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

时间:2022-06-14 04:44:23

浅析我国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及要素

在阐述“跨文化传播”之前,有必要先廓清“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的居民,为适应自然环境。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长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积淀,包括社会风气、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即为“跨文化传播”。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出于不同动机的交往互动行为不断增多,导致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人们深刻地认识到,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同时,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能够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合作与共存。

在新的世界格局与国际传播语境中,我国也愈加重视基于我国立场的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不再被视为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而被看做是一股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

传播学研究表明,共通的符号、共通的经验范围与畅通的媒介渠道是跨文化传播得以顺利进行的要素。共通的符号,是指共同的语言符号,这是沟通中传情达意的基础与前提:而共通的“经验氛围”这个概念是1954年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进行的》一文中引入的概念,即“stored experience”,它指的是人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由此概念可以知晓,“经验范围”的实质就是“文化”。施拉姆指出,只有参与的人在共同享有的经验范围内,传播的行为才能够发生。他以交通信号灯为例,来自文明社会的人与土著人,即使语言相通,却由于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仍无法进行传播与交流。此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还包括通畅的渠道,如出版物、印刷品、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等,通过这些中介物、工具与技术手段,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

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与同文化传播相比,跨文化传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双方文化共享性差。文化共享性指的是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即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拥有共同的编码。而跨文化传播中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其各自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的符号系统不尽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即文化共享性差,具体体现在:(一)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例如对同一利,美丽、散发芳香气味的花朵,汉语编码为“玫瑰”,而英国人则把它编码为“rose”。(二)词汇量不同。例如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间比英语多得多,如英语中“uncle”这个词能指代很多的亲属,如叔叔、伯伯、舅舅、姨父等,但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数量则多得多。(三)共有的文化含义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人眼中“红色”代表喜庆、成功或顺利,在英国人看来则暗示着血腥和残忍。(四)编码顺序不同,即句中各成分的语序不同。

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历代诗歌,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的古代诗歌,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以及与西方相差甚远的文化传统,都加大了我国古代诗歌跨文化传播的难度。本文以孟浩然诗歌为例,浅析如何实现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营造共通的语言符号。要实现跨文化传播,首先需要共通的语言符号,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和直接因素。语言翻译首先要围绕“对等”、“忠实”等原则,最大限度地准确译出原文的内容、含义与思想。这是第一个层面即语言符号层面的要求。

如襄阳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此诗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它是诗人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对于此诗,我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与翁显良先生分别作出不同的译本:

A Spring MorninR

This nlorrl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Il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ms!

(许渊冲)

One Morning in Spring

Late!This sprmg morning as I awake Iknow,All round file the birds are crying,crying,The storm last night,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wonder,are fallen,poor dearnowers!

(翁显良)

从内容上看,许先生和翁先生对原诗的理解是一致的,二者都准确地译出了原诗的内容与含义。而翁先生译文中的开头一词“late”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辜负了大好春光的惋惜,而“poor”、“dear“则再现了原作者的深刻忧伤,更为充分传递出了原诗的情感与含义,笔者认为从语言符号层面上说,翁版更胜一筹。

营造共通的文化内涵。仍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诗歌在咏春惜春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孟浩然的个人际遇与山水情怀。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使他一生未曾入仕,因此其诗作以田园山水诗为主。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间,但更多则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诗文中,作者写出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仔细悟读,高卧松云的孟浩然,一朝梦醒深感岁月蹉跎,功名未立,难免有迟暮之叹。因此,对于这首诗歌的翻译与传播,不仅应译出其字面的含义,更应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相去甚远,如中国

的传统文化中注重伦常本位、伦理精神,注重知觉体悟,加之封建伦理的束缚,许多文人只能采用以物言志的文学手法,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些表现手法与文化传统,对于以人为本位、注重科学精神、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西方读者而言,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要想使西方受众真正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深意,笔者认为,在解决了语言层面的对接后,还应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介绍与解读,不妨在诗歌的翻译中加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介绍与解读,着力表现出孟浩然在经历了人生的艰难跋涉后,把“山水田园”当做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寄托自己疲惫身心的愿望。解读其中的因果关系,正是在长期的隐逸生活中,盂浩然成为自然美的寻求者、发现者、欣赏者、表现者,并进而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孟浩然在诗中捕绘并展示了一个清淡的世界。构成这个清淡世界的主要经纬有两根:一是田园之乐,是山水之美。前者往往更多融入了闲适的隐逸意趣,后者则往往更多地融入孤高的志士情怀。这种中国古代文人所表现出的山水情结与文人风骨,堪称中国独有的古代文化现象之一。这些注释与解读,在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中,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应用。

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还必须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即多渠道、易获得、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量大的符号载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如翻译、出版多语种的宣传手册与印刷品,制作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增加播出时间及播出频道,同时融合、利用新媒介,如利用互联网提供高质量和高速度的音频视频,提供即时性的、互动性的在线讨论、视频点播等新服务。除此之外,还应不拘一格地打造多种形式的传播渠道,如旅游景点的导读、导游等,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顺畅与便利。

结语

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球村”的村民之间的交往更加便利和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密切的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和阐释我国古代诗歌的翻译与传播,可以摆脱语言学派脱离社会意识形态,孤立进行的方法,注重社会文化因素的联系与渗透,从而使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使更多的世人了解与欣赏灿烂的中国古代诗歌文化。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加强县级广播电台的对农广播 下一篇: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