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功素质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

时间:2022-06-14 05:24:49

论成功素质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

摘要:成功素质教育是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全新举措。职业生涯规划无疑是实现成功素质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成功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个性的充分开发,培养学生成功素质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成功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大学生实现积极的、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实现学生成功,即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职业生涯规划无疑是实现成功素质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和特征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成功素质教育将职业生涯规划放在首位,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目标的统一性

对于所有大学生而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都是为了想取得成功。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的分析环境,科学地树立目标,正确地选择职业,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险阻,避免人生陷阱,从而获得成功。

(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个性指导的多样性

从职业规划的制定者来说,人的个性心理具有多样性。因此,每个人设计出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尽相同。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价值观、动机和职业兴趣不同。从职业规划的方向来说,职业具有多样性,比如自主性、自由度、机构性质、行业性质和地域性。所以才有必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选择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科学研究发现成功的人生必须进行生涯规划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表明: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那3%的人,他们最后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那10%的人,他们成为了各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那60%的人,他们能安稳的生活和工作,但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目标对人生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增强行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因此是塑造成功人生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手段

在大学校园,会发现有两种人,而且数量不少:一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者;二是忙忙碌碌,一事无成者。两者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系统的规划。因此,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准备人生,需要尽快的补上以学校为主渠道的生涯规划和相关的辅导课程。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生涯规划辅导的起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尊重个体的独特性。

三、科学推进成功素质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规划

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必须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原则和方法有较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一)把握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1、自我评估。古希腊哲学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面临重大的选择时,只有那些善于认识自我的人,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如何认识自我呢?一是本为评价,需要考虑家庭、成长经历和职业理想的自主选择等。二是自我和他人的评价,包括性格、能力等。三是借助工具的测评,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是MBTI(梅尔-布瑞格斯心理类型指标)、气质类型测试和一些测试软件。

2、环境评估。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包括个体所处环境、社会就业大环境和职业环境三个方面。个体所处的环境,包含所在学校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社会就业大环境方面,可以从国家的就业现状、国家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评估。职业环境方面的评估可以从专业往年的就业情况着手,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素质能力要求。通过对比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3、生涯目标确定。生涯目标的确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生涯目标的设定,是在充分进行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职业选择,以个体的最佳才能、最佳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确定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制定行动方案。在确定了生涯目标后,行动就成了关键的环节。制定行动方案,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措施。行动方案的详略程度要根据目标的长短而定,目标的完成时间越短,计划越详细。方案既要详尽也要易于操作。

5、执行、评估与反馈规划评估。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要使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对生涯规划进行评估和修正,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等。目标确定,制定出行动方案之后,重要的就是要执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以下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步骤流程图:

(二)把握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职业关联原则。寻求职业和兴趣的结合点。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重要推动力,它能将一个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同时,人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经常的更换职业,之前的积累就会付诸东流。因此,建议在确定职业时,寻求职业和兴趣的结合点。

2、可操作性原则。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求。

3、时间坐标原则。每个规划的目标都要有两个时间坐标――开始的时间和预期的时间。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就很容易使职业生涯规划陷入无限期的空谈中。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在职业发展规划中常用的技术有以下3种:

1、SWOT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进行SWOT分析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第一,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第二,找出你的职业机会和威胁。第三,提纲式列出今后3-5年内你的职业目标。第四,提纲式列出今后3-5年内的职业行动计划。第五,寻求专业的帮助。

2、“五What”法。“五What”归零思考法共有五个问题:“我是谁”: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想干什么”: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随着年龄和精力的增长而逐渐固定,锁定自己的终生理想。“我能干什么”:一个人职业的定位最根本的还要归结于他的能力,而他职业的发展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自己的潜力。“环境支持或允许什么”:这种环境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支持。客观方面包括本地的各种状态,如经济发展、认识政策、企业制度、职业空间等;主观方面包括同事关系、领导态度、亲戚关系等。在明确了前面四个问题后,就会从各个问题中找到对实现有关职业目标有利的和不利的条件,那么第五个问题“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自然就有了一个清楚明了的框架。

3、职业测评法。职业测评法是一种了解个人和职业相关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应用到职场的心理测评。职业测评有两种用途:服务于企业――帮助企业选人;服务于个人――帮助个人选职业。常见的职业测评的类型主要有5类:第一,职业兴趣测验:了解个人对职业的兴趣,即“你喜欢做什么”。第二,职业价值观及动机测验:了解个人在职业发展中所重视的价值观以及驱动力,即“你要什么”。第三,职业能力测验:考察个人的基本或特殊的能力素质,即“你擅长什么”。第四,个性测验:考察个人与职业相关的个性特点,即“你是怎样的一个人”。第五,职业发展评估测验:主要是评估你的求职技巧、职业发展阶段等。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时,要求高等院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拉动内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及时调整相关专业后期方向;更加贴近社会人才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紧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离校前的实习实践,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在当今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赵作斌.大学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陈传德.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人民出版社,2008.

3、陈刚.大学生就业创业[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学校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商学院)

上一篇:浅谈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跳闸事故分析与对策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