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微型调查)

时间:2022-06-13 01:50:30

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微型调查)

【调查题目】

在以往的作文中,你对自己的哪篇作文最满意?写了什么,为什么满意?

你写得最差的作文是哪一篇?差在哪里?

就此写篇短文。要求: (1) 用第一人称。(2) 全部实话实说。

【调查摘要】

记叙类

例一: 韩颖(女)

最满意的一篇作文莫过于《最难忘的经历》了。那是我初一写的作文。我写的是帮刚开店的姑姑在街上发传单做宣传。……我从来没有像那次一样在烈日炎炎下站那么久,还不断向过路人吆喝,让他们接下我手中的传单;也从未像那次一样,当他们把我手中的传单接过去又顺手扔进垃圾桶里那样难过与生气。那一次的经历,使我深刻意识到赚钱真的不易,也使我至今都不愿去接街上人发的传单,除非是我感兴趣的。那篇文章表达了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所以我自认为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我写过的最差的一篇作文,题目已忘记,只记得当时由于没有思路,整个瞎写,故事也是现编的,文章空洞,没有感情。

例二: 张建程(男)

我最满意的作文是我初中时写的《父亲》。之所以满意,不是因为词藻华丽,而是写出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题目让我有很多真实的故事可写,真诚地想去写。真情实感在那时流露,我很顺畅地写完了文章,也没有什么语病。

我最不满意的是这学期的第一次作文,语句不通顺,全文有七八处都因为这个问题被划了横线。上下文过渡也很差,一段与一段之间没有联系。

例三: 白雪(女)

《我心中的百草园》是我进初中后拼命回想、琢磨,然后真实地记录下的文章。老师满意,我也很满意。

我写的最差的作文是初三的一篇《我做主》。那时总想不到理由和事例,议论文写不出来,记叙文也不好发挥,最后硬套了些古人、外国人的老掉牙的例子,很呆板,很没创意。我再也不想写那样的作文了。

例四: 杭玲安(女)

我自己最满意的文章是《我的外婆》。我用了三个例子,分别从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好学善问三个角度来描写外婆。文章的语言轻松幽默,但又蕴含一定的思想感情与人生哲理。

我最差的作文是一篇议论文,记不清题目了。之所以差,主要是例子引用不恰当,文不对题,而且语言不够生动、流畅。

例五: 戴宽(男)

在我的记忆中,唯有一次我的作文被拿出来当范文评讲,大约是初一吧。写的是我的老师。我写了数学老师,一个很幽默的中年男子。我写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他的口头禅。估计,(这篇文章的成功)正是因为这些口头禅吧。

作文是我最不擅长的,从小到大,我的作文总是被当作反面教材。一次,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我的母亲》或《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写妈妈无非是洗脚、捶背、煮早饭、“吃鱼刺”,写事无非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考试低分不敢回家。大家都这么写,偏偏我又是这群人中写得最不真实的一个。

点评: 记叙类文章应该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应该写出真情实感,应该有一定的细节(如人物的口头禅),而不能“瞎编”。同学们能达成这一共识,很好。当然,要写好记叙类文章,也应有合理的想象;只要所写内容源于生活,也允许有适度的虚构。

散文类

例一: 叶露(女)

我觉得最富有诗意的是一篇写雨的文章。有一个暑假,下了两个月的雨。我不喜欢下雨,阴冷又潮湿。但那两个月的雨与平时不一样。我一闲下来,就坐在窗边看雨。清明的空中每天的雨变着姿势在空中跳舞,奏响的“钢琴曲”把人们的心沉下去又飘在低空中。空气中散发的是真的青草泥土香,并非溅起的尘土味。

写的最差的一篇名叫《真没想到》。……写了一个下午吃饭,看见旁边男生吃方便面没调味包的故事。明知牵强,却想赶快写完。写得虽生动,却最没内涵。

例二: 钱韵之(女)

我最满意的是三年级的作文《柳树》。当时的题目是任选一景,于是我就趴在自家的阳台上,对着瓦盆里那枝钻出泥土不久的柳枝仔细观察了许久。然而我的“观察大作”却被老师批上了“作文不是编故事”的评语,并给了我极低的分数。那次的失利让我沮丧不已,但天性略带倔强的我至今认为,既然我写了真实的事物,那它在我心中就是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我写得最差的文章,是一次参加校报编辑选拔时写下的。我写了“关于一种小吃”的文章,盲目填充着汤包制作的专业术语,使文章变得如同产品说明书一般乏味。现在想来,我在当时的赛场上过于功利,而丧失了作文的本心。

例三:潘子钰(女)

我认为散文是最容易抒发内心感悟的一种文体。曾经写过一篇《以史为镜》,一直是自己的得意之作。文章将三位不同时期的人物串在一起,一位是来自封建社会的李清照,一位是来自历史转折时期的鲁迅,一位是近现代作家巴金。我写出了对历史变迁的一些感悟,和三位巨人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

最差的一篇大概就是一次偏题作文了。

总评:记下真实的事,抒发真切的情,这是同学们对写好散文的共同体会。跟记叙类文章一样,要写好散文,也得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不能“过于功利”,不能“丧失作文的本心”,而应“抒发内心的感悟”。能有这些认识,非常可贵。如果在上述基础上,能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优美,那就更好了。

论述类

例一:葛雨晨(男)

我对自己的作文总是不满意,唯有一篇作文,写的是当今时事,虽然褒贬不一,但我却十分满意,原因很简单:一、 中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二、 反对霸权主义。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学生,不应对政治置喙,可我坚信,作为准公民的我,应该学习,做一个大写的人。

例二:钱(女)

我写的一篇读后感,是有感于一个丈夫写他妻子的文章。我在文中写了许多感想,也借用《巨流河》等书中的篇章来抒发我的理解。这篇文章我修改了好多次。我满意之处是,我学会了及时运用我看过的文章来进行对比,(然后)得出我的结论。

最差的作文是一篇考试作文,写的是我们是否该节俭。写的时候思路就不清晰,写完后觉得没重点。

例三:蔡宁达(男)

说实话,这篇文章(指本次《我看作文》的作文)是我最满意的。这篇文章虽不及以前的一些优美,可它非常实在,完完全全表达了我自己的看法。

最差的是我踏入中美班之前的作文,它们虽有个人观点,却总感觉不够真实,带有“趋炎附势”、应付任务的味道。

点评:同学们能认识到写好议论文必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必须思路清晰,很好。人的尊严全在于思想。好的议论文也必须有思想。不过,光有思想还不够,还要会分析。俗话说,会分析,大有益。会分析,就要讲究方法,或引用,或举例,或对比;还得考虑论证的结构,做到层次分明,结构严整。

【调查感言】

这是我对班上14位学生做的一次书面调查,意在了解学生的作文现状,以便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改进作文教学。

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告诉我: (1) 他们都渴望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2) 他们都重视语言的通顺流畅;(3) 他们都关注文章条理的清晰。这些都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件。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是很可喜的;更可喜的是,他们都能说出自己最不满意的作文,并阐述理由。最值得一提的是钱韵之同学。她的一篇作文,虽然被老师打了极低的分数,但她仍坚持认为是篇好文章,理由是她写了“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事物”。对这种富有主见的求真态度,我给予充分的尊重。

学生平时的习作,往往违背自己的“初心”,写出了别人不爱看、自己也不满意的文章。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要改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心里必须清楚什么是真实的好文章。我以为,真实的好文章大致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是主动写作。没有人要我写,是我自己想写,而且不吐不快。这样的文章肯定是真情实感的流露。(2) 是自由写作。没有任何条条框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的文章率性而为,活泼灵动。(3) 是不带功利的写作。不是为了考试过关,不是为了拿去发表,没有压力,没有包袱,很轻松,很自如。总之,真正的好文章,是感情的释放,是思想的闪射,是生命的表达。古往今来的传世之作,多半是这样的文章。

而眼下学生的作文,尤其是应试作文,之所以出不了真正的好文章,是因为:(1) 是被动写作。不是我要写,而是老师要我写,是考试要我写,我并不想写而又不得不写。(2) 是不自由的写作。有题目、文体、字数等要求,受束缚,放不开。(3) 是功利性写作。是为了讨老师喜欢,是为得个好分数,这就难免做作、迎合,甚至虚假。

应试作文中虽然也有佳作,但所占比例极小,且大多有“讨人喜欢”的套路,或引经据典展示文化积淀,或作文优美体现语言功底,饱含真情和个人创见的不多。当然,能做到这些也很不容易,也应予以肯定。我关注的是大面积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这是需要花大力气的。

针对上述现状,我将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 不忘教育宗旨,坚持既教写作更教做人,首先让学生有独立的精神,能自由地表达。(2) 作文命题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说真话、抒真情。(3) 作文批改尽量多跟学生对话,肯定其点滴进步,不断激发其写作兴趣。(4) 作文讲评尽量让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取长补短。(5) 大力倡导求真朴实的文风,使写作与做人紧密结合。

知易行难,任重道远。不过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这五条,学生一定能写出既令自己满意、又使别人喜欢的文章。如果能让学生多存一点美好的回忆,多留一点文字财富,那将是我最大的快乐。

上一篇:在本色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生命成长 下一篇:唤醒耳朵?激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