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实施的必要性和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阐述,进而对如何发挥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作用提出对策。

一、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实施的必要性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经和手段快速出具检验结果,若方法能够应用于现场,则在半个钟头内就能出来检测结果。下面就从快速检测技术的优势方面分析其实施的必要性。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能够突破实验室的一些限制因素,因快速检测技术的设备体积小、测量周期短、更新快、效率高且省时省力,这就为实验室检测提供了很好的硬件基础。快速检测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快速检测在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和紧急情况中发挥了较大的优势。2008年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对空运到灾难现场的食品就被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通过使用农药速测卡、亚硝酸盐检测管、消毒液和甲醛检测管等予以检测,有效地防范了有毒食品导致的急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出现,为保障整个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突出作用。在保障活动中的对食品卫生现场快速检测农副产品蔬菜中农药残留、熟肉制品、食用油中酸价超标和水产品双氧水等项目,同时将检测中发现的阳性样品送到疾控中心实验室做定量检验,从而在源头避免了被人误食所带来的身体伤害;现场检测会树立行政监管的职业形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经嗅觉、视觉、感觉和动作等检测手段很难让人完全相信食品确实安全,而将待检测食品拿去快速检测,则用科学手段和技术途经将可能出现的对人类健康安全的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同时让食品安全监督从业人员更加负责任地投入管理工作之中;快速检测能够严把食品安全准入关、将有毒食品第一时间发现并排除掉、减少样品的待检测时长,让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可靠、翔实。在检测水产品中是否用过氧化氢防腐和漂白,因过氧化氢在温度升高和光线照射下会分解,而采用快速检测,不但可以摆脱外界条件对检测实验的干扰,还可让检测结果更科学、让人信服。

二、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快速检测主要突出检测周期“快速”、分析方式准确、快速、对检测人员的专业要求较低、节约成本、可供检测的食品种类繁多、检测结果容易判读。快速检测的这些优点都为其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必要前提,下面就来着重探讨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应用方法。

1、免疫芯片。免疫芯片上的探针蛋白能够按照研究目的选择抗原、抗体和受体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其常用的标记物就有荧光物质、放射性同位素和酶等,其中,采用荧光物质和酶标记抗体或抗原有快速、简便的优点,这摆脱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缺陷,已作为免疫芯片中很容易用到的标记物,扫描仪在抗体与抗原反应结束后检测荧光信号。

2、生物发光检测法。这种方法在细菌细胞裂解时生成三磷酸腺苷,再加荧光虫素酶和荧光虫素会有能量迸发并产生磷光,光的强度实际便是三磷酸腺苷的量,菌落总数就由此测算出来。

3、化学比色法。顾名思义,其方法就是采用各种化学试纸或试剂,在发生化学反应后利用检测仪器与标准比色卡展开半定量分析或目光确定其性质,最终达到检测菌落总数、霉菌或大肠菌落总数的目的。生化试剂一般都具备特异性抗生素和显色物质,被检测的样本可直接接种纸片,不要求增菌,在适当温度培养后方可计数。

4、酶联免疫法。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测方法之一,它以酶作为标记物并使酶标抗原或抗体出现,用肉眼或检测仪器就可以明显分辨出酶起作用的能发出颜色的底物。可以使用过氧化物酶作为检测使用的酶、用四甲基联苯胺作为底物。

三、运用快速检测技术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对策

快速检测技术因在实验检测环节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故为保障其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任务中顺利、成功应用而提出以下对策:

1、快速检测技术要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准确应用,首先需扩大快速检测的应用范围。目前该技术只在一些食品监督部门应用、疾病防控中心等场所应用,基于此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诸多优势,应当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开发更多的产品服务于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有条件的还需在授权范围内让消费者应用本技术,及时检测食品质量、保障饮食安全卫生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和打击各种肆意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的违法商贩,创设国家食品安全的大环境。

2、国家及地方的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及时出台一系列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规范,形成一套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标准体系;针对国家食品生产部门规模较小、研发水平较落后、行业规范不健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普及度不高等问题,通过食品安全各项法规的强制性约束,规范食品安全生产市场,加大对违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或个人的惩罚力度,加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职业道德培训与法制讲座、树立其对人民健康切实负责的理念,强化对各类食品的检测并提高全体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多方动员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要促进快速检测实验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正确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创新是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条件,快速检测技术要求试剂少、配制的试剂保存时间长、实验准备简化,在检测应用中存在下列突出问题,如试剂没有用完就已经过期、造成浪费;没有设立专用的保险柜管理检测箱,若一些有毒有害的危险试剂保管存在遗漏,易会出现不安全情形;在存放时未注意试剂的温度与适度的限制;一些试剂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注不清晰,检测人员有时无法百分之百掌握这些试剂是否失效、过期等,要解决这些影响检测技术正常应用的缺陷,就要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应用的步伐、利用有限的资金及时更换技术仪器、设备,及时予以充实、补充,增加储藏设施建设,保证检测设备都为质量和品质过关的新产品;同时加大与法定检验结构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及时予以配合、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监督管理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应用作用,大力普及、推广该技术,让其更精确地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服务,落实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努力创建食品安全健康消费的优良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王婷,刘祥鹏-我国食品环境安全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11,(07) .

[2]闫雅岚,李建伟,王国章-信息技术在食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14) .

[3]魏青-试剂级原料及工业级产品替代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0,(22) .

[4]段涛,罗伟明-生物技术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1,(06) .

[5]张森富,赵婷-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上一篇:城市高层建筑沉降观测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谈校园食品安全卫生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