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适堡健身俱乐部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

时间:2022-06-14 05:00:41

天津体适堡健身俱乐部人力资源配置的分析

摘 要 本文以天津体适堡健身俱乐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体适堡健身俱乐部在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选拔、培训等方面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健身俱乐部 体适堡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1体适堡健身俱乐部人力配置的现状

1.1体适堡健身俱乐部简介

体适堡健身俱乐部于 2003年成立于天津。通过几年的经营发展,相继成立了多家连锁店,成为了一所集健身、休闲为一体的大型连锁俱乐部。然而,随着近几年健身业的发展,多家健身俱乐部带着足量的发展基金、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吸引了众多的健身者,俱乐部之间的竞争徒然加大。体适堡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经营规模急剧缩小。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显示,体适堡健身俱乐部的收益并不是很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表现在店内员工数量不足、各岗位用人不合理、员工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对实际生产经营过程造成的不便需要重视,众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需要解决。

1.2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

目前,体适堡健身俱乐部职位有:店长、部门领班、健身教练、财务管理人员、前台接待、后勤人员等。主要对外招聘员工包括会籍、健身教练(兼健身教练职责)、前台接待(兼收银)、后勤保洁等职位。

1.2.1招聘

目前,体适堡健身俱乐部各岗位的人员数量都有待增加。因现有员工的专业性不同,各员工都有自己所熟悉的工作领域,内部岗位调动的幅度较小,在招聘时主要考虑外部招聘。

体适堡健身俱乐部对外招聘流程如下:确定招聘需求制定招募计划设计招募与测评的形式和内容选择招聘渠道招聘信息资格审查面试。

目前,体适堡对外招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刊登招聘广告、员工推荐、应聘者自荐以及校园招聘等。

1.2.2选拔

体适堡健身俱乐部对于员工的选拔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拥有好的技术。其次,进取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一个员工如何没有继续学习的热情以及努力提升自己的进取心,即使技术再好,也还是有被飞速进步的社会淘汰的一天。再有,要拥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最后,是员工的敬业问题,员工一定要非常热爱健身行业,只有这样才会花费更多的心力去工作。但在实际的招聘工作中,应聘者往往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标准,为了补足员工,俱乐部往往会降低自己的标准。

1.2.3人力资源培训

体适堡健身俱乐部在员工培训上运用过多种方法,目前常用的培训方法是现场培训法和员工自学法。

现场培训法。体适堡对员工进行培训时最常用到的培训方法,通常是由体适堡各部门主管对所属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有时也会外聘专业人士前来授课。

员工自学法。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情况:各部门主管主动学习;体适堡指定学习内容让员工自主学习。部门主管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和提升自身素养,会主动参加一些培训课,有时是体适堡提供的公费培训,但多数情况下是自费行为。

据调查显示,除其他工作人员以外,店内的管理人员、会籍、教练还是经常参加培训的;但大多数参加培训的员工满意度都不是特别高。就这一现象笔者通过和店内员工交流得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培训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培训内容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培训老师的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等。

2结论

2.1招聘渠道不合理,选拔过程不严谨

在招聘方面,体适堡招聘渠道较宽,但店内人员比例不合理。店内通过校园招聘来的员工过多,他们市场经验不足,工作方法还很生涩,培养他们耗时耗力,不能很快为企业效力,体适堡目前所处阶段更需要的是经验丰富的员工。在选拔方面,选拔过程不够严谨,对员工了解的不够全面。

2.2培训内容和方式需与员工沟通

虽然俱乐部员工经常参加培训,但效果并不是多满意。课程的设置、老师专业水平、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都会影响员工的学习效果,造成员工被动学习。企业在培训与开发员工的过程中,没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使得培训的目的完成的不理想。

3建议

3.1改善员工的来源结构,坚持选拔原则

体适堡在招聘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各个招聘渠道,选择最适合现阶段发展的渠道作为应聘者来源;在选拔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坚持自己的原则,注意观察招聘者的整体素质和他最擅长作那些工作,要做到人尽其用。

3.2充分结合体适堡发展需要和员工需要来开展培训活动

优秀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就是在培养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培训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随时注意员工的接受能力和满意程度,培养员工主动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戴昌钧,符谢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邹华,修桂华,冯静.人力资源管理原理和实务[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06).

[3]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4] 田英,邹师,郑玉霞.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行为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

[5] 王林等.中外体育俱乐部管理结构经营方式等的比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2).

[6] 毓圭.论改进企业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大型体育赛事转播探析 下一篇:浅谈素描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魅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