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梦幻的月亮

时间:2022-06-14 01:39:01

真实而梦幻的月亮

每年中秋,我都会抬头仰望夜空,那圆圆的一轮明月牵动着我无限的情思。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最富有梦幻色彩的。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有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也曾有过“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不尽幽思。他们仰望月亮,总有诉不完的相思情,解不开的故乡意,抒发不完的感慨。月亮的确很容易引发人们的联想,一轮满月,让人联想到美好圆满的生活;一钩残月,让人联想到还在成长或不尽完美的新事物;而皎洁的月亮,又会使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品格等等。总之,面对月亮,人们总有抒发不尽的憧憬和愿望。

九月的风,为人们送来了一个传统的中秋佳节。时值三秋之半,月亮最圆最明,古人以圆月作为亲人团圆的象征,故又名“团圆节”。祈盼亲人团圆,期待故人相聚,这是人人都怀有的一种美好愿望,人们期盼着日子,都像圆圆的月亮、圆圆的月饼一样,没有残缺、没有遗憾。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古人当然也明白这些,因此,常常望月兴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啊,别说人间,就连天上尚且如此,牛郎织女一年也只能在中秋时相聚一次,而孤苦伶仃的嫦娥似乎更悲惨,她一年又一年遥望着后羿,几千年来守候在冷冷的月宫里,只能苦苦地相思,苦苦地等待。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嫦娥》,深刻表现了嫦娥的寂寞和悔恨:“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相传,嫦娥是神射手后羿的妻子,后羿为了长生不老,从王母娘娘那里请到长生不老之药,他不曾想到是,嫦娥偷食仙丹后飞往月宫成仙了,在月宫里过着无边的寂寞生活。

还有另一个版本说嫦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村姑,为了拯救爱人后羿与苍生,勇敢吞药而升月。当然,这些都是传说,而我却宁愿相信后者,美好的爱情往往能温暖一颗孤独的心灵。

嫦娥奔月的远古神话,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被称为我国古代十大爱情故事之一。千百年来,国人依然延续着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一幅嫦娥奔月图,足以说明世人渴望团圆的迫切愿望。自古以来,在无数文人雅士的心中,月亮、嫦娥都是情感的寄托与写照。它总能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相对于文学作品的虚构、夸张和想象来说,科学是严谨而又神奇的,它能把无数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把一个个美好的梦想变成现实。月亮,这个千百年来被人们想象成为有仙子、有玉兔、有整日不停地伐桂的吴刚的星体,经过科学探测后得出的真实结论是,其实月亮只不过是某年某月因两个天体相撞而诞生的一个星体,这与其他星体的形成如出一辙。这个由人类编织的美丽神话,被科学家一层层揭秘,展现在世人面前。当月亮被人们揭开神秘的面纱后,对月亮寄予了幻想的人们似乎再也没有了遐想的空间。这个被人们赋予了浪漫色彩的月亮,在科学家眼里,只不过是地球的一颗行星而已。科学是无情的,它粉碎了人们想象中的那份美好。数千年来,诗人与月亮,像是一对难舍难分的情侣,明月成就了无数诗人,无数的诗人也同样成就了明月。著名作家鲁枢元说:“月亮的存在恐怕不仅在于给人照明,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中,月亮,早已成为诗性的东西,一种审美的意象,一种心理原型。”诚哉斯言!

儿时,受吴刚伐树、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诱惑,在中秋月圆的时候,总会和一群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耍,许多的夜晚是在月光的诱惑下度过的。“月亮地,明晃晃”,那时的月亮,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我们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月光下拿起课本,能看清书本上的字,这可能与那时的我们的视力以及空气质量有关吧!有时大家玩累的时候,会一起抬头仰望月亮,或是在月亮下面玩耍、做游戏、听大人们讲故事。有时,我们会望着月亮产生无边的遐想,其实,月亮给了我们更多的是变幻莫测的梦幻、传说和故事。记得有一次,一个同伴仰着头对大家说,大家快来看啊,那不是吴刚在伐树吗?许多同学扬起了头都“是啊,是啊”地应和着。我暗暗怀疑我的视力了,因为我的眼睛都望酸了,也没看清楚吴刚和玉兔在哪里?当我提出质疑时,遭到了伙伴们的猛烈抨击。打那以后,每当伙伴们再仰望天空,说看到了月亮上面的嫦娥或是什么时,我都会保持缄默,以免再遭到讨伐。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当我独自望着浩瀚的星空的时候,我常常是迷茫和困惑的,除了感到人类的渺小外,有时甚至还会有些恐惧,我的大脑里常常生发出许多疑问,人类从何而来?又将向何处去?茫茫宇宙,无边无际,究竟有没有主宰者?我百思不得其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地球每天自转一圈,对人类来说相当于每天行程八万里;同时,地球又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旋转,对人类来说又相当于每天行程260万公里;而太阳系又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绕着银河系旋转……地球就这么周而复始不停地旋转着,有谁知道,这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地球,有一天会把人类抛到哪里?我曾无数次注视过蓝天、大海、戈壁、草原,它们辽阔浩瀚,而每当我仰望星空时,心中会变得更加复杂、畅快和开阔。它们能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想。在星空的笼罩之下,仰望天空,仿佛在与外星人约会,在与上帝对话。此时,我能感觉到天地的宽广、人生的短暂和渺小,能感受到时空的流逝、万物的生长,仿佛还能听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从远古的岸边徐徐飘荡而来,在耳边久久回响。

的确,天空再伟大不过了。这也引发了无数仰望天空、探索科学奥秘的人们执着地探索c发现。著名科学家、1965年诺贝尔奖物理获得者费曼,一百年前,当时他还在康奈尔大学任教,有一次他在餐厅看到一些人把餐厅盘子旋转着扔向空中,他看到盘子像飞碟似的快速旋转着,飘荡着。这一幕突然引爆了他的思维,他发现位于盘子边沿康奈尔校徽转动得非常快,这点物理常识,没有逃过善于观察者的费曼的眼睛,可惜,当费曼把计算结果告诉同事时,没有一个人对此表示出兴趣。费曼却并不止步,由盘子的转动,他想到电子围绕着原子核旋转的情形,再想到电动力学,接着又联想到微观世界的量子电动力学。对于科学灵感的触发机制,同诗人灵感如何产生一样,从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具有上述全部优秀科学品质的庞加莱,特为之写过一篇题为《数学发现》的文章,据他说,数学是诞生的,不是制作的。那么,数学又是怎么凭空诞生的?其结论同诗人一样,靠的是直觉。

上一篇:采用离子电流法的发动机非正常燃烧诊断 下一篇:杨洁:历经“八十一难”,留人间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