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西方老人那样信托未来

时间:2022-06-13 10:23:37

像西方老人那样信托未来

独立的西方青年为人父母之后,也会如法炮制,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当他们到了晚年无法独立生活时,也会洒脱地把自己的未来信托给那些专门机构,而不是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不会指望子女在自己走不动时成天衣不解带般地曲意服侍,也不担心会被子女赶出家门,当然就不会因此与其对簿公堂了。

信托是什么意思

通俗一点讲,信托是一种“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方式。严格一点讲,信托是一种对他人财产的管理制度,是委托人在对受托人信任的基础上,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进行管理或者处置,以实现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

信托是一种对财产的处置,针对的是特定的人或机构,并且通过中介进行。

所谓财产的处置,是指信托的设立基本上和财产相联系,包括信托财产的管理以及信托财产的最终分配。常见的像公司定期从雇员的工资或公司利润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委托给信托机构运作,赚钱的话在公司雇员间分配。比如年金或养老金信托,就是委托人定期缴纳养老基金并委托信托机构负责基金财产的运用,在雇员退休后再反过来向其支付退休金。

至于特定的人或机构,是指委托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法人信托是指以法人作为委托人的信托业务,委托人是公司、社团等法人组织,信托财产一般数额较大。在我国现代史上,信托业务在改革开放后才再度兴起,标志是1979年10月成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信托业务的主体依然是法人,就是说是在公司与公司之间进行的。

而在西方,自然人、也就是个人信托则很普遍,这是一种个人作为委托人的信托业务,分为生前信托与身后信托两大类。其金额虽然不大,但是目的多重,又很灵活,受托人既要对人负责又要对物负责。比如生前信托,是指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信托契约,委托后者办理各项事务,主要包括财产日常管理和最终处置权利。

中介则是受托人,在国内就是信托公司,在西方则比较多样化,比如,法国的公证人就常常作为受托人代人管理房产。一般说来,受托人都应该是专业人士和专业公司,随时了解法律、经济、税务、金融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同时具备忠诚、尽职、谨慎的特点。忠诚到对委托人的意志绝对服从,对承诺严格执行;尽职尽责到事必躬亲,不能任意辞职;谨慎到只做低风险投资,不追求超级收益,因为他的目的主要是保全而非扩充,尤其对上了年纪的老人。

法国老人的选择

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法国,许多人退休后拥有不止一套房产,而且不愿意将其转到子女名下,也不愿卖了房子住到别处去。可是法国的税收很重,自己是房主又自住的话,既要缴纳房地产税,还要缴纳居住税。此外,高档公寓还要每个月交物业管理费,各项费用加起来就相当高。

虽然这些老人衣食无忧,但是他们还是想过更舒适的生活,除了退休金外另有稳定的收入。于是不少人就采取了信托的方式,将房产抵押出去,自己继续住,每月还能有一笔额外收入。具体做法是:有房产的老人通过房产商找到买主,买卖双方通过公证人签一份协议,协议规定买主先付一笔很少的钱就获得了房产权(类似我们讲的首付),然后每月付老人一份几百欧元的生活费直到老人去世为止(类似还银行贷款),如果老人去世,房产就真正是买主的了。老人去世前有权一直住在房子里,买主则必须按月付协议中规定的生活费。

这是一种形式的对赌。赌注看上去是房产,其实是老人的预期寿命。房子可能价值50万欧元,买房人只需先付几万欧元的定金就可以是房主了,条件是以后每月付老人的生活费用,不需动用大笔资金。如老人几年后就去世了,买主就占了大便宜;但如果老人长寿,买主可能吃大亏。因为根据协议,即便买主先于老人去世,也要从自己的遗产中扣出生活费每月交给老人。

上世纪90年代,法国就有一个倒霉的公证人,自己已经年逾花甲,通过这个方式购买了当时一位90高龄的老太太的房子。结果这个老太太又活了30年,成了世界有名的人瑞,公证人自己直到离世也没有真正成为房产主人,还得按月从遗产中付生活费给她。

对法国老人说来,这是个不错的办法,反正人死带不走房产,也带不走钱,重要的是有生之年有钱花,被人供养着。有了这个协议,他就拥有了长期而稳定的现金收入,可以雇人来照顾自己,不必指望那些独立惯了的子女尽孝心。

这个交易完整地说明了信托的特点:首先这是对财产的一种生前管理和身后处置;其次针对的是个人而非机构,所以是个人信托;最后这个交易的中介就是公证人。公证人和信托公司一样扮演者非常关键的角色,他不仅促使双方达成协议,还要自始至终监督这个协议的执行过程,更为关键的是,他要尽职尽力保证在老人身后将房产完整地交给买主、也就是受益人手中,而不会出现其法定继承人挣房产的局面。

美国老人的归宿

潇洒的法国老人通过信托使自己始终能住在家中还被人供养,但是他们处理掉了房产却没有处理掉孤独,缺乏一个人气旺盛的环境。于是美国老人采取了另一种活法。

在美国工作期间,我住的是曼哈顿下城那个叫炮台公园市的地方。那几年,正是美国房地产缓慢复苏的时期,我住所的北面建了一个高档老人公寓,是一座几十层的楼,楼下是餐厅和娱乐室。这是一个不显眼的红楼,既没有花园也没有围墙,但周围环境很好,旁边就是宽阔的哈德逊河、河滨小路以及宽敞的绿地。我在旁边学校办了一张健身卡,经常在晚上游泳后从那里经过。透过大玻璃窗,我看见老人们穿戴整齐,像在高级餐馆里一样享用晚餐。旁边站着身穿白上衣、腰扎黑色围裙的男女侍者。

美国人有个习惯,搬入新居后请周围的邻居来喝一杯,相互认识增进了解,顺便参观一下。这个老年公寓也借此机会扩大影响,以便吸引更多的老人前来。他们向周围大楼的住户都发了一封热情的邀请信,我出于好奇就真的去参观了一次。接待我的是一位年轻人,虽然看到我不是他们客户的年龄,但还是很殷勤地为我带路楼上楼下地看,从房间到厨房到储藏室都转了一遍。

进电梯时,我注意到里面的空间显然比正常电梯间要宽大,他特意解释说:如此设计,为的是救护车上挂满氧气救生的担架能轻易推进来。

年轻人向我介绍,这里住的都是腰缠万贯的退休者,他们或者将独立的大房子卖了把现金交给基金管理,或者将房子直接信托给了机构,然后每月以几千美元的代价住到这里。他们像住酒店一样,一人一个带洗浴和卫生间的客房,吃住全包,有游戏打牌的场所,还有班车去市里的各个景点。关键的是,这里还有简单的医疗服务,全天候的身体状况监视,以及随叫随到的救护车。总之,这里有老人需要的一切,比家里热闹,比医院温暖。

临走前,这个年轻人低声对我说,这个公寓其实就是老人们的最后归宿,他们都是要从这里走向墓地的。听得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信托的优势

个人信托,这种由第三方管理财产的方式很早就有,比如遗嘱执行是一种信托,委托监护也是一种信托。现代信托业在各国都得到应用与发展,尤其是信用制度比较发达的美国、日本与英国等国家。

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信用制度相当发达,法律也健全。从信用角度说,人们之间一旦受到契约的约束就不能更改;从法律角度说,一旦更改或违约就要承担严重的后果。这正是为什么委托人可以将自己财产的处置权托付给一个陌生人或者陌生机构的原因。

在这样的委托关系中,体现委托人意志的文件,比如财产的运用和分配、受益人的份额等规定,被视为此项信托计划的“圣经”,受托人必须忠实执行。就像法国那位活了120岁人瑞的协议,受托人在买方去世后,仍然能从他口袋里掏出钱来一样。受托人如果违反这些规定,造成委托人或其他关系人财产上的损失,就要承担恢复原状或赔偿等财产责任。

另外,在西方国家,当一个人的遗产净值超过一定数额时就要支付很高比例的遗产税,在美国这个起点金额为67.5万美元,在法国这个起点低很多。这就是那些拥有城堡的法国继承人交不起遗产税而只好将其卖掉的原因。而利用信托,可以预先做些合法的避税安排以达到省税目的。

我国的信用制度尚在起步,契约对个人的保护还需要强化,法律规范也有待建设。但是,随着社会逐步老龄化和房产争夺官司一天天增多,西方这种信托未来的方式迟早会出现在我们国家。

在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下,国内年轻人对子女尽孝这个问题看得越来越淡漠。他们在自己前程上毫不犹豫地前行,早已没有了“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但是如果经济上碰到了问题会毫不犹豫掉过头来向父母求救,而且把其视为天经地义。于是有的父母把养老的钱拿出来给结婚的子女支付购房首付,有的父母甚至把自己的房产让出来,换成子女的名字。

然而这些父母也担心:尽管他们倾囊相助的亲情远大于滴水之恩,但在晚年时他们的独生子女不见得会有涌泉相报的意愿,即便有也可能完全没有这个时间。年龄越来越大的父母必须面对越来越有距离的人际关系和越来越形式化的家庭感情,而把希望寄托在社会契约上。那么,为了能得到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契约,他们必须保留一部分可以信托的财富!

上一篇:“五都”选举乱局 下一篇:徐谟:联合国国际法院的首位中国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