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信贷保险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13 10:14:19

农户小额信贷保险的调研报告

20/年以来,宁夏各保险公司与农信社、农行等金融机构联合开办了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即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以下简称小额信贷保险),为农村金融机构引入保险机制,防范和降低信贷风险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一)销售规模

小额信贷保险是专门针对在金融机构办理短期贷款的借款人遭受意外伤害身故的风险而量身定做的险种,既保证了银行贷款顺利收回,同时也为借款人一旦发生的人身意外提供了保险保障,开办以来业务规模逐年扩大。宁夏目前8家保险主体中有5家开办了小额信贷保险,其中寿险公司1家,产险公司4家。国寿宁夏分公司于2004年最早开办,人保财险宁夏分公司则从2007年才刚涉足这项业务。2006年各公司保费收入共计480.91万元,保险金额为13.97亿元,共承保47549人次;发生赔案70笔,赔款支出87.9万元。

从宁夏历年开办以来的数据看,开展小额信贷保险业务的公司数量和销售规模逐年增长,但保费集中度较高,国寿、平安产险两家分公司的市场份额在96%以上。

(二)销售方式

目前各公司主要合作对象均为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因此投保人主要为办理小额信贷的农村居民。为便于金融机构销售,各公司都制作了卡折式保单,保费由上述机构代为收取,并转账支付给保险公司。各公司账面上支付给机构的手续费比例一般在8%-30%之间,多数控制在10%左右。

因强制投保属违法违规行为,各保险公司和农村金融机构一般不会明确强制投保。但银行出于增加中介业务收入和规避贷款风险的考虑,会积极引导贷款人投保小额信贷保险。到目前为止,保监局未收到有关强制投保的投诉。

(三)产品情况

在宁夏开办小额信贷保险业务的5家公司中有3家使用专门的借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产品,2家使用普通意外险产品,但受益人指定为农村信用社或农业银行。

(四)承保和理赔情况

1、小额信贷保险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小额信贷保险的投保人是被保险人本人或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的其他人;被保险人为具备贷款条件并向金融机构申请并获得贷款的个人;第一受益人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可指定一人或数人为身故保险金的第二受益人,其中第一受益人是不可变更的。

2、保险金额情况。多数保险公司的小额信贷保险条款约定保险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般不低于投保时的贷款余额。部分公司的条款确定了保险金额的上限。

3、赔款方式。如发生保险事故,保险赔款通常的操作方式是: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第二受益人(或合同中约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三方协商理赔事宜,如无异议,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以内,先将未偿还的贷款额直接支付给金融机构,如保险金额高于未偿还的贷款额,则将超过部分直接支付给第二受益人。

二、小额信贷保险业务发挥的积极作用

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属于典型的保障类产品,尽管保费低廉,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不容忽视,不仅可以达到借款农户、农村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目的,更是在服务“三农”和创新银保合作模式方面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一)实现了借款农户、农村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共赢

首先,借款农户一般都是家庭的支柱,因此一旦遭受意外,对其家庭的打击是致命的。而办理了小额信贷保险后,借款农户只需花不多的钱就能获得数万元的保障,大大减少了借款农户因意外致贫的可能,借款农户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得以解除,他们的切身利益得到了保障。第二,农村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大部分是无抵押的信用贷款或农户联保贷款,通常如果贷款主体发生意外,则所借贷款极难追回,易成呆账。小额信贷保险可以帮助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有效转嫁贷款风险,解决了因借款人意外身故或伤残后带来的无力偿还债务、形成不良贷款的问题,提高了贷款安全系数,从而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同时依法获得了手续费,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有效提升了经营效益和质量。第三,对保险公司而言,小额信贷保险赔付率较低,是典型的效益型险种。保险公司在扩大保险服务领域、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保费收入。

(二)探索了保险业服务三农的切入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保险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保险业应该而且可以在服务“三农”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民保险意识较差,如何在开发之初就精心培育好“三农”市场至关重要。要让农民真正信任保险、放心买保险,最关键的就是要满足农民的真实需求,让农民真正体会到保险的作用。小额信贷保险这种费率较低而保障较高的险种无疑能够起到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三、潜在风险

(一)强制投保风险

虽然目前保监局尚未收到关于强制投保小额信贷保险的投诉,但是金融机构出于增加中介业务收入和规避风险的考虑,小额信贷保险的意愿比较强烈,随着业务规模越来越大,金融机构与贷款人员数量越来越多,积极引导一旦超越尺度,违反自愿原则,将造成强制投保的法律风险。

(二)退保带来的成本支出风险

小额信贷保险的保险期间一般相当于贷款期间。当借款人提前还款并要求退保时,保险公司已按照保费收入支付给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可能无法追回,给保险公司成本支出的核算造成不利影响。

四、促进小额信贷保险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扩大宣传,为小额信贷保险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006年末,宁夏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余额就达到71亿元,为小额信贷保险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按3.5%的平均费率测算,小额信贷保险的市场潜力达2500万元,可服务25万借款农户。小额信贷保险业务的开展,一方面为保障金融安全、服务“三农”、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险公司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经营效益,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效益险种。保险业应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宣传开展小额信贷保险的重要意义,为其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发展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宣传典型案例,使农民深入了解小额信贷保险的保障作用;创造条件加强保险公司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妥善解决小额信贷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指导,确保小额信贷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目前小额信贷保险市场的经营比较粗放,竞争手段还停留在降低保险费率、提高手续费等方式。应加强指导,积极引导公司提高经营水平,如督促保险公司要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引导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公司积极参与此项业务;通过行业自律、现场检查的方式制止违规支付手续费行为等。监管部门还应积极关注小额信贷保险的市场秩序,避免引起新一轮手续费率恶性竞争问题。

(三)深化银保合作,严格控制风险

小额信贷保险业务费率低,保额高,风险的控制是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小额信贷保险开展过程中的强制投保风险,可以引导保险公司按照《关于规范银行保险业务的通知》(保监发〔2006〕70号)的要求,加强对银行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素质,规范产品销售。对于退保带来的成本支出风险,可以引导保险公司与银行进一步加强深层次合作,约定手续费按照已到期保险费数额定期支付。

(四)引导市场主体尝试开展小额农贷保证保险

在目前小额信贷保险业务操作模式下,银行、保险公司、借款人(投保人)三者风险与收益不对等。投保人要承担保险费,但身故赔偿的第一受益人为银行;保险公司既要支付手续费,又要全部承担保险风险;而银行既降低了放贷风险,又获得了可观的中间收入。此类业务如果采用贷款保证保险的形式开展则更为合理,即由贷款银行作为投保人,为银行贷款业务投保,降低贷款风险,银行自行承担相应保险费用,保险公司在贷款人无法及时足额还款时承担保险责任。因此,建议下一步引导产险公司开发包括小额农贷保证保险在内的更多的保证险产品,以满足小额信贷保险市场反映出来的潜在保险需求,找准信贷与保险业务的结合点。

上一篇:浅析利率变化对保险业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寿险续期保费相关违法违规案件的特征、成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