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教幼儿做泥工

时间:2022-06-13 04:09:57

浅谈如何教幼儿做泥工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泥工活动是幼儿手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揉、捏、团、压、拍、拉等技能塑造自己的心中的某一形象或物体。而陶泥具有无危险,触感好、可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它犹如“黏土精灵”任凭孩子们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点的作品。每个孩子都是玩泥的高手,他们对泥工的喜爱程度不亚于任何一种玩具,它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随着幼儿的手部动作越来越精细,逐渐从手掌动作发展到手指动作,塑造出来的形象也逐渐丰富和复杂起来。那么,教师在泥工活动中,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方法引导和帮助幼儿提高形象和物体的想象、造型、制作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浅谈一下我是如何教幼儿泥工的。

一、兴趣导入

首先从兴趣入手。教师要创设环境带幼儿一同参观一些泥塑作品:小动物、玩具、食品、植物等。如:女孩子们喜欢的洋娃娃、花朵、形象的雪娃娃;男孩子喜欢的机器人、汽车、小手枪。或看一些泥塑录象。当孩子们走近陶艺世界时,就会情不自禁的被吸引,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于是他们会跃跃欲试去亲自动手摸一摸、动一动。这时候,教师就允许他们去拿泥试一试。一开始,随意让孩子们捏、压、拍。随后,教师不经意的指点将其一团泥变成作品。然后让孩子们参观,给以鼓励,激发他们再次制作。同时收集准备一些辅助的材料,如:糖纸、小棍等等。帮助他们满足他们的创作愿望。如:孩子们喜爱的泥工:(棒棒糖)将泥块包上五彩缤纷的糖纸变成“糖果”,印泥模印出的“月饼”、造型饼干等等。教师的参与又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循序渐进

采用加一加、连一连将其连环制成一个个的作品,轻松愉快,然后举一反三。小班我们让孩子们从搓、压开始。把一些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形象让他们模仿出来。

如:小棒——变筷子——老奶奶拐杖——钉子……

面条——蜗牛——蛇——毛毛虫——小海鸥……

饼干——棒棒糖——月饼——花手帕……

球——皮球——糖球——鸡蛋——橘子——车轮……

在捏泥时一定要注意良好常规的培养。到了中大班,幼儿搓、压的技巧越来越娴熟。然后就教幼儿揉、捏、团、拍、拉泥技巧。在幼儿掌握的各种动、植物形状的基础上,加一加、连一连、变一变,变化形成另一种,也就是连环变变变。

如:在中班教学中,将正方形、长方形、球体,变成:汽车、公共汽车、救护车,同时让幼儿举一反三创作其他交通工具。将萝卜变成海狮加一球变成顽皮的海狮顶球——海狮变鸭子------鸭子变鹅——公鸡。孩子在变换中轻松地捏出许多作品。

如:大班将球:连一连、变一变变成不倒翁娃娃——雪娃娃——小熊——熊猫等等。

三、促进发展

在指导泥工时,我们要确定目标:小班幼儿在捏出作品的基础上,会用一句话讲述作品。中班幼儿能用一段连贯的语言讲述作品。大班幼儿能根据作品发挥想象,完整地讲述作品。同时,让幼儿自由创作发挥。为了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要带他们多参观、多观察……路上来往的各种车辆;不同鱼的形态;不同动物的动态、姿态。多提供工具、材料、场所,让幼儿尽情的享受泥工的乐趣,还要发挥他们自身的特长,以大带小,以会传授其他幼儿,培养他们乐于助人,表现自己,团结合作的精神。

总之,幼儿通过泥工活动,其有意注意的时间长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动作的协调性得到了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心灵手巧,促进了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中学生网络欺凌 下一篇:“方格”之内追求“圆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