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时间:2022-06-13 06:29:57

乌司他丁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住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的18岁以上严重脓毒症患者,将其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脓毒症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经典脓毒症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1万~2万U/(kg·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器官功能指标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的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24 h动脉血乳酸明显降低,治疗后72 h舒张压明显升高(P < 0.05)。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3 d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 < 0.05);治疗后3 d和7 d血肌酐和SOFA评分亦低于对照组同期,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同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循环功能和肝脏功能,对肺和肾脏功能也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乌司他丁;严重脓毒症;器官功能;随机对照试验

[中图分类号] R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b)-0106-03

尽管国际脓毒症治疗指南未涉及免疫调理内容,但CARS假说对阐述脓毒症发生机制及免疫紊乱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其中并未提到免疫调理的具体方案[1]。在脓毒症指南诞生的10多年间,尽管提高了对脓毒症的认识、改善了支持治疗以及拥有了更有力的抗生素药物,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仍然是在ICU中非心脏疾病的第2位死亡原因[2]。本研究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依据国内外临床研究相关资料,在ICU原有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研究其对综合ICU严重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为乌司他丁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提供更多的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纳入标准:严重脓毒症:脓毒症+脏器功能不全(诊断符合脓毒症指南标准[3])。排除标准:年龄≤18岁;慢性肾衰竭病史,基础疾病预后恶劣,并可能成为患者死亡主因,如恶性肿瘤终末期等。将患者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

1.2 方法

对照组按2008年脓毒症指南给予ICU常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商品名:天普洛安;广东天普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万~2万U/(kg·d)]2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推注,每8小时1次,连续用药7 d。

1.3 监测内容及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72 h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脉血乳酸、血液常规生化等指标;记录患者APACHE Ⅱ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72 h内循环灌注指标的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心率和动脉血乳酸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收缩压、舒张压、CVP和ScvO2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两组治疗后72 h以上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但治疗后24 h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只有CVP和动脉血乳酸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乌司他丁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和ScvO2的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后24 h比较,两种治疗后72 h动脉血乳酸均继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期的心率、收缩压和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24 h动脉血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治疗后72 h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后7 d内生化指标的变化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和pH值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治疗后3 d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P < 0.05),治疗后7 d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治疗前(P < 0.05),乌司他丁治疗组ALT和AST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7 d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上升(P < 0.05),但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3 d PaO2/FiO2就已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3 d ALT和AS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肌酐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3 两组SOFA评分比较

两组SOFA评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其中乌司他丁治疗组SOFA评分治疗后3 d就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治疗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SOF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SOFA评分比较(分,x±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 0.05

3 讨论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临床危重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和发展是机体促炎与抗炎机制失衡所致。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处于一种免疫系统的功能不全状态,脓毒症初始,机体大量分泌炎性介质。之后,随着病情的进展,由于机体自身调控力度的增大以及各种内源及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机体可能经历了一个免疫抑制阶段,从而导致机体对病原体的易感性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很多脓毒症患者(约大于80%)并非死于早期的过度炎症,而是之后的免疫抑制状态而导致的感染[1]。因此,抗炎治疗是治疗脓毒症的关键[3]。乌司他丁是一种从人尿中提取的具有广谱蛋白酶抑制作用的酶蛋白,也是膜稳定剂及氧自由基清除剂,能抑制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在脓毒症抗炎治疗中有应用前景。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通过调控炎性介质释放以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进而阻断SIRS/MODS进程,具有明显的脏器功能保护作用。有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研究表明,乌司他丁对危重患者肝、肾、肺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4-5]。

本研究依据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相关资料,在ICU原有经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研究乌司他丁对综合ICU严重脓毒症患者器官功能的影响。在循环灌注指标的观察结果发现:虽然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期的心率、收缩压和CVP无明显差异,但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24 h动脉血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治疗后72 h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循环灌注。同时,本研究还观察了患者生化指标和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提示: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3 d ALT和AS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低于对照组,PaO2/FiO2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乌司他丁治疗组治疗后3 d和7 d SOF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乌司他丁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对肺和肾脏功能也可能有保护作用。针对研究结果中Cr和SOFA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如能扩大病例数可能会显示出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在脓毒症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可促进机体器官功能恢复,调控炎症反应,并最终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且应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受限于样本量,存在多项阴性结果,扩大样本量可能取得不同结果。而有关乌司他丁的使用剂量,有报道超大剂量应用后疗效显著,但本研究参考目前国内外文献后予以中等剂量,加大使用剂量是否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临床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Bone RC. Sir Isaac Newton,sepsis,SIRS,and CARS [J]. Crit Care Med,1996,24(7):1125.

[2] Balk RA.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definitions,epidemiology,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J]. Crit Care Clin,2000, 16(1):179-192.

[3] Dellinger RP,Levy MM,Rhodes A,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12 [J]. Crit Care Med,2013,41(2):580-637.

[4] 吴騑,余小云,雷涌,等.乌司他丁对危重患者器官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5:3269-3271.

[5] Huang N,Wang F,Wang Y,et al. Ulinastatin improves survival of septic mice by suppressing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lymphocyte apoptosis [J]. J Surg Res,2013,182(2):296-302.

(收稿日期:2013-10-18 本文编辑:张瑜杰)

上一篇:RNAi沉默Plk1对胰腺癌细胞系AsPC—1侵袭转移的... 下一篇:消炎止痒洗剂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