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识字教学现状的分析

时间:2022-06-13 04:00:43

关于识字教学现状的分析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而且还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基本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与广大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十分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识字教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总结了一系列适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识字教学方法, 先后采用“看图识字”“拼音识字”“编字形儿歌”“以字连词”“注音识字”等多种相对有效的教法。这些识字教学的实验方法各有特色,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儿童提前闯过识字关。但因上述教法或多或少地违背了汉字的表意性特点及其内部形、音、义的规律,仅借助于帮助死记硬背的某种方法提高识认汉字的效率,这种对每个单字的形、音、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高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识字量的不断增多,其混淆与遗忘的现象普遍显现出来。目前几种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都存在以下倾向。

一、重音形轻字义

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识字教学方法,比较注重汉字音和形的教学,教师在字音和字形两方面所花费的教学时间较多,把字音读准确、把字形写正确是教学目标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作业中都偏重于对音和形的教学与巩固。同时,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的编排以及课后练习的设计也更侧重于音和形的掌握,而帮助学生理解汉字字义的意识比较薄弱。尽管现在的汉字教学在识记汉字时往往利用游戏、儿歌等有较强趣味性的形式, 但其实质仍然是对字形的机械识记。如:汉字“章”,在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通过编写儿歌“立早章”帮助低年级学生识记字形,虽然儿歌有利于“章”的字形记忆,但与“章”字的意义相差甚远。“章”本是会意字,计数逢十进位,十表示数的终结,所以音乐奏完“十”段,诗歌吟唱到“十”小节为一章。“立早章”不合乎造字法,教学中应该强调“音”“十”结构,这样才符合“章”的造字理据。

二、重结构轻规律

汉字大部分为合体字,形声字又占据汉字总数的80%以上。教师在教学合体字时应更加注重汉字结构的分析,先识记是什么结构再识记形旁、声旁各是什么。学生对汉字结构的掌握较牢固,但对各部分字义的理解模糊,尤其是对形声字形旁表义的作用知之不深,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汉字形旁的理解错误。如“月”字旁的字与月亮无关,与身体有关。但大多学生不知其所以然,依然是死记硬背。其实“月”是由古代“肉”字演变简化而来,所以与身体有关,因而表示身体各部位名称的字大多是“月”字旁,如“肚、胳膊、胸膛、肺”等。又如“王”字旁的字“珍珠”,有些学生理解为“大王才有珍珠”,其实“王”字旁与大王无关,“王”字旁应该称为“斜玉”旁,是“玉”作偏旁去了一点而来,珍珠是名贵的装饰物,有光泽,像玉,所以用“王”表义。教师在教学中对形旁演化规律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学生对汉字的字义识记有偏差,所以学生对形近字、同音字的字形掌握也容易混淆,写出错别字。

三、重识记轻文化

现实教学中因不少教师缺乏汉字文化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纠正学生对汉字的误解。比如“思”字, 现在看是由“田”和“心”组成, 好像说 “心田”是思想的, 有人由此断定中国人早先不知思维的器官是大脑,这是因为他没看“思”的最早字形。“思”的最早字形下面是“心”, 上面是“囟”,“囟”是象形字, 像头盖骨的汇合处。由此可知, “思”不是指“心田”, 而是指“头和心”的相通。如果教师没有掌握相关的汉字文化知识, 不知道“思”字的真正内涵, 是无法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的。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不但要具有灵活多变的讲课技巧, 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汉字教学就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识和扎实的汉字文化知识,并在识字教学中将中华传统的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从目前的识字教学现状来看,需要加强字理教学,以弥补传统识字方法的不足。汉字的构造特点和规律称之为字理,具体地说,字理指“汉字构造时每一个部件,乃至每一个点画被采用、被按某种程式拼装的理由和依据”。字理识字教学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教学。如果在吸收已有识字方法优势的基础上,将字理教学与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相结合,定能优化小学识字教学,进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上一篇:精心创设情境 促进自主学习 下一篇:巧用构字方式 优化识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