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听力任务设计

时间:2022-06-13 08:54:33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听力任务设计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听力技能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有赖于进行充分的听力训练,因此,设计符合高职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听力训练任务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听力任务 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49-02

应用语言学家W. Rivers认为有效的交际是建立在听懂对方话语基础上的。在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的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听是学生应该率先掌握的技能,毕竟没有开始的听,学生就不可能会说。然而,对于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说,虽然接触英语已有数年,但听英语仍然是令其头疼的事情,也是妨碍他们英语综合能力提高的瓶颈。高职学生的这种听力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这里暂且不谈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仅是听力学习本身的原因就有:(1)听是一种接受性技能,听的信息输入方式具有时间限制和不可重复性,而且听者对声音材料的语音、用词、速度等是不可控的,因而他们的主动性发挥受到限制;(2)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水平相关,如语音和语法知识不足、词汇量有限、对不同类型文本的语篇结构不了解等;(3)听者对听力材料涉及的主题不了解,缺乏背景知识和其他相关信息等。显然,听力理解受制于许多因素,但是,听力技能的实践性质决定了适当的英语听力任务和有效的听力训练对学生战胜听力学习障碍、提高听力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一 听力理解模式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需要听者具备记忆、辨析、理解口头信息的能力,包括语音、词汇、句法、意义等各个层面的内容。在听力教学中,最常用的是“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top―down”的听力理解模式。“自下而上”是听者以相对较小的语言单位(如音节、单词、短语)为基础整合加工出相对较大的意义单位(如句子和语篇的意义等)。也就是说,听者从音节、词汇开始,进而向短语、语法结构、意义表达层次来对听力材料的信息进行由局部到整体的解读。“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使用背景知识来预测内容,这里的知识可以是生活中的知识、说话者或语境知识或类推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听者无须抓住听到的每一个细节,而根据个人的经历、经验、知识等对所听内容进行猜测和验证,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听力材料。在听力过程中,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理解模式并非泾渭分明,相反它们相互作用,互相弥补,因此,在听的过程中,这两种模式在同时使用。

二 听力任务类型

听力技能包括:能理解听力材料的主旨大意;能定位并理解具体细节信息;能根据已知信息推测、判断未知或隐含的信息。依此,听力任务设置也分为三类:(1)主旨大意类。这类任务主要训练听者对听力材料的总体理解和宏观把握,问题一般和标题、主旨、概要等信息有关。任务形式包括:概括主题、大意;给出或选择标题;判断听力文本信息的类型等。(2)具体信息类。这是听力训练中比例最大的任务类型,它要求听者根据听力材料内容找出具体信息,如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种类、数量等,主要考查理解和记忆能力。任务常见形式有:回答具体细节问题,具体信息的选择或配对,完成图标信息等。(3)推测、判断类。这类任务要求听者理解材料中字里行间的隐含之意,通过分析推理,找出听力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的信息,如通过语气、语境分析说话者的态度和目的等。常见任务形式有选择、回答问题、结果推测等。通常,选择什么样的听力任务是由听的目的决定的,要使学生的听力得到全面的训练,需要协同使用三种不同的听力任务,以提高综合理解能力。

三 听力文本特征和任务特征对听力结果的影响

研究表明,听力文本的特征会影响听力理解的结果,如:(1)文本的语言特点(语速、听者对语音熟悉程度、语调的自然程度、高频词的数量、语法结构、信息点之间的间隔时长),(2)信息表达的明确程度,(3)信息的组织方式(按时间顺序或线性、演绎法还是归纳法),(4)内容特点(听者对内容的熟悉程度、需要识别的信息数量、内容是抽象或具体);(5)语境(是否配有辅助理解的图片或其他支持等)。另外,听力任务的特征也与听力结果相关,如需要处理信息数量的多少,是回顾性问题还是总结推断性问题,是具体信息定位还是分析判断性问题,要立刻回答还是延迟回答等。

四 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高职听力任务设计

第一,以交际为目标的听力任务设置。高职英语教学强调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听力教学中,交际法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把英语用于真实的交际,而不是用于展示要教的语法和单词。因此,教师在听力任务设计中,要重视任务的交际功能,而非聚焦于语言知识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听力任务的目的,如听讲座获取知识或信息,听通知获取有关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细节信息,听新闻了解时事,听指令获取做事方法,听故事或戏剧对白以及娱乐或欣赏等;在此基础上在真实的情境中,用听到的真实性语言材料去做事情,或完成形式为讨论、判断、选择、完成图表等的任务。

第二,不同模式的听力活动设置。完整的听力教学分为三个步骤:听前、听中和听后。每个步骤的教学目标不同,其听力任务的模式也应有所区别。(1)听前活动,其作用是引起听者对话题的兴趣,知道听的理由,并激活内容图式,

帮助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听力理解过程,学生需要回答以下问题:What do I know about it?Why listen?What can I expect to hear?教学活动采取头脑风暴形式,以此激活学生对与听力材料相关背景知识的记忆,使其熟悉听力材料主题,了解与听力文本相关的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这部分也不排除另一模式的活动,如列举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和句型,为听懂内容做语言方面准备等。(2)听中活动,既是由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也是由下而上的信息处理过程。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既要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能回答what/who/why引出的问题,还要听清细节,提取需要的信息;此外还需根据有限的信息对言外之意进行推断。这个步骤中通常需要对材料听第二遍、第三遍,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一遍的听力重点不同,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也应该不一样。另外,这部分涉及的细节信息最多,可设置听力笔记任务,以帮助学生克服瞬间记忆造成信息遗忘的后果。(3)听后活动,这是复习巩固环节,也是用来检查和总结学习结果的环节。众所周知,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学生需要进一步复习和巩固初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技能,这个过程中听说结合的活动必不可少,如在听懂内容的基础上对听力内容进行复述、辩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另外,这个环节还要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并对听的情况进行反思,如对材料中的语法结构、词汇或语篇标记等进行解析、训练,并让学生总结和反思听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针对学生听力技能差异的听力任务设置。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堂的学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因此,对听力水平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课外听力任务,实行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的分级管理,以避免统一任务造成的要求过高或过低,导致听力任务与学生水平脱节,听力任务没有实效的结果。对课程配套的EXTENSIVE LISTENING的自主训练是基本要求,规定全体学生按时完成,以确保课内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对于听力特别困难者,教师可以在后期将听力文本交给学生,并在听力策略上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听力技能。对于语言功底较好、有一定听力基础的学生,除上述的基本听力任务外,教师还可以给予他们较高要求的课外听力任务,如选自VOA、BBC、CHINADAILY网站以及网络课程和英语影视片段的内容,并以具体的任务形式,如口笔头复述、总结内容要点,填词、句子听写等检查其完成效果。对于较高要求部分,教师应该有具体的监督措施,如在平时成绩部分,对完成较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分,激励他们坚持听力训练,使其听力学习更上一层楼。

另外,如上所述,听力文本的特征会直接影响听者听力理解的结果。文本在语言特点、信息表达的明确程度、信息的组织方式和内容的抽象程度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听力任务的适用对象。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听力材料的语速应较慢、听力材料的语音和语言特点应该为学习者所熟悉,所呈现的信息应比较明确,内容也应该以具体信息为主,并伴有一定辅的图片或文字,以减轻学习者在听的过程中的焦虑感,使其保持在听力学习中的兴趣和耐心。对更高一级的听者,听力文本的难度可以在上述各方面有所增加。

第四,听力任务的难度要适中,内容和形式应多样。笔者曾对所任教高职院校的2013级80名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得知听力材料中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多、信息表达不够明确、分析推理问题是学生听力任务的难点,因此,听力任务的设置在上述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此外,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使听力课内教学与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形式灵活、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听力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听力学习空间和时间得到延伸。

以才艺展示为内容的听力活动:总体上,“90后”学生自我意识强,他们渴望获得展示个性和才能的机会,所以在听力学习中利用英文歌曲、英语影视作品、视频教学片等先进行输入理解练习,再进行表演、配音、情景模拟的口头输出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听力教学活动中来。在用英文歌曲进行听力训练时,学生通过音频、视频材料对歌曲的原唱、作者、歌曲背景进行了解,之后通过歌词填写或句子听写锻炼听力技巧,通过跟唱模仿语音语调,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学了歌曲又练习了听力。情景化教学观认为,在进行语言输入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语言在一定的情景中出现,这样可以降低语言难度,使语言学习者更容易理解语言。英文原声电影正好可以为学生提供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得地道英语表达的途径。此处要注意的是,在以听力理解为目的的观影过程中,注意将泛听欣赏和精听理解相结合,第一遍泛听以了解情节,随后的精听可以将影片分为若干个小段,对每段设立任务,如精彩句子记录、片段意思重述等,以避免观影变成纯粹的娱乐活动。

以听力测试为内容的活动:听力测试有强化听力的作用,对听力学习也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另外,测试活动还可以检验学生听力技能和听力策略的掌握情况,因此,适当安排听力测试任务,有利于督促学生的听力学习。测试要以与高职学生学业成绩相关的内容为主,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公共英语三级和四级考试、托业桥统考中的听力试题,以课证结合的方式激励学生投入到听力学习中来。

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听力活动形式:在交际英语中听力和口语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口语的输出建立在听力的充分输入基础上。因此,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是有效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的听力学习过程千差万别,每个人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前期输入性听力阶段,学生应沉淀下来进行独立和个性化学习,在此后的复习巩固阶段,学生可以结对或组成小组对听力过程的难点、疑点、收获、启发等进行讨论、协商、分享,在这样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五 结束语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听力技能的提高受制于许多因素,但有效的听力任务对提高听力技能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师作为听力教学的组织者,应该在设置符合教学目标和信息处理模式、贴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听力理解任务上下功夫,使学生在完成听力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听力技能,提高听力效果。

参考文献 [1]〔英〕JJ Wilson.如何教听力(邹为诚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王星誉.英语听力任务设置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12(5)

上一篇:大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中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