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色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生命成长

时间:2022-10-11 11:34:11

在本色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生命成长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生活的另一种样式,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本色。语文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那么,如何在本色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获得生命的成长呢?

一、 以读促悟,入情入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读就是“口而诵,心而惟”,出之于口,入之于心。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人在朗读的时候,从视觉扩大到听觉,从而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促使“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实际上朗读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学生更应在课堂上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或朗读,或吟诵,或吟唱,或记背,在这样的活动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在教学《荷花》一文时,笔者先以有感情的配乐范读,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之后,在这种意境中进行全文的以读串讲,如在读描写“荷花”句子:“落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时,要学生理解“挨挨挤挤”是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而密;“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形状;这句话点出了荷叶长得十分茂盛。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读出荷叶的这一特点呢?在个别读、评议、自由练读中学生就会发现“挨挨挤挤”要重音轻吐读,才能突出荷叶多而密,而“碧绿”和“大圆盘”要读得重些。接着在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所见所闻,展开合理的想象,进一步感受荷花开放时的不同美姿。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再读一读自己所喜欢的那种姿态荷花的句子,读出这种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刚开的荷花透出一种羞涩的美。“两三片”要读得轻一些;将要开的花朵充满了生机,要把“饱胀”、“破裂”读得重些。这样的朗读指导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理解句子中自己悟出来的,这样的感情是发自肺腑的真挚流露,是十分感动人的。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朗读技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使学生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的融入。

二、 涵咏体味,形成语感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领悟的综合体现。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反映了该学生的语言素质。语感实质上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把语文教学与其它人文学科区分开来的正是语感。儿童是需要教师引导并影响其情绪的一个群体,他们不同于成人,对语言文字的情感体验还处于朦胧状态,需要老师上课时饱满热烈的情感很快传递给学生,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朗读,然后师生共同入情诵读。通过反反复复的朗读,孩子们一次次地穿行于语言文字之中,在与文本对话中,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形象,还文本以旋律,还文本以情感,变他语为己语,化文境为心境,使学生在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同时,也明白了作者的表达方式,掌握了语言中的规律,感受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良好的语感,美好的品质,积极的情感,经典的魅力就在学生的诵读中渐渐积聚、凝炼、升华。

课文《掌声》中“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这个句子,很容易体会当时小英害怕、矛盾的心里,同学们都跃跃欲试,老师顺水推舟,将学生的兴趣继续点燃。通过自由朗读、比赛读、齐读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不断纠正学生朗读中的不足。纠正的过程,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体现了以读为本、训练语感的理念。

读《小露珠》,比较重点词语“明亮”与“闪亮”,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通过表演强调从动作、叫声、神态直接判断出是“谁”,引导学生饶有兴味地感受青蛙的“跳”、蟋蟀的“爬”、蝴蝶的“落”,既有情趣,又能营造一种丰富的想象空间。

又如冯骥才的《珍珠鸟》一文结尾句―“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便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不仅道出了人与动物如何友好相处的一个准则,而且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其实人和人、国家和国家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此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辨析词语的感彩,揣摩语序的变异和句式的变换,并通过语感分析训练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 咬文嚼字,文道相融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语言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内容的载体,也是读者领悟作品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语文教学的灵魂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了语言文字,等于教学失去了灵魂,导致“魂不附体”。语文教师要把教材视作活的生命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品味语言之美,推敲精彩用词,揣摩弦外之音。

始终保持对文本言语的一种高度敏感和警觉,对每一句话,对每一个词,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有那种黛玉进贾府式的敏感和警觉。

例如,在课文《水》中有一段话:“从头顶倾泻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对勺浴的感受作了细腻的描写。其中“倾泻”一词本是用来形容水势磅礴,从高处直泻而下,这里只有一勺水,作者大词小用,反复体味,不难品出,这一勺水对我们来说犹如倾谷飞瀑,充分表现出我们极度缺水,对水的极度渴望以及这一勺水给我们带来的痛快。连用的几个“滑”字,不仅可以品读出我们的皮肤缺水,也将我们享受这一勺水的幸福心理作了形象的刻画与再现。另外,本课中还有“去吃来自天空的水”中的“吃”,“母亲说:你们真的饿坏了”中的“饿”,抓住这些词语咀嚼,都能嚼出“鲜味”,加深理解。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力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在字里行间沉思感悟。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学习语文离不开品味语言,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传神点,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讨论、咀嚼,沉潜品味字词,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寓学法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这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悟了作者要表达的文本主旨,又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了实处,使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语文气息。

四、 多元解读,把握取向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探究和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又说“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也就是说提倡多元解读不等于可以完全弃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不顾,而且,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多方面的感受一一充分展开,所以,我们对作品多元解读时,还得考虑教学的主导倾向。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教师会认为狐狸很聪明,要向狐狸学习。我们不能否认,课文中的狐狸是聪明的,但是这种回答明显偏离了文章的价值取向,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反复读文后可以明确这一点:乌鸦的肉是给谁吃的?如果小乌鸦吃不到肉会怎样?细想之后便可得知:对小乌鸦应同情怜爱,对狐狸这种不道德做法应产生激愤。从文本的教育价值看,尽管狐狸的“聪明”对孩子们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乌鸦的可怜,让人怜悯的教育价值更大。如果学生从中学会了怎样对待弱势群体,意义也就更为深远。因此,教材教育价值的把握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择优而行。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课,就要立足语文,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把学生引入到文本的广阔天地中去,放飞思想,张扬个性,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读书、感悟、体验、内化等学习语文的过程。作为本色的语文教学就要以言语生命的自觉为归依,以内在情感为主线,以重点词句为凭借,以诵读、感悟为手段,师生共同品尝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共同体验健康、丰富的审美,让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飘洒,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窄化”现象观察及纠正 下一篇: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评价(微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