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设问的策略

时间:2022-06-13 08:26:50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设问的策略

【关键词】 生物教学;课堂提问;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120―01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从提问的效率上说,可以分为高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和无效的提问三个层次。有效的提问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怎样来减少问题的无效性,做到有效的提问呢?

一、巧设疑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基本条件,如何采取适宜的课堂导入形式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设立新颖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或者思考。为了保证课堂的活力,教师可以从新奇的角度引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教学“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这一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了解到核酸的种类、分布、功能,以及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方法。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尚未对生物中的事物形成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悬疑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的探案方法,如通过嫌疑犯的指纹或者头发等内容进行DNA比对,进而顺藤摸瓜,找到最终的犯人。教师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断案技巧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能够通过指纹或者头发来查案,人体中的这些组成部分有哪些特点等,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搜寻。实践证明,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细微场景进行提问,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兴趣。

二、分层次提出问题,加深学生的思考

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从思考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思维轨迹,即“解答距”,同时,这个思维轨迹还会根据问题解决时间的长短分成四个级别,一是微解答距,二是短解答距,三是长解答距,四是新解答距。教师在问题的设问上增加技巧性,即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难度等级不同的问题,一层一层地深入,逐渐加深学生的思考程度,让学生理解到更深层次的生物知识。

如,教学“细胞的增殖”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中的形态,请学生结合课文图像,总结出不同形态和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特点,并思考如何利用相应的模具制作分裂图像。期间教师可以请学生自由分组,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图像制作。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提出难度加深的问题,即请学生总结和比较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自制相应的表格进行对比。最后,教师通过引导和指示,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构成一定的知识框架以后,布置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课后问题,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联系生活经验,将学生所接触到的事物转化为学习中的知识参照点,同时,也鼓励学生将亲身经历的事情,即抽象的事物转变为学习模型,并逐渐学会理解和应用。而对于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而言,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识或者例子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增强学习热情。

如,教学“细胞生活的环境”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学的重难点是要求学生了解细胞内环境的组成以及理化性质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解释什么是“稳态”的定义时,要求学生单纯记忆理论知识难度比较大。所以在课堂导入上,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搜寻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生活常识、图片或者视频等,让学生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如,课文图片中介绍到,位于寒冷边防的战士,处于高热环境中作业的炼钢工人等,从细胞的内环境角度分析他们如何能够抵御和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学生很快理解了所学知识。

设问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如何在课堂中运用自如,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当然,还要学会选择适宜的提问时机,以确保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上一篇:采用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 下一篇:高海拔地区藏、汉族血脂水平的研究分析