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牛大力种子发芽率的因素研究

时间:2022-06-13 09:23:29

影响牛大力种子发芽率的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为牛大力种子检验和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不同种子处理及不同萌发基质对牛大力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清水浸种为较好的牛大力种子处理,种子平均发芽率达76.84%;河沙为较好的牛大力种子萌发基质,播种后45 d就开始发芽,种子平均发芽率达81.54%;[结论]牛大力种子用清水浸种处理且用河沙作萌发基质可以得到较好的发芽效果。

牛大力为豆科千斤拔属植物千斤拔Moghan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Li[M.prostrata(Roxb.)WangetTang],别名千金拔、一条根、老鼠尾、吊马墩、吊马桩等。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切片晒干,也可鲜用。有祛风湿,强腰膝的功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腰肌劳损,白带,跌打损伤等疾病。目前文献对牛大力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对牛大力进行了种子、种苗发芽试验研究,为以后牛大力的更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牛大力种子、发芽容器、河沙、本地红壤土(pH值4.7)、一般沙土(pH值7. 6)、光照培养箱、50%多菌灵粉剂。

1.2 方法

1.2.1 在光照培养箱中对不同处理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

1.2.1.1 前期处理 将筛选的种子用50%多菌灵粉剂1000倍液浸泡消毒10min,然后进行下面几种:(1)用30℃水浸种,浸泡时间约30 h左右;(2)用清水浸种,浸泡时间约20 h;(3)用锉子对种子外皮进行人为磨伤,然后在30℃水浸种约20 h;(4)用锉子对种子外皮进行人为磨伤,然后在清水浸种约20 h;(5)种子消毒后不损伤、不浸种。将处理后的种子置于发芽容器中,每盒放80粒,5个重复。24 h检测1次,幼苗萌发后取出移栽在较大的培养盆中,进行观察。

1.2.1.2 容器及载体消毒处理 发芽容器、试验所需河沙及红壤土均放置于干热灭菌器中进行消毒处理。

1.2.1.3 置床及发芽 在发芽床加水直至饱和水量达到50%,将种子按照粒数准备好,供准备5份,每份重复80粒,置床均匀后放入光照培养箱中,设置25℃左右进行发芽。

1.2.2 不同基质对发芽影响试验 用河沙、红壤土(pH值4.7)和一般沙土(pH值7. 6)三种不同的发芽基质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牛大力种子选取颗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用清水浸泡约20 h后播种。设5个重复,每重复80粒。当出现2片子叶时记为发芽。

1.2.3 试验期间发芽观察及计算 种子置床发芽后,每天观察牛大力种子的发芽情况,并于每次观察后补充清水。在种子发芽过程中以出现子叶,露出床面为标准。统计发芽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前种子形态观察 牛大力种子约0.5cm×1.4cm(长×宽),黑褐色,卵圆形,供试验的种子在外部形态上已发育成熟。

2.2 处理方法不同对发芽的影响 由下表1可知,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不同处理方法的种子60d后的发芽率均不一样,使用清水浸种为较好的种子处理,种子平均发芽率达76.84%;其次为30℃水浸种方法,种子平均发芽率为66.59%;而磨伤后再进行清水浸种,种子平均发芽率仅58.72%;不磨皮、不浸种的对照组种子平均发芽率仅47.56%。用清水直接浸种发芽率比较高,说明牛大力种子通过浸泡对种子自身活化及其有力,从而有利于种子萌发。

2.3 不同基质对牛大力种子发芽的影响 由下表2可知,使用不同基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有很大区别,试验证明河沙为较好的种子发芽基质,置床后45d左右即发芽,发芽时间相对较短,平均发芽率达到81.54%;其次为一般沙土,最后是赤红壤。发芽率不同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河沙具有很好的透气和透水性,能为种子发芽提供充足的氧气。

3 实验结论

3.1 牛大力种子用清水浸种后 可促使种子自身的的活化,有利于种子萌发。因此在牛大力种子发芽、育苗过程中,于播种前先用清水浸种,发芽率及成活率可得到明显提高。

3.2 在上述试验中的这3种不同基质中 以河沙为基质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且发芽时间也较其它两种基质缩短。所以在牛大力种子发芽、育苗时,应用河沙作为发芽基质,这样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

课题来源: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2012GA800001-05)作者简介:孙学洋(196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栽培、种子种苗繁育等研究。

上一篇:南宁市园林绿化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探析 下一篇:合理种植布局突出园林美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