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改革时代”的系统思考

时间:2022-06-13 11:07:37

关于“后改革时代”的系统思考

摘要:“后改革时代”是区别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的一个概念,也是关于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后改革时代”提出有深层的理论和实践层面背景,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系统的理论依据,其提出经历了三个阶段,需要从历史视角来理解“后改革时代”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后改革时代”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理顺产权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

关键词:后改革时代;理论依据;概念特征;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F5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4-0005-09

一、“后改革时代”提出的直接原因与深层背景

(一)“后改革时代”提出的直接原因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一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这一阶段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该《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划定为:到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时期。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把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一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的说法,2000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2010年我国是否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改革任务已经完成,我们是否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如何理解“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继续深化改革的关系?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后改革时代”的概念。

(二)“后改革时代”提出的深层背景

1 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层面的成就与问题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国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一,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取得较大成就,产权保护制度、市场竞争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形成,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第二,人本主义理念和人力资本经营观念深入人心,人力资本培育机制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理念不断提升,改革发展的成果得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以下十个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滞后”问题:一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民间资本在很多行业存在进入限制;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高;四是农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五是社会管理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六是中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七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八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民间资本日益成为不稳定因素;九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十是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滞后,调控效果亟待改善。这十个“滞后”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 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层面的困境

伴随着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改革理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境。第一,现有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缺乏解释力度。例如,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业生产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收入分配机制转型不彻底,这些机制自身存在诸多矛盾,但现有理论难以有效解释农业发展问题。第二,现有理论不能对我国深化改革的路径提出系统方案。例如在所有制结构改革方面,是国有企业退出,非公有制企业进入;还是国有企业进入,非公有制企业退出;或者是二者交错进行?现有理论没有系统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导致在改革实践中政策摇摆不定。第三,在如何评价已有改革、要不要深化改革以及如何深化改革的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争议较大,理论界对此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引导。

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理论工作者应在理论与对策两个层面有所建树。从理论层面来看,理论工作者应该引导人们从理论的高度理性看待改革前没有,而伴随改革出现的那些深层次问题;引导人们理性看待改革中出现的极端声音;引导人们从高度、广度、深度上重新认识改革,正确认识改革的长期性、普遍性与渐进性。从对策层面来看,理论工作者应引导人们从更高层次上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滞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总而言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及理论层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理论工作者加以引导和解决。鉴于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后改革时代”的概念。

二、“后改革时代"的理论依据与提出过程

(一)“后改革时代”的理论依据

1 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

在研究前苏联、中国等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形成了转型经济学这一新兴的经济学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大多数转型国家已经完成了基础性改革,进入改革的深化阶段,转型经济学将这一新阶段称之为“后转型时代”。我们所提出的“后改革时代”,正是与“后转型时代”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近年来,国外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例如,热若尔·罗兰(2002)指出,转型不仅仅是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还有更多的东西,一个成功的市场经济应该有充分的制度基础作为支持。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99)认为,中国第3个十年的经济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使国内经济成为增长和平等的发动机;通过金融业和企业重组减少脆弱性;加大力度拓展中国贫困地区增长的机会,提高社会凝聚力。尼古拉·拉迪(2000)认为,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标志是渐进式改革,下一阶段的改革将面对不可预测的、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为此中国必须要采取更为加速的改革战略。上述观点表明,中国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其特殊性,这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并针对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勃兰特(Loren Brandt)和托马斯·罗斯基(Thomas Rawski)主编的《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一书,由45位国际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从20个不同领域展示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历程。该书认为尽管中国经济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将持续。美国经济学家巴里·诺顿(Barty Naughton)撰写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一书,全面评述了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与转型历程,并论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景。总体而言,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

2 国内学术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的划分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改革开放20周年作为起点,认为中国此后进入了“后改革开放”时期。第二种观点以2000年为起点,认为2000-2020年中国的改革发展迈入“后改革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和与此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第三种观点以1997年“十五大”召开为时间界限,即以财产权利安排是否存在动态化作为划分标准,将1997年以后的改革称之为后改革时期。第四种观点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分为前改革时期(1978-1991)、中改革时期(1992-2002)和后改革时期(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认为前改革时期是市场化改革的启动和试验阶段,中改革时期是市场化改革的塑体造型阶段,后改革时期是以架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制度为主要目标的阶段。第五种观点以中共“十七大”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起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认为2008-2020年是中国“第三次改革”时期。此外,华民(2005)、范恒山(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2008)、乔榛(2009)等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经验及问题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尽管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作了一些探讨,但这些研究成果大都是概念描述,未能提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阶段的系统理论,因此我们需要对此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二)“后改革时代”的提出过程

“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与我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长期性理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划分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绩效评价理论等问题的研究联系在一起。从总体上看,“后改革时代”的提出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长期性与阶段划分的研究。我们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研究——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实践形式》一书以及其他文章中,我们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以及改革的长期性进行了研究,这为我们划分“前改革时代”和“后改革时代”奠定了早期基础。

第二阶段: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划分与绩效评价的研究。20世纪末以来,我们从理论上梳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研究了困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诸多问题,并先后发表了《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深层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国30年经济改革与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十个滞后”问题》等一系列文章,这为我们提出“后改革时代”进行了理论探索。

第三阶段:“后改革时代”的正式提出。2010年前后,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我们结合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后改革时代”的概念,并先后发表了《未来30年改革的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由“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后改革时代的特征分析》、《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取向》等一系列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三、“后改革时代"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

“后改革时代”是区别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的一个概念,也是关于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与“前改革时代”相比,“后改革时代”改革的主题、性质、任务与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后改革时代”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后改革时代”的概念界定

从占世界GDP总量比重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致需要一百年时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被列强侵略和奴役的历史,我国从此进入民族复兴时期。1949-1978年,中国处于建立并完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期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波动较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将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经济总量将进一步提升。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中国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历史视角来看,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任何时代、任何制度形态都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将带有计划经济与自然经济因素的落后的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因而有三重任务:一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将自然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将落后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多重性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1978年底算起,中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致需要70年时间,因此有必要对整个改革时代进行阶段划分(见图1)。我们把从1978年12月到2003年9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称为“前改革时代”,把从2003年10月到21世纪中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称为“后改革时代”。在“后改革时代”,中国将围绕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进行深入改革。我们认为,“后改革时代”不是指改革结束之后的时代,而是整个改革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而言的一个专用语。“后改革时代”小于整个改革时代,大于改革阶段,是介于整个改革时代与改革阶段之间的一个特定概念,也是关于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

(二)“后改革时代”的特征

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相比,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改革力度相对减弱,我国进入求质量、讲成效、制度相对稳定的时代。在“后改革时代”,如何巩固与共享改革成果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的主题、性质、任务和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如下(见图2)。

第一,改革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在前改革时代,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当时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成为我国的主旋律,因此“前改革时代”的主题是“发展是硬道理”。在“后改革时代”,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改善,但其他问题的解决却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因而“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是“和谐是硬道理”。顺应改革主题由“发展”到“和谐”的转变,“后改革时代”必须在以下四个领域实现转型:其一,从“前改革时代”满足“口”的吃饭问题向“后改革时代”满足“口”的说话问题转型;其二,从“前改革时代”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向“后改革时代”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转型;其三,从“前改革时代”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向“后改革时代”解决人的发展问题转型;其四,从“前改革时代”优先发展经济向“后改革时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型。我们认为,“后改革时代”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疏通以下两个渠道:一是疏通穷人经过努力而成为富人的渠道,二是疏通社会底层群众经过努力而跻身社会上层的渠道。保持这两个渠道的畅通。不仅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关键指标,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二,改革的性质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在“前改革时代”,我国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而“前改革时代”主要是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改革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在“后改革时代”,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后改革时代”不仅要继续调整生产关系,更要对生产力结构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充分发挥先进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体而言,一是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结构进行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流程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企业家创新及企业组织创新等;二是通过大中型企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我国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三是实现我国经济由总量扩张到结构优化、由数量增加到质量提高、由资源消耗到技术推动、由速度优先到效率改善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改革的任务由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分离化”转变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一体化”。“前改革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取“分离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促使一部分有能力的人从一般人群中分离出来,通过勤劳拼搏先富起来;促使城市从农村中分离出来,利用优势条件优先发展起来;促使具有特殊优势的地区从其他地区中分离出来,利用特殊优势率先发展起来。这种“分离化”在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得到优先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收入分配失衡、城乡关系失衡、区域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必须通过“一体化”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与和谐。具体而言,要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全体人民“一体化”共同富裕,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从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转向各个地区“一体化”和谐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际国内的和谐。

第四,改革的路径由完全“市场化”转变为“市场与计划一体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为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我国采取了政府不断放开的“市场化”改革路径,以此来逐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市场化改革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市场失灵”、“政府失灵”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化质量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缺位与越位”有关,尚未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职能,政府宏观调控的时机还不准、水平还不高、手段还不丰富。鉴于此,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为了规范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必须实现“市场与计划一体化”,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着力规范政府的行为:一是区分政府宏观调控和政府办企业的职能,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二是区分国有企业和一般企业的职能,要认识到国有企业的实质是政府机构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明确国有企业的职能在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维护国防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

“后改革时代”提出的意义

1 “后改革时代”提出的理论意义

第一,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独特性、不同地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政府主导性,使得中国的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而言,一是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多水平的市场经济在中国同时并存;二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非规范性;三是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仍然存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还需要—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新认识,有利于总结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从而更好地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学的创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与“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前苏联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有着本质差别,形成了一种“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同时呈现出制度变迁的政府主导性、动力机制的外在性、体制转型与经济增长的统一性等特征,这就为创立中国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与素材。“后改革时代”概念的提出,可以把划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与总结改革经验相结合,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而为创立中国经济学提供必要条件。

2 “后改革时代”提出的实践意义

“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有利于准确判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处的具体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有利于在改革中抓住主要矛盾,并在解决这些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有利于解决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与现有发展方式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国内理论与实务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依靠粗放型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此,“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有利于解决影响经济平稳发展的体制障碍,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长期效益。

第二,有利于解决人们对社会和谐的需求与社会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管理问题大量涌现,集中表现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区自我服务能力不足、群众诉求表达机制不畅、公共安全体系脆弱,这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有利于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从而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有利于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协调的矛盾。“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这使得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协调的矛盾逐渐突出。“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有利于将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今后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从而规范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职能。

四、“后改革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依据“后改革时代”的特征与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改革的“滞后”问题,我们认为“后改革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如下(见图3):理顺产权关系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后改革时代的主线,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区域协调发展是后改革时代的重要任务,共同富裕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目标。,

第一,理顺产权关系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动力。在“后改革时代”,理顺产权关系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要认识到国有企业的特殊职能在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维护国防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并且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实现产权多元化;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而言,“后改革时代”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形成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通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理顺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关系,促进非公有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后改革时代的主线。在“后改革时代”,改革的性质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调整生产力结构的重中之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是“后改革时代”的主线。“后改革时代”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到集约转变,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起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后改革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以人为本,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和谐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走集约型发展之路。

第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市与乡村分割、经济与社会失衡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后改革时代”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在此背景下,消除城乡分割和经济社会失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就成为“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包括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一体化两个层面的内容。从城乡发展来看,就是要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居民收入来源等方面逐渐缩小差距,消除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就是逐渐改变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深入实施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第四,区域协调发展是“后改革时代”的重要任务。区域发展失衡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后改革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后改革时代”要协调区域发展,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建立国内统一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在区域之间的有序转移;二是培育以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实现区域内部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合理分工,增强区域内部发展的协调性;三是实施区域差异化政策,把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中央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升中西部地区公共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第五,共同富裕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目标。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由于过度强调效率,导致城乡、区域和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广泛的消极影响。“后改革时代”的任务由分离化转变为一体化,必须要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充分强调公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后改革时代”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疏通穷人经过努力而成为富人的渠道,疏通社会底层群众通过努力而跻身社会上层的渠道,使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生存权利、发展机会基本均等,保持社会阶层的流动性;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体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行业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上一篇:大同造城未了曲 下一篇:邱耿钰:追寻陶艺的诗意栖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