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量化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14 08:45:23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量化模式研究

摘要:传统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存在缺乏相应监督机制、凭借主观推断和不易形成统一评估标准等缺陷。评定量表法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较为可行的量化模式。在原有的评定量表法中,对认定与资助评定相捆绑,影响困难程度考察,评价项目权重确定方法未交待,具体指标赋值不明确等问题进行修正和说明,可以探讨出一个真正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模式。

关键词:经济困难学生;量化模式;认定量表

2)供养子女数量。多子女家庭中常常会出现有的孩子在读书,而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工作的情形。对于已经工作的子女,他们可以自食其力,不再给家庭经济增加负担。鉴于此,在考察这一评价项目对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影响时,只衡量在读子女数量。在读子女数量是一个自然数,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一赋值,那么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并且实效性不强。因此,在具体考察指标中,将其分为三个层级:仅一个子女在读;两个子女在读;三个及以上子女在读。个别家庭存在子女患有某种慢性或先天性疾病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在量化认定过程中,将“供养子女数量”这一评价项目提升一个层级赋值。

三、量化模式所用量表研究

1.量化模式中评价项目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来确定量化模式中各评价项目的权重以及具体考察指标的赋值。评价项目包括户籍性质(H)、家庭所在地(D)、父亲劳动能力(F)、母亲劳动能力(M)、在读子女数量(Z)和赡养老人情况(L)六项。我们邀请4类共20位专家,即学生工作主管领导(a)、贫困生专项工作学工干部(b)、辅导员(c)和班主任(d)进行打分。对于户籍性质这一评价项目对家庭经济困难影响程度的专家打分为Ha1、Ha2、...、Ha5、Hb1、…、Hb5、…Hd5。其他各评价项目依此类推。为了尽量避免专家间打分的主观偏差,我们在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项目权重时,先将4类专家进行组内平均。对于户籍性质,可以得到观测值Ha、Hb、Hc和Hd,其中:

利用专家打分法,我们可以得到户籍性质这一评价项目在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评估时所起到的权重为RH:

运用认定量表对某一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评估时,最终体现为一个量化分值的比较。本研究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最高值定为100分,那么结合各评价项目的权重,可计算出其最高分值,如表2所示。

2.具体指标赋值

本研究在对各评价项目中具体情形进行赋值时,能直接量化的问题尽量不加入主观因素,不能直接量化的部分则通过专家打分法予以处理,最大限度保证和提高认定量表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1)户籍性质。

据新华网报道,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我们将农村户籍作为户籍性质评价项目中对经济困难程度影响最深者,那么其赋值为7。根据2010年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比值,可以得到城镇户籍赋值为2。

(2)家庭所在地。

家庭所在地的赋值方法与户籍性质原理一样。我们以201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GDP为依据,假定排名最低者在该评价项目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影响最大,将其赋值为16。根据其他地区和排名最低者的人均GDP比值,可以分别获得不同地区的具体赋值。

(3)其他评价项目。

除户籍性质和家庭所在地以外,我们请专家为其余各评价项目中具体指标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影响予以打分,以打分的算术平均数计算赋值。

假定某一经济困难家庭,家长中(不考虑性别因素)一方健康状况良好,另一方患有重大疾病,完全或几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将这种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影响定义为10分,那么在其他假定不变,一方家长健康状况良好,另一方患有某些削弱劳动能力的慢性疾病时,请专家为这种情况对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影响打分(10分最高,1分最低)。通过问卷统计得到,各位专家打分的算术平均数为7.1。对于父亲劳动能力评价项目来说,完全或几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对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影响最大,赋值为30分,那么父亲患有影响劳动能力的慢性疾病则应赋值21分。如果父亲健康状况良好,我们认为这种情况在父亲劳动能力这一评价项目中对家庭经济困难没有影响,因此,赋值为0。同样的原理,可以得到,母亲健康赋值为0,母亲患有影响劳动能力的慢性疾病赋值为12,母亲患重大疾病,完全或几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赋值为17。同理可以求得供养子女和赡养老人评价项目中具体指标的赋值水平。

将各种指标赋值进行汇总,便可得到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模式所需的认定量表。本文在原有评定量表法基础上,对认定与资助评定相捆绑,影响困难程度考察,评价项目权重确定方法未交待,具体指标赋值不明确等问题进行了修正和说明,从而得到一套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模式。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采用“量化―知情―调整”三步走的方法,不仅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学量化和认定,同时弥补传统认定模式缺乏相应监督机制的缺陷。利用量表对学生情况进行量化赋值、据值分类,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对相关认定具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如有异议可以在申请后调查摸底,确有必要则做相应调整。唯有以量化模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才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有情可查,才可以建立规范的、透明的认定审核程序,提高资助工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张春生,聂凤华,邱显清.高校学生经济困难程度评估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1):90-94.

[2]靳丽萍,薛皓.地方高等院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中的量化模式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112-114.

[3]王贤芳.建构科学资助认定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发展[A].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论文集[C].武汉,2011.

[4]郑宇,张新泉,杨洪.论高校国家奖助学金量化评定模式的构建与实施[A].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论文集[C].武汉,2011.

[5]谢丽娜.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改进与创新[J].理论导刊,2010,(6):

上一篇: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与管理模式探讨 下一篇: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